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1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1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05 12: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北京东城一模)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1~2题。
INCLUDEPICTURE
"../../../R491.tif"
\
MERGEFORMAT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解析:选C。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则②、④说法错误,即C项正确。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故D项正确。
(2014·厦门质检)读2001~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3~4题。
INCLUDEPICTURE
"../../../R492.tif"
\
MERGEFORMAT
3.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消费量持续增长
C.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D.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煤炭的消费量持续增长;生产量在某些年份大于消费量;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与消费量相同;目前我国煤炭的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4.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解析:选A。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过量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4·青岛质检)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INCLUDEPICTURE
"../../../R493.tif"
\
MERGEFORMAT
5.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产量
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该地输出产品多样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6.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解析:选D。山西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而在煤炭发电等工序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进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读图回答7~8题。
INCLUDEPICTURE
"../../../DL+5.tif"
\
MERGEFORMAT
7.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最主要的能源,在甲、乙、丙、丁四城市所在省(市、区)的探明蕴藏量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丙>甲>丁>乙
D.乙<丙<丁<甲
解析:选D。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最主要的能源为煤炭,根据图中经纬网、地形、河流、交通线等特征进行定位可知,甲城市在山西省,乙城市在西藏自治区,丙城市为重庆市,丁城市在黑龙江省。从探明煤炭储量来看,最多的是山西省,其次为黑龙江省,最少的为西藏自治区,据此可作出判断。
8.丙城市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发展地铁、轻轨 ②大力发展公交运输 ③多建方格状道路网 ④以天然气替代汽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若城市中只有方格状路网,对角方向的线路较长,不利于节能减排。
(2014·沈阳模拟)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9~10题。
INCLUDEPICTURE
"../../../R495.tif"
\
MERGEFORMAT
9.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②煤炭运力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要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
10.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解析:选A。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2014·湖北联考)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1~12题。
INCLUDEPICTURE
"../../../R496.tif"
\
MERGEFORMAT
省区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2
094.9
3.063

17
344.1
0.747

17
841.0
1.285

12
538.7
1.432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个省区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解析:选C。四个省区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
12.今后四个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解析:选D。从四个省区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看出,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应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综合题(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略图。
INCLUDEPICTURE
"../../../R497.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图中阴影区域为黄河金三角区域。
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三 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年产苹果700余万吨,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简述该区域苹果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2)“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请提出三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
(3)该区域大力发展炼铝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会加剧全球的__________效应。
答案:(1)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而肥沃,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降水、热量适中;日照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黄河及其支流为其提供灌溉水源。
(2)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电站,将电力输往其他地区;在本地建设耗能工业。(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大气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 温室
14.(2011·四川文综)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1)请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INCLUDEPICTURE
"../../../R498.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下图)。
INCLUDEPICTURE
"../../../R499.tif"
\
MERGEFORMAT
(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二,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的酸性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该气体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降落到河湖中,使河湖水酸化,故②为“酸化”,残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过人体呼吸系统危及人体健康。认真分析关联图,不难填出相应内容。(2)影响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主要从河口三角洲形状、河口风向、河流径流量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中信息,不难回答。(3)影响风能资源的因素主要从海陆间气压差、地面摩擦力等方面考虑。
答案:(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②酸化 ③呼吸
(2)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