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新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新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4 19: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导入新课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会集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它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或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积累文言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难点:
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你了解孔子的智慧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知道孔子关于教育的哪些智慧?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智者、仁者----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思想宝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重要篇章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 侍 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尊敬对方或自谦称名读课文课文围绕谈“志”展开问“志”言“志”评“志”内容理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不要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知,了解。用,做闲居,平时翻译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的,就不敢在我面前说话了。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么你们采用什么措施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轻率急忙比( bì)等到正道,指是非准则微笑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指军队夹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翻译子路急忙回答道:"(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别国把战争强加给它,上天又在兵灾之后降给它饥荒之灾,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使人民个个都有勇气,并且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又问):"求,你怎么样?"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
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志:性格:侧重强国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圆,纵横或者动词,治理。比( bì)等到使动用法,使……足。至于等待翻译(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让这个国家的百姓富足。至于如何搞好礼乐只能等待贤人君子来干。"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求)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志:性格:侧重富民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或者穿礼服戴礼帽
名作动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诸侯相见曰会;
诸侯同见天子曰同。翻译孔子又问西华):"赤,你的志向如何?"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够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愿意学着做好某件事。不论是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论是诸候会盟、朝见天子的事,我希望能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作赞礼和司仪的人。"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赤)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 子路:
 侧重强国
冉有:
 侧重富民
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 志向虽各有侧重,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同“稀”铿的一声起放下通“暮”何妨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风,动词,吹风。翻译“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点)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图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长叹的样子罢了用赞同谦让落在后面同“欤:翻译孔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赞成曾晢的志向啊!"
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晢留在后面。曾晢说:"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罢了。"
曾晢说:"老师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他出语不谦让,所以我要笑他。难道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有自己的宗庙,有同别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家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为诸侯做小事,那谁能为诸侯做大事呢? 孔 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仲由)(点)(求)(赤)哂与赞惜礼¤为何“哂”由赞赏坦率发言,
委婉批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为何“与”点?三 还是在讲﹁治国﹂ 二 不想做官,逍遥生活一 太平盛世的缩影以礼治国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其实现在孔子看来,就是礼治。 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孔子主张礼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述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罚不中,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已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为推行自己的礼治,而周游列国,而授徒讲学。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理想。
这种理想,在21世纪的人们心中依然激荡起轰然巨响------
课堂小结:延伸练习 孔子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
  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
  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一、请为孔子写一段颁奖词二、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悟?请写一篇文章。三、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孔老夫子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到今年早些时候,全球已有孔子学院数百所。请就此简评。
孔子学院标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一词多义
如果至于或者
或者知识归纳(1)如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2)尔你们…的样子,相当于“然”。…的样子,相当于“然”。你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何伤乎(3)乎比在和、跟到、在语气词 表反问“呢”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
5、以俟君子(4)以介词 因为动词 认为动词 做 、用介词 用 连词 而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1)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弹奏跟在后面吹风,乘凉(二)词类活用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正道,是非标准。译成“为人的道理”。小的事情,大的事情(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子路率尔而对曰
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回答使……富足(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则何以哉
4、何伤乎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
5、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2)状语后置句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6、以吾一日长乎尔译文:用军队来请略它,接下来有饥荒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其)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3)省略句2、毋吾以也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千乘(chéng)之国 因之以饥馑(jǐn) B.以俟(sì)君子  风乎舞雩(yú) C.端章甫(fǔ)  愿为小相(xiàng)焉 D.夫子喟(kuì)然而叹曰         巩固练习Ashèng夫子何哂(shěn)由也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求则非邦也与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欤 暮稀3.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一项是( ) 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三子者出,曾皙后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布制礼帽,用作动词:戴着礼帽。吹风,乘凉跟在后面D4.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 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 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 或者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活用情况的一项( )
A.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 鼓瑟希,铿尔
C. 三子者出,曾皙后 D. 加之以师旅
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 )
A .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C . 夫子何哂由也
D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DC7、选出对孔子弟子述志时的语言和 神态动作所表现出性格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子路:“率尔对曰”表现其坦率莽撞
B .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表现其谦虚谨 慎
C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表现其沉稳自知
D .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坐”表现其清高闲散D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