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任务八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语言简明和得体是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常规考点。“简明”考查的范围不限于本考点的知识,还经常与其他考点,如病句、修辞、语段压缩等结合。“得体”重点考查敬谦用语及口语与书面语。
任务点一 语言表达简明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即用语简洁,表达清晰。首先,考虑“简”: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能省略的虚词,就尽量省略;可以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代性词语。其次,考虑“明”:句子的意思不要晦涩难懂,让人看不明白;句子的意思要明确,不要有歧义。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2023·全国乙卷)下面文段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线上,不超过75个字。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答:
答案: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完成时间,这样,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1.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排除异己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要保证每一句话都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即“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2.巧用代替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只是具体叙述而不做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代词,也是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叙述时不用复指成分,就会显得啰唆。
3.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为了避免误解、消除歧义,通常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
(1)标点(或停顿)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或停顿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如“中国女排打败了巴西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只需在“打败了”或“巴西队”后加一逗号,就可立刻消除歧义。
(2)变换词语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与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他好说话”,只要将“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3)调序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多项定语修饰层次不清造成的歧义。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只需将其改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
(4)语境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义。
4.删繁就简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
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含、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则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任务点二 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一、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敬辞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己方,要注意谦敬得当。还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
[边练边悟]
1.下面是小王给即将过生日的姑姑发的微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姑姑,明天是您三十岁寿辰,但我因学习特别忙,无法拨冗前往,十分垂念您;等有空闲,我会垂询您的时间,到您家去,到时您恭迎即可。顺颂安康。
答:
答案:①“寿辰”改为“生日”;②“拨冗”改为“抽时间”;③“垂念”改为“想念”;④“垂询”改为“询问”;⑤“恭迎”改为“在家等候”。
二、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所说的重点也不同,即“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出恰当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边练边悟]
2.高考不仅是对十几年知识学习的总检阅,更是一次对体力和毅力的挑战和考验,是意志品质的自我较量。在即将召开的高考励志班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面对家长、老师、同学们,你会各说些什么?
(1)对家长说:
(2)对老师说:
(3)对同学说:
答案:(1)请父母放心,我们一定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的养育之恩!
(2)请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不骄不躁,决不后退,用辛勤的汗水为母校增光!
(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要用最灿烂的方式诠释生命的精彩!
三、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或悲痛,或欢乐;等等。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也有制约,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恰当的语言。
[边练边悟]
3.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1)情景一:某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2)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3)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
答案:(1)“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2)“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3)“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四、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目的决定了语言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即使是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同样要到电视台应聘,假如你想应聘记者,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侧重介绍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观察、分析、应变等能力,因为这几方面的能力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如果你要应聘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突出自己口齿清晰、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相貌端庄等特点,因为主持人既要用语言向观众传播信息,又要将个人形象展示在荧屏上。
[边练边悟]
4.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照相。丙长得很漂亮,但脖子比较短。甲给丙照相时想采用俯视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显得缩脖子,不如平拍好。 ”丙听到乙在嘀咕什么,很敏感,找机会悄悄问甲:“她刚才说我什么?”如果你是甲,如何转述乙的话?
答:
答案:(示例一)平拍比俯拍更能把你拍得漂亮。
(示例二)换个角度拍更能表现出你的美。
五、面陈转述,恰当表达
当面陈述和代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表达。面陈时,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楚,这种表达方式相对简单。请人代转时,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人称发生改变,时间、地点、称谓等因素也都需要改变,这种表达方式比较复杂,必须考虑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恰当表述。
[边练边悟]
5.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1)(2)两种不同的语境中进行转述。要求:①不改变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郭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了这件事。小王说:“
”
(2)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了郭老师本人。小王说:“
”
答案:(1)姗姗,小李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你妈妈行不行。
(2)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他还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六、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于不同的语言材料中,以适应不同的语境,满足交际需要。比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体,在公文中使用;方言和俚语简明、通俗,在口语或书面语的文艺语体中使用。例如:某电影中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道,“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这里,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向外国人解释,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两种说法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边练边悟]
6.下面是某校发出的一份请柬中的句子,其中有语言表达不妥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修改。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了,贵校将于教师节当天(9月10日)上午9:00在学校礼堂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并表彰一批优秀教师。校党委研究决定邀请您出席,并代表家长在大会上讲几句话,希望您认真准备并按时光临。
答:
答案:①“又来了”改为“又将来临”;②“贵校”改为“我校”;③“研究决定邀请您出席”改为“特邀您(届时)出席”;④“讲几句话”改为“发言”;⑤“希望您认真准备并按时光临”改为“恭候光临”。
课时跟踪练33
(40分钟)
一、对点练
1.下面是某人给朋友写的短信,按要求回答问题。
不知不觉又有一段时间没见兄长了,心中甚是非常想念,近来一切可好?那日与您的交谈,对我来讲堪称指路明灯,使在迷惘中跋涉的我,又有了新的奋斗方向,大约还有一个月左右我就回家了,到时候,我定会去贵府拜访。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甚是(非常) 大约(左右)
2.阅读下面一段话,本着文字简明的原则,完成后面的题目。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②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以聚集人才,③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不再问毕业学校。他们认为,④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⑤如果仅凭是不是名牌大学毕业来选择人才的话,将很难发展。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________。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简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介绍深圳南方公司用人的新理念,①是介绍时代背景,与选拔人才没有必然关系,应删去;④说的是“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这与本公司用人的新理念没有关系,所以是多余的,应删去。②句冗长难以理解,应予以删减压缩。
答案:(1)①④ (2)② 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端
3.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重复赘余,请予以删除(只填序号)。删除后应简明、连贯、准确,不改变原意。
13日,雾霾仍未散去,杭州已①连续三天达六级②重度污染,空气质量令人③感到堪忧,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④大约占到每日接诊的内科病人的50%⑤左右。⑥各级各类医院医生建议呼吸道感染患者,不要在雾天出门,⑦更不要在雾天晨练,以免病情加重。
答:
解析:③“感到”与后面的“堪忧”的“堪”意义重复,应删掉;④“大约”与⑤“左右”意思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⑥“各级各类医院”属于多余,应删除。
答案:③④⑥或③⑤⑥
4.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答:
答案:(示例)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5.下面是广佛中学朗诵大赛的通知,其中有多处词语与文体要求不符,请找出六处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通 知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决定在这个月28日搞高一诗词朗诵大赛。大赛将约来佛山市有关专家当评委,将给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希望各班积极组织同学参赛。
答:
答案:“这个月”改为“本月”,“搞”改为“举行”,“约来”改为“邀请”,“当”改为“担任”,“给出”改为“设定”,“希望”改为“欢迎”。
6.下面是一位参加某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的考生自荐信的主体部分,在标点、用词、用语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①我叫李强,是启智中学2023届毕业生。②我的母校有10余位学长毕业于贵校,其中一位学长还担任过贵校的校级领导。③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爱好多样。④我尤其喜欢文学,在写作上较有建树,已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有数篇文章发表在《青年文摘》的《成长》栏目上。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⑥贵校拥有百年的历史积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人的气质,是我梦寐以求的顶级名校。⑦感谢您在百忙中审阅我的申请材料,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如果有幸成为贵校的一名学子,我将不胜荣幸!
(1)游离中心,必须删除的1个句子是:________(只填句子的序号)
(2)需要修改的地方:
答案:(1)② (2)较有“建树”修改为“小有成绩”;“《成长》”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鼎力”改为“大力”或“全力”;“慧眼识金”改为“给我一次机会”。
7.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崭露头角。我在上中学时就读过他的不少拙作,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答:
答案:①“家父”改为“您父亲”或“令尊”;②“崭露头角”改为“很有影响”;③“拙作”改为“作品”;④“犬子”改为“儿子”;⑤“有幸”改为“应邀”。
8.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介、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目,内容新颖,报道及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以便我们随时垂询。
答:
答案:①“敝刊”改为“本刊”;②“独步天下”改为“特色鲜明”;③“慷慨解囊”改为“踊跃订阅”;④“务必”改为“敬请”;⑤“垂询”改为“咨询”或“回访”。
二、综合练
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如今,许多外国人①非常热衷②于学习中文,有些还要学习使用筷子。他们把筷子称③之为东方饮食文化的象征。中国人对于筷子④来说⑤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其背后的文化却未必人人清楚。筷子的历史⑥起码有三千多年,其名称源自⑦于江南水乡,筷子最早的名称为“箸”,但古代水乡船家忌讳言“住”,希望快快行船,故改“箸”为“筷”,并沿用至今。
(二)筷子有诸多美好寓意。民间吉祥话,说“筷子筷子,快快生子”;筷子送恋人,寓意“____________”;筷子送朋友,意味着“平等友爱,和睦同心”。使用筷子也有一些禁忌。如“执箸巡城”(满桌巡视,随意翻拣),“____________”(吮嘬筷子,品咂有声),“泪箸遗珠”(夹菜带汤,沿途淋漓),等等。
(1)文段(一)中有些加点的词语必须删去,请写出相应的序号。
答:
(2)在文段(二)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内容相关、句式一致。
答:
答案:(1)①③④⑦ (2)成双成对,永不分离 品箸留声
10.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邀 请 函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二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孩子更希望得到您的鼎力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贵校决定于本月29日傍晚18时在学校小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中学高二年级组
2024年5月25日
(1)上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答:
(2)期中考试过后,某校将召开家长会,请你拟写两句标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答:
答案:(1)①“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②“鼎力”改为“悉心”;③“指导”改为“帮助”;④“贵校”改为“本年级”或“我校”;⑤“不得”改为“请勿”。
(2)(示例一)欢迎您的到来,期盼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合作,期待您的指点。
(示例二)家校共携手,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新整合,谱写教育篇章。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饮食之一,喝牛奶的好处如今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认识,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等。牛奶虽好,如果喝错了,____①____,甚至有害!
送服药物不建议用牛奶,最好用清水,牛奶含有蛋白质和钙,可能会影响药物发挥作用。除非药物说明书上注明牛奶____②____,否则,不要用牛奶送服药物。
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喝牛奶,觉得牛奶能养胃。反流的原因是胃里有一些带酸性物质反流到食管里,这类患者喝牛奶可能会加重不适。因为牛奶可能会导致胃酸增多,加重食道反流现象。所以,患消化道溃疡或胃食管反流的人,不能喝太多的牛奶。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2)你的朋友小明患有反流性胃炎,他的妈妈想要你帮忙劝说他少喝牛奶,请根据材料内容,写出自己劝说朋友的话,要求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50个字。
答:
答案:(1)①对健康不仅无益 ②不影响该药物的吸收
(2)(示例)小明,你喝牛奶过多可能会导致胃酸增多,病情加重,为了自身的健康,还是少喝为好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复习任务八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语言简明和得体是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常规考点。“简明”考查的范围不限于本考点的知识,还经常与其他考点,如病句、修辞、语段压缩等结合。“得体”重点考查敬谦用语及口语与书面语。
任务点一
01
任务点一 语言表达简明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即用语简洁,表达清晰。首先,考虑“简”: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能省略的虚词,就尽量省略;可以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代性词语。其次,考虑“明”:句子的意思不要晦涩难懂,让人看不明白;句子的意思要明确,不要有歧义。
(2023·全国乙卷)下面文段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线上,不超过75个字。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完成时间,这样,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1.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排除异己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要保证每一句话都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即“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2.巧用代替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只是具体叙述而不做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代词,也是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叙述时不用复指成分,就会显得啰唆。
3.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为了避免误解、消除歧义,通常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
(1)标点(或停顿)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或停顿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如“中国女排打败了巴西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只需在“打败了”或“巴西队”后加一逗号,就可立刻消除歧义。
(2)变换词语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与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他好说话”,只要将“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3)调序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多项定语修饰层次不清造成的歧义。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只需将其改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
(4)语境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义。
4.删繁就简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
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含、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则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任务点二
02
任务点二 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一、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敬辞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己方,要注意谦敬得当。还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
[边练边悟]
1.下面是小王给即将过生日的姑姑发的微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姑姑,明天是您三十岁寿辰,但我因学习特别忙,无法拨冗前往,十分垂念您;等有空闲,我会垂询您的时间,到您家去,到时您恭迎即可。顺颂安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寿辰”改为“生日”;②“拨冗”改为“抽时间”;③“垂念”改为“想念”;④“垂询”改为“询问”;⑤“恭迎”改为“在家等候”。
二、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所说的重点也不同,即“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出恰当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边练边悟]
2.高考不仅是对十几年知识学习的总检阅,更是一次对体力和毅力的挑战和考验,是意志品质的自我较量。在即将召开的高考励志班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面对家长、老师、同学们,你会各说些什么?
(1)对家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父母放心,我们一定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的养育之恩!
请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不骄不躁,决不后退,用辛勤的汗水为母校增光!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要用最灿烂的方式诠释生命的精彩!
三、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或悲痛,或欢乐;等等。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也有制约,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恰当的语言。
[边练边悟]
3.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1)情景一:某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2)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3)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2)“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3)“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四、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目的决定了语言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即使是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同样要到电视台应聘,假如你想应聘记者,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侧重介绍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观察、分析、应变等能力,因为这几方面的能力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如果你要应聘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突出自己口齿清晰、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相貌端庄等特点,因为主持人既要用语言向观众传播信息,又要将个人形象展示在荧屏上。
[边练边悟]
4.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照相。丙长得很漂亮,但脖子比较短。甲给丙照相时想采用俯视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显得缩脖子,不如平拍好。 ”丙听到乙在嘀咕什么,很敏感,找机会悄悄问甲:“她刚才说我什么?”如果你是甲,如何转述乙的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平拍比俯拍更能把你拍得漂亮。
(示例二)换个角度拍更能表现出你的美。
五、面陈转述,恰当表达
当面陈述和代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表达。面陈时,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楚,这种表达方式相对简单。请人代转时,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人称发生改变,时间、地点、称谓等因素也都需要改变,这种表达方式比较复杂,必须考虑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恰当表述。
[边练边悟]
5.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1)(2)两种不同的语境中进行转述。要求:①不改变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郭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了这件事。小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姗姗,小李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你妈妈行不行。
(2)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了郭老师本人。小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他还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六、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于不同的语言材料中,以适应不同的语境,满足交际需要。比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体,在公文中使用;方言和俚语简明、通俗,在口语或书面语的文艺语体中使用。例如:某电影中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道,“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这里,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向外国人解释,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两种说法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边练边悟]
6.下面是某校发出的一份请柬中的句子,其中有语言表达不妥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修改。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了,贵校将于教师节当天(9月10日)上午9:00在学校礼堂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并表彰一批优秀教师。校党委研究决定邀请您出席,并代表家长在大会上讲几句话,希望您认真准备并按时光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又来了”改为“又将来临”;②“贵校”改为“我校”;③“研究决定邀请您出席”改为“特邀您(届时)出席”;④“讲几句话”改为“发言”;⑤“希望您认真准备并按时光临”改为“恭候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