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23张PPT+视频) 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23张PPT+视频) 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5 10:20:08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你知道建军节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徽
导入新课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
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南昌起义的背景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背景1
背景:(1)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啦!中共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没有独立的领导权,没有独立领导的武装军队。
背景2
背景:(2)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开始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一、南昌起义
2.观看视频《南昌起义》,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南昌起义的概况。
一、南昌起义
2.观看视频《南昌起义》,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南昌起义的概况。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革命军损失严重
一、南昌起义
3.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南昌起义的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南昌起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7年8月7日
湖北·汉口
①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组织农民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分析了革命形势和革命性质,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
八七会议会址*汉口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2.观看视频《秋收起义》,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秋收起义的概况。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2.观看视频《秋收起义》,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秋收起义的概况。
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旗帜
结果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攻打浏阳等县城受挫,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工农革命军”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3.识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和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三湾改编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旧址
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内容:
意义:
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识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和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概况及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时间
领导人
地位
意义
1927年10月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5.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上井冈山?
1.八七会议:
问题探究:
材料一: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敌人力量薄弱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二: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井冈山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
材料三:井冈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经过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群众基础好;
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井冈山附近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
敌人弱、地势险、群众基础好、物资充足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6.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会师部队、部队改编和会师作用。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
材料:1927年10月,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会师后不久,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诞生。到1930年夏,全国已有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
时间:
1928年4月
会师部队:
部队改编:
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会师作用:
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三、工农武装割据
1.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坚持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三位一体
形成:
三、工农武装割据
2.识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古田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古田会议
时间、地点:
内容:
意义:
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1929年12月,福建上杭县古田
①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②选举毛泽东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会议奠基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30年1月,毛泽东在古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正确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形成
三、工农武装割据
3.识读《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1929-1932年)》,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状况。
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毛泽东朱德
中央
邓小平等左右江
徐向前
鄂豫皖
海陆丰
彭德怀等
湘鄂赣
王首道等
湘赣
方志敏闽浙赣
贺龙等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川陕
井冈山
(1)方志敏、贺龙、刘志丹、彭德怀、邓小平、徐向前等人也在各地领导起义和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2)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3)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
井冈山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工农武装割据
4.识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和内容。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1年11月
江西瑞金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国旗
材料: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中国苏区史》等
三、工农武装割据
5.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中国执行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俄国人的道路)
(2)这条道路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为什么?
行不通,不适合中国国情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三、工农武装割据
6.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井冈山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求是网:《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课堂小结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武装反抗
转向农村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武装
力量
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革命
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
建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2024·黑龙江龙东中考)1927年8月1日,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该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2.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就摒弃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选票里面出政权”的议会道路的理念,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十月革命道路。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八七会议 D.秋收起义
3.(2024·吉林长春中考)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灯塔”,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
A.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B.始创人民军队
C.开辟正确革命道路 D.发动秋收起义
C
C
当堂达标
C
4.秋收起义遭受严重挫折后,在进军途中的三湾,毛泽东对军队进行了改编。把原来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实行民主管理。三湾改编(  )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党的原则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提出“政权是枪杆中取得的”理论 D.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5.(2024·山东枣庄中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申了中国共产觉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6.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这一路线是指(  )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开展城市武装暴动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
D
B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城市的敌人势力较强大,工农革命军受到严重损失,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农村进军。
-----《毛泽东传》
(1)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一,分析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井冈山精神”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1)原因: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革命基础好,便于开展游击战争,群众觉悟高。
(2)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出发,艰苦奋斗的坚韧意志。
(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寓意:
一、是象征新中国在井冈山奠基;
二、是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
三、是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