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厦门一中《生物》初高中衔接课件:第一课 生物组织的成分 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厦门一中《生物》初高中衔接课件:第一课 生物组织的成分 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6 08: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生物组织的成分
【本节聚焦】
1.细胞中所含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如何知道?
2.构成生物组织的化合物有哪些?如何揭秘?
六大营养成分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种子
灰分
气体
燃烧
CO2,H2O,分子态氮、氮氧化物。
N、P、K、Ca 等矿质元素。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C、H、O、N、P、S、K、Ca、Mg
Fe、Mn、Zn、Cu、B、Mo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缺氮:植株矮小瘦弱,叶片颜色发黄
缺磷:植株特别矮小,叶色暗绿,叶片常出现紫红色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缺钾:茎秆软弱,易倒伏,且老叶先出现黄斑,随后叶尖和叶缘变成褐色,并逐渐焦枯;
缺硫:植株矮小,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失绿症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每100克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单位:克) 食物名称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牛肉 20.1 10.2 0.1
鸡肉 21.5 2.5 0.7
鱼虾类 17.6 0.8 0.2
豆制品 44.8 21.8 12.7
蔬菜类 2.6 0.4 2.0
米饭 6.7 0.7 77.9
薯类 1.8 0.2 29.5
面粉 10.5 1.6 73.0
表2-2 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克(g) NRV%
能量 2301千焦(kJ) 27%
蛋白质 6.7克(g) 11%
脂肪 34.7克(g) 58%
饱和脂肪 21.8克(g) 109%
碳水化合物 55.7克(g) 19%
钠 83毫克(mg) 4%
表2-3 某零食营养成分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糖类、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水
(一)实验原理
鉴定依据:一些化学试剂可以与特定的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利用这些颜色反应检测某种特定化合物的存在。
还原糖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非还原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
图1-2 多羟基醛和多羟基酮
斐林试剂可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与非还原糖不发生反应。
还原糖
脂肪
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橙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种化学键叫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生成紫色化合物。)
(二)实验材料
四大物质 淀粉 可溶性还原性糖 脂肪 蛋白质
含量多的 生物组织 禾谷类的 果实、种子 白色植物组织如苹果、梨(颜色浅易观察) 花生 蓖麻种子 大豆种子、牛奶、或鸡蛋清
表2-5 实验材料的选择
1. 选取实验材料
(二)实验材料
2.提取化学成分:
设法将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如, 榨果汁、磨豆浆等。
3.实验用具:试管、试管架、显微镜等
(三)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双缩脲试剂。
试剂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0.1g/mL NaOH溶液 0.05g/mL CuSO4溶液 0.1g/mL NaOH溶液 0.01g/mL
CuSO4溶液
鉴定物质 可溶性还原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水浴50~65℃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四)实验过程
组织样液2mL
呈现蓝色
新鲜配制的斐林试剂1mL
变成砖红色↓
50-60℃温水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四)实验过程
2.脂肪的鉴定
(四)实验过程
3.蛋白质的鉴定
振荡摇匀
双缩脲试剂
B液4滴
紫色
双缩脲试剂
A液1mL
待测组织样液2mL
无色
练习与应用
1.请设计实验验证某种元素如镁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提示:缺乏症方法)
2.请为“糖类是能源物质”提供证据,包括事实证据和实验证据。
3.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
4.将细胞内含有的各种物质配齐,并按照它们在细胞中的比例放在一个试管中,能构成一个生命系统吗?为什么?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