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
语
文
题
号
四
书写与卷面
总分
等级评价
得分
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
答题规范,卷面整洁不扣分。否则,将酌情扣分,
书写与卷面扣分最多不得超10分。
一、积累·梳理(10分)
1.下面是小凯整理的一份易错字词卡,请根据提示,完善空缺处的内容。(3分)
【音形义间找关联】“轮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
(1)
两种:①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②(事情)的概况。
▲
(1)“月光洒在湖面上,远山的轮廓在波光中若隐若现,像
(填序号)
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句中“轮廓”的意思应是:▲
(2)“廓”字由“广”和“郭”组成,其中“郭”提供了“廓”
(2)
的读音线索。“廓”应读作“
【同音异形找区别】“蒙(16g)”与“朦胧”读音相同,意
思不同。前者侧重形容客观事物的模糊状态,后者侧重形容人
(3)
的主观视觉模糊。
(3)“我睡眼蒙(1óg)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
月亮真的刚升起来”,句中16g”字应写作:▲
2.
下面是同学制作的古诗文积累卡和座右铭卡,请完成空缺处的内容。(7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积累卡
(1)
▲
”,杜牧将对历史的咏叹和现实的思考紧密
托古
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杜牧《泊秦淮》)
讽今
(2)“▲,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借汉文帝和贾谊晤谈之事,
暗讽晚唐皇帝求贤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
(李商隐《贾生》)
(3)青年杜甫“▲,一览众山小”,彰显了其不畏艰难、勇于
登高
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杜甫《望岳》)
抒怀
(4)“
▲
”的登山感想,可见青年王安石昂扬向
上的精神状态。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七年级语文第一页(共八页)
可
0000000
座右铭卡
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陆游《游山西村》
诗句大意:山重峦叠嶂,水迁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
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作为座右铭的理由: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
深刘揭示。我想用这两句诗滋励自己:(5)▲
二、实践·运用(7分)
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3.小涛计划以“‘小’行‘大’孝”为主题设计一期电子板报。下面是他为板报
拟写的卷首语,请结合右下角配图,帮他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2分)
的卷首语: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的古字,上部是
会下部是小心翼翼、屈膝承托着老人的子女(晚辈);该字字形蕴含了血脉深情。
孝亲敬老,无需惊天动地,日常小行亦能见
宁深情,为父母整理衣物、陪长辈漫步闲聊等小行,
孝
皆是深情厚意。本期板报,邀您共读小行大孝的
xiao)
温情故事。
4.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孝”的古典论述,大家对此展开了如下讨论,请你
参与并发表自已的意见。(2分)
①
①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②
亲有过,谏(规劝)使更。恬(恬静,平和)吾色,柔吾声。(《弟子规》)
小凯:我对第①句话的理解是:儿女与父母相处得不好,就不配做人;不
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不配为人子。这句话特别强调孝顺要维护亲情和谐。
小婉:在现代社会,第②句所传达的孝道内涵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
提醒人们:(1)
小雯:说得非常好。我从第②句话中学到:(2)
▲
小丽:综合以上两句论述,“孝顺”既要维护家庭和谐,又要尊崇道义。
七年级语文第二页(共八页)
0000000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梳理(10 分)
1.(3 分)(1)① (2)kuò (3)眬
2.(7 分)
【评分说明】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可怜夜半虚前夕
(3)会当凌绝顶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5)面对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只要坚持下去往往会迎来转机。
二、实践·运用(7分)
3.(2 分)能以偏正短语的形式补充空缺即可得分。
示例:身形佝偻却神态安详的老人 (弯腰驼背却神态自若的老人、身体瘦弱
却神态安然的老人)
4.(2 分)
(1)(1 分) 要尊重和关爱父母,理解其需求和感受,尽自所能去照顾和陪伴
他们。(意思对即可)
(2)(1 分) 当长辈有过失时,我们不能“愚孝”,一定要委婉提醒或劝谏,通
过耐心的沟通帮其改正错误。
5.(3 分)
(1)(1 分)孝亲敬老代代传承,永不停歇。
(2)(1 分)A 句内容偏离了“推荐孝亲敬老图片”“介绍图片内容”的中心
话题,应该删去。
(3)(1 分)去掉“不同情状”或“姿态各异”
三、阅读·理解(38 分)
(一)
6.(6 分)
(1) A.(1 分)两人立场不同
B.(1 分)保尔以献身革命为理想,选择了克制个人情感。
C.(2 分)在保尔的帮助和影响下,达雅迅速成长并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
达雅在保尔瘫痪后仍不离不弃,支持其文学创作。保尔与达雅的双向奔赴,成就了
彼此不平凡的人生。
(2)(2 分)(两个转变,每个 1 分)
【示例】我从这三段情感经历中看到了保尔的成长:他从追求个人情感转变为
以革命事业为先;从不能平衡革命理想与个人情感的关系转变到能使二者相融,与
妻子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7.(4 分)(1)少 (2)③ (3)山的北面 (4)④
8.(4 分)
(1)(1 分)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
(2)(1 分)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2 分)余 种 兰 数 十 盆 / 三 春 告 莫 / 皆 有 憔 悴 思 归 之 色 。
9.(4 分)
示例:【甲】文借描写和赞美莲花的高洁形象、美好品质,表明了洁身自好的生活
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视和厌恶。【乙】文通过描述兰花盆栽失败、回归山野
复荣的经历,揭示了万物皆有本性的道理,表达了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哲理思考。
【参考译文】我种了几十盆兰花,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都显出萎靡凋零、仿
佛思念故乡的样子。因而将它们移植到假山石之间,在山的北面,石头的空隙中,
既能够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对着我的堂屋,观赏起来也没有碍眼之处。
第二年,忽然生发出数十枚新枝,挺拔直上,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又一年,长
得更加茂盛。由此我体悟到: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于是就写诗赠送给兰花,诗曰: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④,不如留与伴烟霞。”
(三)
10.(11 分)
(1)(2 分)
【评分说明】答出“南迁”“苏区革命”即可得满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得 1 分。
示例:赣南客家人南迁、苏区革命的历史、烈士牺牲等往事
(2)(6 分)
【评分说明】能结合语境大致说出“红”的语境义即可,只要学生的理解贴近文本,
即可得分。
A.示例:“鲜红欲滴”化静为动,突出映山红花色彩浓烈、生机四溢的特点,
蕴含着欣赏与赞叹之情:惊艳作者的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是其生在崖壁,却不甘
黯淡的蓬勃活力。
B.示例:“红浪翻滚”形象勾画出了大片大片的映山红在风里自由舞动的画面,
其气势如海浪翻滚般壮观。这一大片“红色”,展现了野生生命不受束缚的奔放之
美,为后文以花喻人,借花赞颂赣南人的精神品质做铺垫。
C.示例:“更红更艳”是人们情感投射的结果,这里的“红”已经超越了花朵
本身的颜色,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象征了烈士的牺牲精神,它凝聚着人们对革命
先烈的无限怀念和崇高敬意。
(3)(3 分)
【评分说明】答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视”,得 1 分;答出“对革命先烈的追
思,对历史的缅怀”或“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即可得 2 分。
答题要点:看花,能联想到“春色满目”,源于对映山红率性绽放的赣南春天
留有深刻印象,可见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视;看花,能联想到“新中国艰苦卓
绝的来时路”,发于作者对为建立新中国付出巨大牺牲的赣南革命先烈的追思与敬
意,可见其对革命历史的缅怀;在家亲自养护野生映山红的举动,能投射出作者铭
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态度:在当下的生活中,映山红精神可能转化为激励其心
怀敬仰、奋力前行的能量。
11.(9 分)
(1)(3 分)
A.面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优厚待遇的诱惑,叶培建继续从事卫星研制工作。
B.我国首颗传输型遥感卫星发射
C.收到卫星运行紊乱报告的危急关头,叶培建带领团队冷静地排除了问题
(2)(6 分)
【评分说明】结合材料内容,从多角度提炼科学精神 4 分(至少能从 4 各方面
表述);运用修辞 1 分;语言表达适合情境 1 分。
答题要点:叶培建院士是从新四军家庭走出的“追星人”,他用一生诠释了何
为科学报国——“实验室灯光永远最后熄灭”,诠释了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勤勉精神;
“40 万年薪换不走航天心”的抉择,彰显了科学家报效祖国的赤子精神;0.1 毫米
误差也不放过的苛求,彰显了科学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攻克 20 多项关键技术、
修改 37 稿方案的拼搏,诠释了科学家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卫星时空时“天大的
担子也要担起来”的行动,彰显了科学家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核心技术是要不
来、买不来的”的深刻认知,彰显了科学家潜心钻研、自主创新的精神追求。叶培
建院士不仅是探索宇宙的追梦人,更是引领后来者的点灯人。让我们向新时代最闪
亮的“人民科学家”致敬!
四、写作·表达(35 分)
12.公共说明:1.漏写题目扣 1 分。2.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2
分。3.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400 字,降一等。4.整篇抄试卷阅
读语段者只给 5 分。
一类卷(30—35 分)
基本要求: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语言顺畅、
没有语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①具备基本条件但无突出特色的,评一类下(30 分);
②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
具备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33-34 分);
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中(31-32 分)。
二类卷(25—29 分)
基本要求: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①具备基本条件但无突出特色的,评二类基础分(25 分);
②立意、构思、语言三方面中每有一项表现较突出的可加 2 分。
三类卷(21—24 分)
基本要求:基本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较具体;语言尚通顺、语病不多;
条理尚清楚,能分段。
①具备基本条件但无突出特色的,评三类基础分(21-22 分);
②构思、语言方面尚有可取之处的酌情加 1-2 分。
四类卷(21 分以下)
基本特点:偏离题意、中心不明、内容空洞;语言不通、语病较多;条理不清。
以 18 分为基础分,书写工整、字数达标可酌情加 1-3 分;字迹过于潦草、篇幅过
短、有不健康思想、不文明语句的可酌情扣分。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散文的评分标准
一类卷(30-35 分)
(1)物与人情感的契合点(10-12 分):能够巧妙地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深层的
思想、情感或哲理,物与人情感的契合点自然、深刻,且在文章中得到突出展示。
(2)情感/思想的深度与独特性(8-10 分):情感表达不仅真挚,而且具有深度
和独特性,能够展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思想内容具有启发性,能
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语言运用(6-8 分):语言流畅,词汇丰富,修辞得当,能够有效地增强文
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结构安排(4-6 分):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段落过渡自然,物与人情感的
契合点在结构中得到恰当的强调和展开。
二类卷(25-29 分)
(1)物与人情感的契合点(7-9 分): 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思想或情感,但契合点
的展示不够自然或深刻。
(2)情感/思想的深度与独特性(5-7 分):情感表达较为真挚,但深度和独特性
不足,对生活的理解和见解较为一般。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不够深刻。
(3)语言运用(4-6 分):语言通顺,有一定的词汇量和修辞技巧,但可能不够
丰富或恰当。
(4)结构安排(3-5 分):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晰,但段落过渡可能不够自
然,物与人情感的契合点在结构中的强调不够。
三类卷(20-24 分)
(1)物与人情感的契合点(4-6 分):尝试通过事物表达思想或情感,但契合点
的展示生硬或不够明确。
(2)情感/思想的深度与独特性(3-5 分):情感表达不够真挚或明确,对生活的
理解和见解较为浅显。思想内容缺乏启发性,难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语言运用(2-4 分):语言基本通顺,但词汇量和修辞技巧有限,表达效果
一般。
(4)结构安排(2-4 分):结构不够完整,层次不够清晰,段落过渡生硬,物与
人情感的契合点在结构中的强调不足。
四类卷(20 分以下)
(1)物与人情感的契合点(0-3 分):未能通过事物有效表达思想或情感,或表
达完全脱离主题。
(2)情感/思想的深度与独特性(0-3 分): 情感虚假或思想模糊,无法引起读
者共鸣,对生活的理解和见解缺乏深度。
(3)语言运用(0-2 分):语言不通顺,词汇贫乏,缺乏修辞技巧,表达效果差。
(4)结构安排(0-2 分):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段落过渡不自然,物与人情
感的契合点未能在结构中得到有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