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从东汉到隋朝的政权更迭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什么事件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事件:
材料一:李大钊:“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材料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选集》第4卷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找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谁?主要文章有哪些?
李大钊
第一人: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
经典语录:“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文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方式还有哪些?
(1)全国各地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宣传方式: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部分会员
觉悟社
新民学会
组织工会
工人补习学校
工人识字班
工人生活刊物
(2)知识分子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成立的条件:
材料: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1.识读《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和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材料: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1936年毛泽东会见斯诺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4)外部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观看视频《中共一大》,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中共一大的召开概况。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开幕,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召开概况: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于8月初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圆满落幕。
(2)会议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说说其意义,并分析陈独秀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确定党的名称
中 共一大和
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会议内容:
原因:思想贡献: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领导者;组织贡献: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者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对此,你有何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历史意义: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谈谈你怎么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理解:
材料2: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1: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找出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时间
地点
内容
历史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识读表格中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什么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领导:
中国共产党
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纲领: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新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新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发动人民群众:
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新在哪里?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说说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概况。
(1)领导机构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2)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概况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
港
大
罢
工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2.识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概况。
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拒绝下令复工,英勇就义。
结果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时间
1923年2月
口号
“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
意义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组织
京汉铁路总工会
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工人52人牺牲,350余人受伤。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3.识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认识:
“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1925年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郑州二七纪念塔
课堂小结
表现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全国工人运动
的高涨
背景
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
中共二大的召开
概况
教训: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敌人
条件
中共一大的召开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第一次工人罢工推行顶峰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出现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结合
工人阶级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1921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2024·四川自贡中考)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此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一变化有利于传播( )
A.启蒙思想 B.三民主义 C.民主共和 D.马克思主义
2.《新青年》第六卷第5号刊载了李大到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著作。表明李大钊是( )
A.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发起者 B.《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
C.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 D.近代新式教育的值导者
3.1920年夏,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北京、长沙、武汉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之一是( )
A.具备了广泛的阶级基础 B.五四运动的蓬勃发展
C.早期组织的广泛建立 D.工人刊物的陆续创办
D
C
当堂达标
C
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成为了五四运动的主力
5.陈独秀说:“最开始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确定了党的名称 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C.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 D.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6.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以下历史事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中共二大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
D
C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
(1)结合所学,用相关史实对上述画线部分加以说明。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六三运动时……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参加……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五四运动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号召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等。
(2)主要方式:发表文章、建立团体等。
(3)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