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基础题型精讲复习任务六图文、表文转换课件(共45张PPT)+学案(教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基础题型精讲复习任务六图文、表文转换课件(共45张PPT)+学案(教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5 20:30:01

文档简介

复习任务六 图文、表文转换
任务点一 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一 徽标解读
徽标解读是一种常见的考查形式。解读徽标时,要根据徽标特征,挖掘出隐含性信息或文化内涵。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1.(2015·全国卷Ⅰ)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解题提示] 解答此题可分两步进行。①读懂徽标。题干交代了徽标的主题:保护地球水环境。紧扣“地球水环境”可发现图中左右部分分别为“有鱼在游的清流”与“污水”,“手”的作用是阻止污水流入清流。②组织语言。作答时,应分步进行,先写出“构图要素”,再说明“寓意”。说明“构图要素”时可以采用“该图由……构成”的句式。
答:                                    
                                    
答案:(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解答徽标类转换题要把握好两个要点。
1.读懂徽标
(1)掌握徽标的五种表现手法。
表象手法 采用与徽标表现对象直接关联而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直述徽标。如:表现出版业的,以书的形象为徽标;表现铁路运输业以火车头的形象为徽标
象征手法 采用与徽标内容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联想等方式象征徽标对象的抽象内涵。如用交叉的镰刀斧头象征工农联盟,用挺拔的幼苗象征青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
续上表
寓意手法 采用与徽标含义相近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现徽标的内容和特点。如用伞的形象暗示防潮湿,用箭头的形象示意方向等
模拟手法 用特性相近的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志对象的特征或含义。如某航空公司采用仙鹤展翅的形象比拟飞行和祥瑞
视觉手法 采用并无特殊含义的简洁而形态独特的抽象图形、文字或符号,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视觉冲击感或舒适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令人难以忘怀。如某运动品牌将拼音字母“L”横向夸大为徽标
(2)认真仔细地观察所给的徽标。
①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抓住构图特征,如整个图形是什么形状、描绘的是什么事物等。
②观察分析构图元素——图形、色彩,结合徽标主题,注意图中中英文大小写和缩写变化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3)由此及彼,展开合理联想,读懂寓意。
2.精准答题
要根据具体题型区别作答。对于描述徽标题,描述要完整,徽标上有什么写什么,描述时要注意留心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对于揭示寓意题,先分说徽标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寓意,后总写徽标的整体寓意;对于赏析创意题,从徽标的构图巧妙、寓意表达的深刻之处入手进行赏析。
命题角度二 漫画解读
漫画的构成
漫画类题目主要有描述画面、推断隐含信息(揭示寓意、谈启示等)、拟标题等命题角度。
一 描述漫画内容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INCLUDEPICTURE "手机口罩.TIF"
请给你的手机也戴上口罩
请用简明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不超过60字。
答:                                    
                                    
答案:这幅名为“请给你的手机也戴上口罩”的漫画中,一部戴着口罩的手机被大量不实信息压弯了机身,口罩的正中有两个大字“科学”。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描述画面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在描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观察画面
描述画面内容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构图——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描述
抓住能反映画面意义的特征描述,才能清楚地表现漫画的内容。
3.依据题干要求描述画面
题目中无特殊要求,描述漫画时只需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不可用主观想象扩展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如题目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就应结合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
4.注意描述的顺序
描述要有条理性,可以从上到下,可以从左到右等。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 推断漫画隐含信息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3.(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解题提示] 解答此题,考生不但要观察漫画,还要分析鲁迅观点所指的意思。首先观察漫画,读懂漫画的标题、对白或说明文字,以及漫画的构图要素。本题的漫画,标题是“村学校的音乐课”,构图组成部分是老师和学生,进一步把握漫画中突出的人物细节,即凸起的嘴巴。漫画正是通过人物扬着头、张着嘴的动作来表现孩子们正沉浸于音乐之中。再看鲁迅的话,“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其实是说要以简笔刻画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故二者是不矛盾的。
答:                                    
                                    
答案:(示例)不矛盾。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但读者可以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动作中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唱歌带来的欢乐之中。鲁迅先生用“极省俭”的语言画人物的眼睛,丰子恺先生讲究“意到而笔不到”,二者都是通过寥寥数笔刻画出人物的个性,所以不矛盾。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推断漫画隐含信息“四看一联系”。
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二看漫画的构成要素(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次主体(其他人或物)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解读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一联系:联系社会现实,挖掘隐含信息。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个”及“类”(由个别现象到一类现象),由实及虚(由事及理),由表及里(由结果到原因)。
三 拟写标题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4.(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摘编自《文汇报》)
(1)为图1或图2拟标题。不得照抄图片中的原文,不超过10个字。
选择图(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
[解题提示] 第(1)题要求为图片拟标题,作答时不仅需要联系题干所提供的主题“宣传抗疫防疫”,还需要联系图片的具体内容,从中发掘主要信息。图1的构成要素有由多个小心形组成的大心形、船头外形的口罩和“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文字,可以据此拟写标题;图2为两幅传统门神年画,但是画面中人物的名字换成了“霍去病”“辛弃疾”,体现了抗击疫情的新含意,可以据此拟写标题。第(2)题要求评价图片的创意,图1中图与文字相互配合,简洁有力地表达了抗疫防疫的主题;图2将传统的门神的名字换为“霍去病”“辛弃疾”,不但翻新了传统,还巧妙贴切地表达了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
答:                                    
                                    
                                    
答案:(1)(示例一)图1 凝聚力量,抗击疫情 (示例二)图2 新门神
(2)图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心形,戴着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点明主题。简洁凝练,号召有力。
图2:借用传统民俗的门神年画,名字替换为“霍去病”“辛弃疾”,表达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翻新传统,巧妙贴切。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写漫画标题要做到:
1.读懂漫画主题
2.紧扣寓意,选择合适的角度拟题
①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②从呼吁主体角度命名;③从主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命名;④从寓意角度命名。
3.注意标题的要求
①观点鲜明、醒目;②新颖生动;③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任务点二 结构图类转换
图片结构把握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考生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要注意箭头方向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达出来。结构关系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是横向联系,也可能是纵向联系。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 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
[解题提示] 第(1)题,从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处于流程图的中心位置,是整个流程的核心,由此可概括答案。作答时要注意答案不能超过15个字。第(2)题,由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帮助解决难事,接受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所以可以从“红色议事厅”工作务实方面回答。注意答案体现流程图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个字。
答: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解答结构图类图文转换题,可以分四步:明对象→查要素→析关系→组答案。
第一步,明对象。看清题干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活动、计划、方案的主旨,同时明确题干的答题要求——需要考生从图表信息中提取什么要素,围绕什么重点来阐述,以及语言特点要求、字数要求等。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第二步,查要素。流程图一般由方框、文字、连接线(箭头)、旁批文字等组成。方框中的文字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图的重要环节和必不可少的要素,表述时不可遗漏。连接线(箭头)往往描述事件的发展趋势、流转方向、动作行为的步骤,表示整件事情进程的方向。读图时需要厘清各环节间的关系及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最后还要注意横线或箭头上的旁批文字。
第三步,析关系。按照先总后分的原则,先分清主线,然后“顺藤摸瓜”,沿着各分支去梳理。注意读图时,要先确定总体中心词所处的位置,然后顺着连接线顺序展开,所以不一定是固定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而是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内在逻辑。
第四步,组答案。在表述成文时,可先在草稿纸上列好提纲,明确主线,将主要构图要素、环节作为中心词固定下来,然后将各分支构图要素以定语和状语的形式,添加到中心词的前面。最后检验所写语句的连贯性和合理性,看是否符合题目的答题要求,是否满足字数要求。在明确无误的前提下,再填写答题。
任务点三 数据分析类图文转换
解读图表在信息类文本已经复习过,这里重点复习“数据分析类图表”转换。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统计表、饼状图、柱状图等。表文转换涉及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状图表文字转换等。数据分析类图文转换题在命题时主要有两种考查角度:内容概括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下结论或提建议。
命题角度一 内容概括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1.(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图文,完成题目。
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地理标志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标志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成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蓬勃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综合图文材料,从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简述“地理标志”的作用。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答:                                    
                                    
答案:①惠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多;②带动的产业产值高;③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④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概括图表内容,即对图表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概括表述,答题分三步: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图表题目、表头,明确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对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答案要以某个具体的对象为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以此要求考生去续写。
2.仔细阅读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
(1)观察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项目及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等。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是问题的所在,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答案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的“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3.表达准确
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或规律时,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准确表达。如表明增长趋势时,可用的词语有“增长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了……”等;表明下降趋势时,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等,注意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有“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所有”“约五成”等。
命题角度二 信息推断
INCLUDEPICTURE "关联考题csJ.TIF"
2.近日,杭州11位疾控专家通过实验,对围桌共餐时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菜品的细菌数量进行了对比,结果令人震惊。下表是对比结果表,请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菜 名 餐后测试结果/cfu·g-1
使用公筷 不使用公筷
凉拌黄瓜 16 000 45 000
盐水虾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4 600 79 000
炒芦笋 30 530
咸菜八爪鱼 20 5 000
(1)请用一句话概括表中的主要对比结果。(不超过30个字)
答:                                    
                                    
(2)针对上述结果,请结合该表,给出具体建议(不超过15个字),并说明提出此建议的理由(不超过70个字)。
答:                                    
                                    
答案:(1)“不使用公筷”一组菜品的细菌总数均高于“使用公筷”的一组。
(2)建议:围桌共餐时,应使用公筷。
理由:使用公筷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进而降低交叉感染疾病的风险。
INCLUDEPICTURE "解题策略csJ.TIF"
信息推断题要求根据图表中的内容,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隐含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做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整体阅读
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顾此失彼,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项目、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
2.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是我们进行推断的重要依据,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较大的比较项。
3.态度要鲜明
提建议、谈看法时,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不能脱离表格的实际内容来谈。
课时跟踪练31
(40分钟)
一、对点练
1.下面是2022年杭州亚残会会徽“向前”,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写出其中两个构图要素(文字除外)。
答:                                    
                                    
(2)说明“向前”的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
答:                                    
                                    
答案:(1)构图要素:坐轮椅的残疾人运动员、赛道。
(2)寓意:会徽的主体图形呈现了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运动员奋勇向前的姿态。10条半弧形的线条构成了竞技赛道,长短不一的线条伸向远方,如同奔腾不息的钱江潮。运动员奋力转动着轮椅向前,向远方挺进,充满动感、力量和激情,造型犹如一朵朵在钱江潮中绽放的浪花,诠释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英雄气概。
2.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图形。请写出该吉祥物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120字左右。
答:                                    
                                    
答案:①构图要素:该吉祥物是形似航天员的熊猫。它戴着冰晶外壳头盔,挥动左手,胸部装饰着冬奥会的会徽。
②寓意: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敦厚、可爱的外形象征着运动员强健有力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戴头盔的航天员外形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左手挥动代表对参赛人员的热情欢迎,胸部装饰物象征着奥运精神。
3.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创作手法,并概述漫画内涵。
答:                                    
                                    
答案:①创作手法:夸张、象征、比喻、拟人等。
②内涵:《生物多样性公约》为地球生物资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共同促进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建构,地球生命才能欣欣向荣。
4.下图是一组真实的照片。二十年前奶奶推着孙子,二十年后孙子推着奶奶,照片拍摄于同一个地点。请紧扣画面细节,续写下面一段话,不超过100字。
时间都去哪儿了,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您却老了。                                    
                                    
答案:(示例)二十年前,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推着我幸福地成长。而今,您身后的小树早已枝繁叶茂,而您却已华发苍颜。如今,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5.下面是某写作App热门文章类型词云图,请根据词云图,简要概括此App近期刊登的文章特点。
答:                                    
                                    
解析:从词云图看,“生活”是这个App近期刊登文章的主旋律。“青春”“思考”“读书”“小说”“IT”“职场”“产品”这些词汇出现频率高,关注度高。据此分类概括即可。
答案:(示例)近期热门文章以“生活”为中心,大部分是以表现青春、思考、读书为内容的小说,有不少介绍IT、职场、产品、经验、技能等“干货”的内容。
6.(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INCLUDEPICTURE "18全1语文ZW1.TIF"
答:                                    
                                    
答案: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定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做进一步修订。
7.下面是东城大学大学生生活支出调查活动流程图。请将下面的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                                    
                                    
答案:东城大学大学生生活支出调查活动先要以调查问卷、学生访谈、校园考察等方式进行情况调查;然后进行资料整理,信息筛选后分类归纳;最后按照确定主题、拟定提纲、报告初稿、确定终稿的步骤撰写调查报告。
二、综合练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______①____,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看似虚幻莫测,____②____,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
而作为“对立”呈现的形象,____③____,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二人所经历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答:                                    
                                    
解析:第①空,文段主要介绍《红楼梦》中的两个关键人物,前一句介绍了甄士隐,故本句应介绍贾雨村;根据下文“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故本句可填写“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第②空,前文有“看似虚幻莫测”的表述,后文表述的应是与之相对的内容,故此处可填写“实则真实可感”。第③空,根据后文“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分析可知,甄士隐与贾雨村分属不同的类型人物;且“一种……一种……”意味上文是总说型的句子,故此处可填写“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
答案:(示例)①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 ②实则真实可感 ③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
(2)下图是根据上文第二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7个字。
答:                                    
                                    
解析:仔细观察结构图,①揭示甄士隐与贾雨村的关系,由第二段中“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可知,此处应填写“葫芦庙比邻而居”。②所对应的内容是“看他疯癫”;“疯癫”是贾雨村眼里的甄士隐,故此处应填的是甄士隐眼里的贾雨村,根据文中“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的提示,此处可填写“看他虚无”。③表述的是贾雨村的特点,由文中“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可知,此处可填写“热衷名利”。④指向了二者的共同经历,由文中“二人所经历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可知,此处可填写“经历世间纷扰”。⑤对应的内容是甄士隐“悟道成仙”的结局,故此处应填写的是贾雨村的结局,由文中“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可知,此处可填写“削籍为民”。
答案:①葫芦庙比邻而居 ②看他虚无 ③热衷名利 ④经历世间纷扰 ⑤削籍为民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它是一种黏稠的液体,在树脂道中流动。松脂都是一滴一滴往外流,这个过程很耗时,可以延续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
松脂是松树光合作用的产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而生成的糖类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所以,若要增加松脂产量,则需要松树有繁茂的枝叶、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光照,为松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增进树木的生理代谢,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松脂。
(1)作诠释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请根据材料第一段内容尝试用一个判断单句对“松脂”做诠释,不超过50个字。
答:                                    
                                    
(2)下列是根据材料第二段概括松脂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请在方框和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每处不超过6个字。
答:                                    
                                    
答案:(1)松脂是松树中含有的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被用作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的一种黏稠液体。
(2)①叶绿体 ②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光能) ③有机化合物(糖类物质) ④生物化学反应 ⑤松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复习任务六 图文、表文转换
任务点一
01
任务点一 图片解读类转换
命题角度一 徽标解读
徽标解读是一种常见的考查形式。解读徽标时,要根据徽标特征,挖掘出隐含性信息或文化内涵。
1.(2015·全国卷Ⅰ)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解题提示] 解答此题可分两步进行。①读懂徽标。题干交代了徽标的主题:保护地球水环境。紧扣“地球水环境”可发现图中左右部分分别为“有鱼在游的清流”与“污水”,“手”的作用是阻止污水流入清流。②组织语言。作答时,应分步进行,先写出“构图要素”,再说明“寓意”。说明“构图要素”时可以采用“该图由……构成”的句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解答徽标类转换题要把握好两个要点。
1.读懂徽标
(1)掌握徽标的五种表现手法。
表象
手法 采用与徽标表现对象直接关联而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直述徽标。如:表现出版业的,以书的形象为徽标;表现铁路运输业以火车头的形象为徽标
象征
手法 采用与徽标内容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联想等方式象征徽标对象的抽象内涵。如用交叉的镰刀斧头象征工农联盟,用挺拔的幼苗象征青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
寓意
手法 采用与徽标含义相近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现徽标的内容和特点。如用伞的形象暗示防潮湿,用箭头的形象示意方向等
模拟
手法 用特性相近的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志对象的特征或含义。如某航空公司采用仙鹤展翅的形象比拟飞行和祥瑞
视觉
手法 采用并无特殊含义的简洁而形态独特的抽象图形、文字或符号,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视觉冲击感或舒适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令人难以忘怀。如某运动品牌将拼音字母“L”横向夸大为徽标
(2)认真仔细地观察所给的徽标。
①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抓住构图特征,如整个图形是什么形状、描绘的是什么事物等。
②观察分析构图元素——图形、色彩,结合徽标主题,注意图中中英文大小写和缩写变化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3)由此及彼,展开合理联想,读懂寓意。
2.精准答题
要根据具体题型区别作答。对于描述徽标题,描述要完整,徽标上有什么写什么,描述时要注意留心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对于揭示寓意题,先分说徽标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寓意,后总写徽标的整体寓意;对于赏析创意题,从徽标的构图巧妙、寓意表达的深刻之处入手进行赏析。
命题角度二 漫画解读
漫画的构成
漫画类题目主要有描述画面、推断隐含信息(揭示寓意、谈启示等)、拟标题等命题角度。
一 描述漫画内容

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请给你的手机也戴上口罩
请用简明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幅名为“请给你的手机也戴上口罩”的漫画中,一部戴着口罩的手机被大量不实信息压弯了机身,口罩的正中有两个大字“科学”。
描述画面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在描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观察画面
描述画面内容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构图——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描述
抓住能反映画面意义的特征描述,才能清楚地表现漫画的内容。
3.依据题干要求描述画面
题目中无特殊要求,描述漫画时只需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不可用主观想象扩展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如题目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就应结合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
4.注意描述的顺序
描述要有条理性,可以从上到下,可以从左到右等。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 推断漫画隐含信息

3.(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解题提示] 解答此题,考生不但要观察漫画,还要分析鲁迅观点所指的意思。首先观察漫画,读懂漫画的标题、对白或说明文字,以及漫画的构图要素。本题的漫画,标题是“村学校的音乐课”,构图组成部分是老师和学生,进一步把握漫画中突出的人物细节,即凸起的嘴巴。漫画正是通过人物扬着头、张着嘴的动作来表现孩子们正沉浸于音乐之中。再看鲁迅的话,“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其实是说要以简笔刻画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故二者是不矛盾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不矛盾。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但读者可以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动作中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唱歌带来的欢乐之中。鲁迅先生用“极省俭”的语言画人物的眼睛,丰子恺先生讲究“意到而笔不到”,二者都是通过寥寥数笔刻画出人物的个性,所以不矛盾。
推断漫画隐含信息“四看一联系”。
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二看漫画的构成要素(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次主体(其他人或物)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解读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一联系:联系社会现实,挖掘隐含信息。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个”及“类”(由个别现象到一类现象),由实及虚(由事及理),由表及里(由结果到原因)。
三 拟写标题

4.(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摘编自《文汇报》)
(1)为图1或图2拟标题。不得照抄图片中的原文,不超过10个字。
选择图(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
[解题提示] 第(1)题要求为图片拟标题,作答时不仅需要联系题干所提供的主题“宣传抗疫防疫”,还需要联系图片的具体内容,从中发掘主要信息。图1的构成要素有由多个小心形组成的大心形、船头外形的口罩和“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文字,可以据此拟写标题;图2为两幅传统门神年画,但是画面中人物的名字换成了“霍去病”“辛弃疾”,体现了抗击疫情的新含意,可以据此拟写标题。第(2)题要求评价图片的创意,图1中图与文字相互配合,简洁有力地表达了抗疫防疫的主题;图2将传统的门神的名字换为“霍去病”“辛弃疾”,不但翻新了传统,还巧妙贴切地表达了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图1 凝聚力量,抗击疫情 (示例二)图2 新门神
(2)图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心形,戴着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点明主题。简洁凝练,号召有力。
图2:借用传统民俗的门神年画,名字替换为“霍去病”“辛弃疾”,表达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翻新传统,巧妙贴切。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写漫画标题要做到:
1.读懂漫画主题
2.紧扣寓意,选择合适的角度拟题
①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②从呼吁主体角度命名;③从主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命名;④从寓意角度命名。
3.注意标题的要求
①观点鲜明、醒目;②新颖生动;③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任务点二
02
任务点二 结构图类转换
图片结构把握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考生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要注意箭头方向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达出来。结构关系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是横向联系,也可能是纵向联系。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 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
[解题提示] 第(1)题,从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处于流程图的中心位置,是整个流程的核心,由此可概括答案。作答时要注意答案不能超过15个字。第(2)题,由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帮助解决难事,接受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所以可以从“红色议事厅”工作务实方面回答。注意答案体现流程图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解答结构图类图文转换题,可以分四步:明对象→查要素→析关系→组答案。
第一步,明对象。看清题干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活动、计划、方案的主旨,同时明确题干的答题要求——需要考生从图表信息中提取什么要素,围绕什么重点来阐述,以及语言特点要求、字数要求等。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第二步,查要素。流程图一般由方框、文字、连接线(箭头)、旁批文字等组成。方框中的文字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图的重要环节和必不可少的要素,表述时不可遗漏。连接线(箭头)往往描述事件的发展趋势、流转方向、动作行为的步骤,表示整件事情进程的方向。读图时需要厘清各环节间的关系及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最后还要注意横线或箭头上的旁批文字。
第二步,查要素。流程图一般由方框、文字、连接线(箭头)、旁批文字等组成。方框中的文字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图的重要环节和必不可少的要素,表述时不可遗漏。连接线(箭头)往往描述事件的发展趋势、流转方向、动作行为的步骤,表示整件事情进程的方向。读图时需要厘清各环节间的关系及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最后还要注意横线或箭头上的旁批文字。
第三步,析关系。按照先总后分的原则,先分清主线,然后“顺藤摸瓜”,沿着各分支去梳理。注意读图时,要先确定总体中心词所处的位置,然后顺着连接线顺序展开,所以不一定是固定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而是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内在逻辑。
任务点三
03
任务点三 数据分析类图文转换
解读图表在信息类文本已经复习过,这里重点复习“数据分析类图表”转换。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统计表、饼状图、柱状图等。表文转换涉及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状图表文字转换等。数据分析类图文转换题在命题时主要有两种考查角度:内容概括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下结论或提建议。
命题角度一 内容概括

1.(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图文,完成题目。
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地理标志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标志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成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蓬勃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综合图文材料,从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简述“地理标志”的作用。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惠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多;②带动的产业产值高;③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④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概括图表内容,即对图表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概括表述,答题分三步: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图表题目、表头,明确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对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答案要以某个具体的对象为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以此要求考生去续写。
2.仔细阅读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
(1)观察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项目及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等。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是问题的所在,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答案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的“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3.表达准确
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或规律时,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准确表达。如表明增长趋势时,可用的词语有“增长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了……”等;表明下降趋势时,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等,注意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有“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所有”“约五成”等。
命题角度二 信息推断

2.近日,杭州11位疾控专家通过实验,对围桌共餐时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菜品的细菌数量进行了对比,结果令人震惊。下表是对比结果表,请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菜 名 餐后测试结果/cfu·g-1
使用公筷 不使用公筷
凉拌黄瓜 16 000 45 000
盐水虾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4 600 79 000
炒芦笋 30 530
咸菜八爪鱼 20 5 000
(1)请用一句话概括表中的主要对比结果。(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使用公筷”一组菜品的细菌总数均高于“使用公筷”的一组。
(2)针对上述结果,请结合该表,给出具体建议(不超过15个字),并说明提出此建议的理由(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建议:围桌共餐时,应使用公筷。
理由:使用公筷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进而降低交叉感染疾病的风险。
信息推断题要求根据图表中的内容,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隐含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做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整体阅读
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顾此失彼,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项目、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
2.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是我们进行推断的重要依据,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较大的比较项。
3.态度要鲜明
提建议、谈看法时,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不能脱离表格的实际内容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