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基础题型精讲知识清单高考词语复习分类汇总课件(共65张PPT)+学案(教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基础题型精讲知识清单高考词语复习分类汇总课件(共65张PPT)+学案(教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5 20:19:15

文档简介

知识清单   高考词语复习分类汇总
一、常见近义实、虚词辨析
1.爆发/暴发
爆发:作突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突然发作或发生。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作突然发作讲时,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2.必需/必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作定语。必须: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
3.篡改/窜改
篡改:恶意改动。窜改:指改动。
4.大略/简略
大略:大概。简略:内容简单,不详细。
5.大肆/大事
大肆:副词,无顾忌地进行某种活动,贬义词。大事:副词,大力从事,大规模从事。
6.单纯/纯粹
单纯:单一;简单纯一。纯粹:形容词,纯正不杂。副词,完全。
7.导致/致使
导致:引起;造成,常用于不好的结果。致使:导致,后面接兼语。
8.敦促/督促
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督促:监督催促。
9.遏制/遏止
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
10.发奋/发愤
发奋:指振作起来。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
11.法制/法治
法制:法律制度体系。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12.浮浅/肤浅
浮浅:认识浅薄、不扎实。肤浅:认识局限于表面、不深刻。
13.抚养/扶养
抚养的对象是小孩。扶养是养活。
14.干预/干涉
干预:过问或参与某事。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的硬管。
15.功夫/工夫
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
16.沟通/勾通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两国文化。勾通:贬义词,指暗中勾结。
17.化妆/化装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指演员装扮成特定角色。
18.激发/激励
激发:刺激使奋发,范围较窄。激励:激发鼓励,范围较宽。
19.激烈/剧烈
激烈:动作、言论、性情、情怀等剧烈,声音高亢激昂。剧烈:猛烈。
20.简洁/简捷
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
21.揭发/揭露
揭发:将坏人坏事揭露出来。揭露: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
22.截至/截止
“截至”后面带时间宾语。“截止”后不带时间宾语。
23.界限/界线
“界限”有“尽头处”“限度”之义,所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界线”所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具体事物。
24.禁止/制止
“禁止”,意思是“不许可”,态度强硬,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加以阻止。“制止”,强迫使停止,往往是事发之后加以阻止。
25.考察/考查
考察:强调实地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
26.罹难/遇难
罹难:被害。遇难:遭受迫害或遇到意外的死亡。
27.理念/理想
理念:通常指思想,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理想: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28.辽阔/寥廓
辽阔:广阔,多指地域。寥廓:高远空旷,多指天空。
29.聆听/倾听
聆听:听,用于下对上。倾听:细心地听,用于上对下。
30.裸露/暴露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暴露:显露出来。
31.溺爱/宠爱
溺爱:过分宠爱。宠爱:娇纵偏爱。
32.捏造/伪造
捏造:无中生有。伪造:仿照真的事物而制造。
33.偶然/偶尔
偶然:指出乎意料的。偶尔:间或、有时。
34.祈求/乞求
祈求:恳切地请求。乞求:请求给予。
35.祛除/驱除
祛除:除去(疾病、疑惧或邪祟等)。驱除:赶走,除掉(杂念等)。
36.取缔/取消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37.权利/权力
权利:公民依法享受的,与“义务”相对,如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权力:一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一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38.融解/溶解
融解:融化,是物理变化。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9.施行/实行
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施行的内容较具体;也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的内容较抽象。
40.体味/体察/体验/体会
体味:体验寻味,仔细体会,比“体会”更高一个层次。体察:指体验观察。体验:指用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指体验领会。
41.推托/推脱
推托:强调找托词拒绝。推脱:强调推卸。
42.委曲/委屈
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对待,心里难过。
43.形迹/行迹
形迹:人的举动和神色。行迹:行动所留下的迹象。
44.以至/以致
以至: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45.预定/预订
“预定”中的“定”是“规定”或“约定”之意,“预订”中的“订”是“订购”之意。
46.原形/原型
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二、新高考“成语填空”必会成语
(一)描写处境困难、战胜挫折或取得胜利
1.哀兵必胜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哀”是悲愤、悲壮之意,不可理解为“悲痛、悲哀”。
2.安贫乐道
安于贫困的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近义:安贫守道、安贫乐贱;反义:争名夺利)
3.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近义:餐风沐雨、风餐露宿;反义:席丰履厚)
4.骑虎难下
比喻事情进行中遇到困难,难以继续又无法罢手。
5.举步维艰
抬脚行走十分困难。形容已陷入十分艰难的处境。
6.大器晚成
大器,大的器物,引申为人才。本指大器物的制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后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成名或取得成就都较晚。(近义:百炼成钢)
7.乘风破浪
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8.闻鸡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二)消极(情绪、状态)类
1.哀鸿遍野
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近义:饿殍遍野;反义:安居乐业)
2.黯然失色
不明亮的样子,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近义:相形见绌;反义:光彩夺目)
3.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近义:自暴自弃;反义:妄自尊大)
4.垂头丧气
形容非常失望或沮丧的神情。(近义:灰心丧气;反义:得意扬扬)
(三)积极(情绪、态度、状态)类
1.正气凛然
形容言行光明正大而令人敬畏。
2.意气风发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3.自强不息
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4.卧薪尝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孜孜不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
6.锲而不舍
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四)描绘人的褒贬成语
1.八斗之才
形容人极有才华。(近义:学富五车;反义:胸无点墨)
2.八面玲珑
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近义:面面俱到、左右逢源)
3.出类拔萃
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近义:鹤立鸡群、超群绝伦、卓尔不群;反义:碌碌无为、泛泛之辈)
4.春风化雨
适于万物生长的和风细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多用于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5.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毫无私心。(近义:铁面无私;反义:假公济私)
6.大巧若拙
指真正灵巧的人,因不爱炫耀,表面上倒像很笨拙。(近义:大智若愚)
7.远见卓识
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近义:高瞻远瞩;反义:一隅之见)
8.道貌岸然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后也用于讥讽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样子。
(五)行为类
1.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近义:循规蹈矩、循序渐进;反义:颠三倒四、一步登天、急于求成)
2.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近义: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反义:因势利导、瓜熟蒂落、循序渐进)
3.白手起家
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抽丝剥茧
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形容对事物分析细致且层次分明。
5.踌躇不前
犹豫不定,不敢前进。(近义:踟蹰不前、裹足不前、举棋不定;反义:当机立断)
6.破釜沉舟
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7.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近义:唇亡齿寒;反义:势不两立)
8.从善如流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近义:从谏如流;反义:固执己见)
(六)描绘萧瑟景象、场所类
1.残垣断壁
残破倒塌的墙壁。形容衰败破旧的景象。也作断壁残垣。
2.春寒料峭
形容初春的寒冷。(反义:春光明媚)
3.晓风残月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
4.满目荆榛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5.不毛之地
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6.凄风苦雨
①形容天气恶劣。②比喻景象或处境非常悲惨凄凉。也说凄风冷雨。
7.愁红惨绿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8.秋风瑟瑟
秋风吹过,树叶发出声音。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七)描绘美好景象、场所类
1.车水马龙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很多,来往不绝,非常繁华热闹。
2.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美好时光。
3.大雅之堂
指高尚雅致的场所或场合。
4.草长莺飞
花草生长,群莺飞舞。多形容暮春时节的迷人景色。
5.姹紫嫣红
指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6.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7.钟灵毓秀
指凝聚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8.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9.曲径通幽
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
10.云蒸霞蔚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三、积累容易用错的成语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人少”。
2.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不能将“危”理解为“危险”。
3.一饭千金
比喻受人点滴之恩而给予厚报。△不能理解为“挥霍无度”。
4.求田问舍
购买田地和房舍,指只知道置办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不能理解为“安居乐业”。
5.首当其冲
指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不能理解为“冲在最前面或首要的”。
6.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能单纯理解为“江河向下游流淌”。
7.久假不归
长期借用,不归还。△不能将“假”理解为“放假”。
8.登高自卑
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理解为“感到自卑”。
9.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说升堂入室。△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二)容易误用对象的成语
1.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只能形容书籍,不能用于其他物品。
2.扣人心弦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不能形容灾情、局势等。
3.巧夺天工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该词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人工产品,不能形容自然美景。
4.倚马可待
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不能用来形容做事的速度快。
5.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对象是“有才能的人”,不能指物或不好的人。
6.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熟人之间。
(三)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1.半斤八两
(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2.重整旗鼓
(褒)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3.处心积虑
(贬)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4.大放厥词
(贬)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5.翻云覆雨
(贬)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6.方兴未艾
(褒)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7.凤毛麟角
(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8.附庸风雅
(贬)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活动。
9.高谈阔论
(贬)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10.冠冕堂皇
(贬)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四)容易造成谦敬错位的成语
1.蓬荜生辉
表示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2.敝帚自珍
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爱惜。比喻东西虽然不好,可是自己非常珍视。
3.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4.无功受禄
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5.敬谢不敏
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6.忝列门墙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7.信笔涂鸦
形容书写拙劣或胡乱写作。
8.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9.才疏学浅
才能低,学问浅。
10.挂一漏万
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11.高抬贵手
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五)容易造成语义重复的成语
1.难言之隐
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典型错例“难言之隐的苦衷”。
2.南柯一梦
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典型错例“一场南柯一梦”。
3.相形见绌
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典型错例“显得相形见绌”。
4.如芒在背
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坐立不安。△典型错例“好像如芒在背”。
5.当务之急
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典型错例“目前的当务之急”。
6.闻名遐迩
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典型错例“海内外闻名遐迩”。
7.责无旁贷
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典型错例“责无旁贷的责任”。
8.生灵涂炭
生灵,指百姓。涂炭,沼泥和炭火。形容政治混乱时期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典型错例“人民生灵涂炭”。
9.安居乐业
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典型错例“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0.贻笑大方
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典型错例“让人贻笑大方”。
(六)容易犯语法错误的成语
1.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比如“漠不关心人民疾苦”。
2.含英咀华
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动词性成语,易误用作形容词。
3.不谋而合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该成语一般充当谓语,不充当状语。
4.念念有词
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该成语不能充当状语来修饰“说”。
5.水到渠成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该成语不能充当状语,比如“水到渠成地推进”。
6.街谈巷议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名词性成语,易误用作动词。
7.正襟危坐
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后面不能带表处所的介宾短语。
(七)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成语
1.灯红酒绿
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②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2.不翼而飞
①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②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3.独善其身
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4.短小精悍
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5.顾影自怜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6.规行矩步
①形容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②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7.呼之欲出
①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8.间不容发
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老气横秋
①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②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八)易用错语境的成语错例精析
1.如期而至
在他生命中最困难的那几年,各种打击总是如期而至,让他难以应对,他甚至想过放弃梦想,但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解析:如期而至:按照期限准时到达。句中的“打击”不能说是按照期限准时到达。此处使用不合语境。
2.阪上走丸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工作人员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解析:阪上走丸: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事态发展非常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此处与句中的“有一定的风险”语境不符。
3.养虎遗患
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
解析: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恶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在句中形容“缺点错误”,不合语境。
4.身临其境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解析:身临其境:形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不合语境,应用“设身处地”。
(九)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
1.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侧重于提出观点或主张,中性词;后者侧重于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2.百依百顺·唯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前者多指出于情感原因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指绝对服从,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3.陈词滥调·老生常谈
都指讲惯了、听厌了的话。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贬义词;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中性词。
4.岿然不动·纹丝不动
都可以形容人或物丝毫不动摇。异:前者是褒义成语,重在强调“坚强”或“坚固”而不动摇;后者是中性成语,重在强调“一点儿都不动”。
5.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一应俱全:形容一切齐全。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了,形容很齐全。“一应俱全”侧重于“全不全”,多用于具体事物,不用于人;“应有尽有”侧重于“有没有”,不仅用于物,还可以用于事或人。
6.照猫画虎·按图索骥
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照猫画虎”侧重于模仿;“按图索骥”侧重于呆板,没有创新。
7.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保留下来。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长处。“兼收并蓄”强调收容包罗,“博采众长”侧重学习长处。
8.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异:前者侧重于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侧重于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9.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都形容狠毒、残酷。异: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常用来形容人;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不能用来形容人。
10.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11.疾恶如仇·深恶痛绝
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异:“如仇”指如同仇敌,“痛绝”指厌恶、憎恨到了极点,后者语意较重。
12.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都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异: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因异常惊慌而行为失常,语意较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5张PPT)
知识清单 高考词语复习分类汇总
一、常见近义实、虚词辨析
1.爆发/暴发
爆发:作突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突然发作或发生。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作突然发作讲时,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2.必需/必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作定语。必须: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
3.篡改/窜改
篡改:恶意改动。窜改:指改动。
4.大略/简略
大略:大概。简略:内容简单,不详细。
5.大肆/大事
大肆:副词,无顾忌地进行某种活动,贬义词。大事:副词,大力从事,大规模从事。
6.单纯/纯粹
单纯:单一;简单纯一。纯粹:形容词,纯正不杂。副词,完全。
7.导致/致使
导致:引起;造成,常用于不好的结果。致使:导致,后面接兼语。
8.敦促/督促
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督促:监督催促。
9.遏制/遏止
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
10.发奋/发愤
发奋:指振作起来。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
11.法制/法治
法制:法律制度体系。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12.浮浅/肤浅
浮浅:认识浅薄、不扎实。肤浅:认识局限于表面、不深刻。
13.抚养/扶养
抚养的对象是小孩。扶养是养活。
14.干预/干涉
干预:过问或参与某事。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的硬管。
15.功夫/工夫
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
16.沟通/勾通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两国文化。勾通:贬义词,指暗中勾结。
17.化妆/化装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指演员装扮成特定角色。
18.激发/激励
激发:刺激使奋发,范围较窄。激励:激发鼓励,范围较宽。
19.激烈/剧烈
激烈:动作、言论、性情、情怀等剧烈,声音高亢激昂。剧烈:猛烈。
20.简洁/简捷
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
21.揭发/揭露
揭发:将坏人坏事揭露出来。揭露: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
22.截至/截止
“截至”后面带时间宾语。“截止”后不带时间宾语。
23.界限/界线
“界限”有“尽头处”“限度”之义,所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界线”所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具体事物。
24.禁止/制止
“禁止”,意思是“不许可”,态度强硬,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加以阻止。“制止”,强迫使停止,往往是事发之后加以阻止。
25.考察/考查
考察:强调实地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
26.罹难/遇难
罹难:被害。遇难:遭受迫害或遇到意外的死亡。
27.理念/理想
理念:通常指思想,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理想: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28.辽阔/寥廓
辽阔:广阔,多指地域。寥廓:高远空旷,多指天空。
29.聆听/倾听
聆听:听,用于下对上。倾听:细心地听,用于上对下。
30.裸露/暴露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暴露:显露出来。
31.溺爱/宠爱
溺爱:过分宠爱。宠爱:娇纵偏爱。
32.捏造/伪造
捏造:无中生有。伪造:仿照真的事物而制造。
33.偶然/偶尔
偶然:指出乎意料的。偶尔:间或、有时。
34.祈求/乞求
祈求:恳切地请求。乞求:请求给予。
35.祛除/驱除
祛除:除去(疾病、疑惧或邪祟等)。驱除:赶走,除掉(杂念等)。
36.取缔/取消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37.权利/权力
权利:公民依法享受的,与“义务”相对,如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权力:一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一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38.融解/溶解
融解:融化,是物理变化。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9.施行/实行
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施行的内容较具体;也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的内容较抽象。
40.体味/体察/体验/体会
体味:体验寻味,仔细体会,比“体会”更高一个层次。体察:指体验观察。体验:指用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指体验领会。
41.推托/推脱
推托:强调找托词拒绝。推脱:强调推卸。
42.委曲/委屈
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对待,心里难过。
43.形迹/行迹
形迹:人的举动和神色。行迹:行动所留下的迹象。
44.以至/以致
以至: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45.预定/预订
“预定”中的“定”是“规定”或“约定”之意,“预订”中的“订”是“订购”之意。
46.原形/原型
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二、新高考“成语填空”必会成语
(一)描写处境困难、战胜挫折或取得胜利
1.哀兵必胜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哀”是悲愤、悲壮之意,不可理解为“悲痛、悲哀”。
2.安贫乐道
安于贫困的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近义:安贫守道、安贫乐贱;反义:争名夺利)
3.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近义:餐风沐雨、风餐露宿;反义:席丰履厚)
4.骑虎难下
比喻事情进行中遇到困难,难以继续又无法罢手。
5.举步维艰
抬脚行走十分困难。形容已陷入十分艰难的处境。
6.大器晚成
大器,大的器物,引申为人才。本指大器物的制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后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成名或取得成就都较晚。(近义:百炼成钢)
7.乘风破浪
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8.闻鸡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二)消极(情绪、状态)类
1.哀鸿遍野
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近义:饿殍遍野;反义:安居乐业)
2.黯然失色
不明亮的样子,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近义:相形见绌;反义:光彩夺目)
3.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近义:自暴自弃;反义:妄自尊大)
4.垂头丧气
形容非常失望或沮丧的神情。(近义:灰心丧气;反义:得意扬扬)
(三)积极(情绪、态度、状态)类
1.正气凛然
形容言行光明正大而令人敬畏。
2.意气风发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3.自强不息
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4.卧薪尝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孜孜不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
6.锲而不舍
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四)描绘人的褒贬成语
1.八斗之才
形容人极有才华。(近义:学富五车;反义:胸无点墨)
2.八面玲珑
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近义:面面俱到、左右逢源)
3.出类拔萃
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近义:鹤立鸡群、超群绝伦、卓尔不群;反义:碌碌无为、泛泛之辈)
4.春风化雨
适于万物生长的和风细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多用于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5.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毫无私心。(近义:铁面无私;反义:假公济私)
6.大巧若拙
指真正灵巧的人,因不爱炫耀,表面上倒像很笨拙。(近义:大智若愚)
7.远见卓识
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近义:高瞻远瞩;反义:一隅之见)
8.道貌岸然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后也用于讥讽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样子。
(五)行为类
1.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近义:循规蹈矩、循序渐进;反义:颠三倒四、一步登天、急于求成)
2.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近义: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反义:因势利导、瓜熟蒂落、循序渐进)
3.白手起家
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抽丝剥茧
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形容对事物分析细致且层次分明。
5.踌躇不前
犹豫不定,不敢前进。(近义:踟蹰不前、裹足不前、举棋不定;反义:当机立断)
6.破釜沉舟
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7.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近义:唇亡齿寒;反义:势不两立)
8.从善如流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近义:从谏如流;反义:固执己见)
(六)描绘萧瑟景象、场所类
1.残垣断壁
残破倒塌的墙壁。形容衰败破旧的景象。也作断壁残垣。
2.春寒料峭
形容初春的寒冷。(反义:春光明媚)
3.晓风残月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
4.满目荆榛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5.不毛之地
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6.凄风苦雨
①形容天气恶劣。②比喻景象或处境非常悲惨凄凉。也说凄风冷雨。
7.愁红惨绿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8.秋风瑟瑟
秋风吹过,树叶发出声音。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七)描绘美好景象、场所类
1.车水马龙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很多,来往不绝,非常繁华热闹。
2.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美好时光。
3.大雅之堂
指高尚雅致的场所或场合。
4.草长莺飞
花草生长,群莺飞舞。多形容暮春时节的迷人景色。
5.姹紫嫣红
指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6.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7.钟灵毓秀
指凝聚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8.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9.曲径通幽
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
10.云蒸霞蔚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三、积累容易用错的成语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人少”。
2.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不能将“危”理解为“危险”。
3.一饭千金
比喻受人点滴之恩而给予厚报。△不能理解为“挥霍无度”。
4.求田问舍
购买田地和房舍,指只知道置办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不能理解为“安居乐业”。
5.首当其冲
指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不能理解为“冲在最前面或首要的”。
6.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能单纯理解为“江河向下游流淌”。
7.久假不归
长期借用,不归还。△不能将“假”理解为“放假”。
8.登高自卑
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理解为“感到自卑”。
9.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说升堂入室。△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二)容易误用对象的成语
1.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只能形容书籍,不能用于其他物品。
2.扣人心弦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不能形容灾情、局势等。
3.巧夺天工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该词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人工产品,不能形容自然美景。
4.倚马可待
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不能用来形容做事的速度快。
5.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对象是“有才能的人”,不能指物或不好的人。
6.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熟人之间。
(三)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1.半斤八两
(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2.重整旗鼓
(褒)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3.处心积虑
(贬)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4.大放厥词
(贬)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5.翻云覆雨
(贬)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6.方兴未艾
(褒)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7.凤毛麟角
(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8.附庸风雅
(贬)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活动。
9.高谈阔论
(贬)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10.冠冕堂皇
(贬)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四)容易造成谦敬错位的成语
1.蓬荜生辉
表示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2.敝帚自珍
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爱惜。比喻东西虽然不好,可是自己非常珍视。
3.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4.无功受禄
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5.敬谢不敏
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6.忝列门墙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7.信笔涂鸦
形容书写拙劣或胡乱写作。
8.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9.才疏学浅
才能低,学问浅。
10.挂一漏万
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11.高抬贵手
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五)容易造成语义重复的成语
1.难言之隐
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典型错例“难言之隐的苦衷”。
2.南柯一梦
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典型错例“一场南柯一梦”。
3.相形见绌
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典型错例“显得相形见绌”。
4.如芒在背
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坐立不安。△典型错例“好像如芒在背”。
5.当务之急
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典型错例“目前的当务之急”。
6.闻名遐迩
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典型错例“海内外闻名遐迩”。
7.责无旁贷
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典型错例“责无旁贷的责任”。
8.生灵涂炭
生灵,指百姓。涂炭,沼泥和炭火。形容政治混乱时期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典型错例“人民生灵涂炭”。
9.安居乐业
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典型错例“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0.贻笑大方
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典型错例“让人贻笑大方”。
(六)容易犯语法错误的成语
1.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比如“漠不关心人民疾苦”。
2.含英咀华
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动词性成语,易误用作形容词。
3.不谋而合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该成语一般充当谓语,不充当状语。
4.念念有词
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该成语不能充当状语来修饰“说”。
5.水到渠成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该成语不能充当状语,比如“水到渠成地推进”。
6.街谈巷议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名词性成语,易误用作动词。
7.正襟危坐
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后面不能带表处所的介宾短语。
(七)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成语
1.灯红酒绿
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②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2.不翼而飞
①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②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3.独善其身
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4.短小精悍
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5.顾影自怜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6.规行矩步
①形容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②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7.呼之欲出
①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8.间不容发
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老气横秋
①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②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1.如期而至
在他生命中最困难的那几年,各种打击总是如期而至,让他难以应对,他甚至想过放弃梦想,但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解析:如期而至:按照期限准时到达。句中的“打击”不能说是按照期限准时到达。此处使用不合语境。
2.阪上走丸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工作人员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解析:阪上走丸: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事态发展非常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此处与句中的“有一定的风险”语境不符。
3.养虎遗患
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
解析: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恶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在句中形容“缺点错误”,不合语境。
4.身临其境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解析:身临其境:形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不合语境,应用“设身处地”。
(九)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
1.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侧重于提出观点或主张,中性词;后者侧重于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2.百依百顺·唯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前者多指出于情感原因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指绝对服从,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3.陈词滥调·老生常谈
都指讲惯了、听厌了的话。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贬义词;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中性词。
4.岿然不动·纹丝不动
都可以形容人或物丝毫不动摇。异:前者是褒义成语,重在强调“坚强”或“坚固”而不动摇;后者是中性成语,重在强调“一点儿都不动”。
5.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一应俱全:形容一切齐全。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了,形容很齐全。“一应俱全”侧重于“全不全”,多用于具体事物,不用于人;“应有尽有”侧重于“有没有”,不仅用于物,还可以用于事或人。
6.照猫画虎·按图索骥
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照猫画虎”侧重于模仿;“按图索骥”侧重于呆板,没有创新。
7.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保留下来。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长处。“兼收并蓄”强调收容包罗,“博采众长”侧重学习长处。
8.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异:前者侧重于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侧重于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9.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都形容狠毒、残酷。异: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常用来形容人;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不能用来形容人。
10.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11.疾恶如仇·深恶痛绝
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异:“如仇”指如同仇敌,“痛绝”指厌恶、憎恨到了极点,后者语意较重。
12.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都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异: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因异常惊慌而行为失常,语意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