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
000万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A.大幅度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30年间乡村人口增长了1
000万,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总人口和乡村人口增长到原来的两倍,而不是增长了两倍。第2题,应明确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图中可看出,30年来虽然总人口数在上升,但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一直是33.3%,因此选C项。
答案:1.B 2.C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4.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或农村迁移的时段为( )
A.M
B.N
C.P
D.P、N
解析:从图中看出,M时段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P时段为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N时段为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趋缓,人口向郊区或农村迁移。
答案:3.C 4.B
下图中箭头①②③表示商业、制造业、人口的流动方向。据图完成第5~6题。
5.该图所示现象比较普遍的国家可能是( )
A.南非
B.巴基斯坦
C.中国
D.日本
6.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
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商业、制造业、人口均由市中心区向周围的郊区和卫星城流动,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发达国家。第6题,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人们生活质量下降。
答案:5.D 6.A
读某国家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9题。
7.上图说明该国家(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是7
0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8.与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
A.阿根廷
B.印度
C.英国
D.埃塞俄比亚
9.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
D.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解析:图示国家总人口数约为6
200万人,而农村人口约为700万人,说明该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世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7.A 8.C 9.B
下图为我国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级行政区域
B.江苏城市化水平高于辽宁
C.南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北部省级行政区域
D.山西城市化水平最低
11.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知名度高
C.经济水平高
D.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第10题,从图中看出,东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级行政区域,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低于辽宁省,南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与北部省级行政区域相当,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为40%~60%,并非最低。第11题,广东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发达,新疆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水平低,因而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
答案:10.A 11.C
读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完成第12~13题。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
A.①时期
B.②时期
C.③时期
D.④时期
13.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2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应是城市化发展曲线最陡的一段,即图中③。第13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城市化速度和进程。
答案:12.C 13.B
读下图,完成第14~15题。
14.目前,图示区域的城市化过程处于( )
A.初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后期阶段
D.衰落阶段
15.此时,图示区域( )
A.乡村经济发展缓慢
B.卫星城、工业城镇发展很快
C.市中心人口密度较小
D.城市规模膨胀
解析:第14题,图示区域为我国山西省及其周边地区,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第15题,在此阶段,市中心人口高度密集,城市规模膨胀。
答案:14.B 15.D
16.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 。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 国家,主要原因是 。
(3)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城市化进程特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城市化的主要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据图分析,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11亿,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2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只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不难解答。
答案:(1)11亿 20亿
(2)发展中 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3)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城市化进程特点
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起步早,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人口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的现象
17.(研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
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级行政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
人均GDP/(美元/人)
7
330
6
410
5
340
3
630
2
830
2
100
2
020
3
710
1
890
2
590
人均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
(1)材料中城市化率指 ,它是衡量 的标志。
(2)由材料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级行政区大多分布在 ,分析其原因。
(3)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迁入率高
(4)由材料可知新疆人均GDP居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第(2)题,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高,工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因此城市化水平较高。第(3)题,上海市城市化基础好,经济水平高,并大量吸引人口迁入,因而城市化水平高。第(4)题,新疆人均GDP较低,但城市化率较高,主要与其自然环境有关,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而少数绿洲形成城市,人口密集。
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2)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3)C
(4)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