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21张PPT+视频) 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21张PPT+视频) 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5 10:35:32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导入新课
《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这首歌反映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北方军民通过挖地道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游击战的场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军民在敌后战场千方百计地打击日寇。那么敌后战场是怎样开辟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走进本课学习,探究谜底吧!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相互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正面战场
国民政府正规军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域内阻击来犯日军的进攻,多为大兵团作战。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国民党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开辟的战场。
敌后战场
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八路军参战部队和战果,分析其重大意义。
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历史意义:
平型关地形
平型关遗址
国民党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范亭曾经著文写道:“谨按平型关战役,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军的士气。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
时间:
1937年9月
参战部队:
林彪指挥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战果:
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2.观看视频《台儿庄战役》,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台儿庄战役的开始时间、指挥者、所属会战、结果,分析其意义。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2.观看视频《台儿庄战役》,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台儿庄战役的开始时间、指挥者、所属会战和战果,分析其意义。
李宗仁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
李宗仁在台儿庄
1938年3月
开始时间:
李宗仁
指挥者:
徐州会战
所属会战:
歼敌1万余人
战果: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意义: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3.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武汉会战的概况。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战役
特点
结果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中国军队于10月有序撤出。
万家岭大捷等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中国军队在万家岭抵抗日军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4.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武汉会战的影响。
(2)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5个月战争中,他的军力伤亡了数十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军用资财,毁灭了数百架飞机和百余艘军舰,支出了数十万万元经费,这个消耗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毛泽东《论新阶段》
国民政府
“故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 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
——蒋介石
日本政府
为在昭和13(1938年)内解决事变而实施的攻占武汉作战,武汉是攻下了,但在政略方面并未得到预期效果。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多月,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武汉会战之教训》
5.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正面战场的其他抗战史实还有哪些?
(2)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英国《每日电讯报》称:“际此远东阴霾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溃败前夕一次回光返照式的挣扎,虽然,日军达成全部的作战目标,但是,日军兵力比战役前更加分散,为敌后活动创造了更大空间。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
(1)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3)1944年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河南、湖北等省大片土地。
1.观察《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敌后战场是如何开辟的?有何意义?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在哪儿?
(2)意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1)开辟: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3)敌后战场指挥中枢: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开辟敌后战场:
2.观看视频《百团大战》,识读人物图并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百团大战的时间、作战区域与部队、战果。
百团大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时间
地区
部队
领导人
战果
彭德怀在前线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彭德怀
华北地区
八路军100多个团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敌方交通线近2000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百团大战:
3.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百团大战的影响。
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提到百团大战时说:“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日方从未想到中共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这次战役,使我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声誉大增。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节选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彭德怀自传》
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影响:
4.识读图文资料,结合教材知识,说出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的史实,指出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
③敌后军民进行艰苦的反“扫荡”作战,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疲于奔命。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地道战》
①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先后取得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的胜利。
②左权将军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狼牙山五壮士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1)史实:
(2)地位: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材料:中国共产党 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对日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
——《抗日战争的胜利》
1.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日本对华政策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改用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2)中国各阶层态度:
三、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对华政策变化:
①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②国民党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进行坚决回击,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并重建新四军军部。蔣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表示今后不再“剿共”。皖南事变的政治解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三、全民族坚持抗战
全民族坚持抗战的表现:
青年
妇女
工人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文艺届
台湾人民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回国参战。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七七事变后,大批爱国台胞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台湾人民通过举行反战暴动、开展游击斗争、抵制奴化教育等方式打击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政策。
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列举史实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1: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材料2:1942年1月,由中、美、英、苏领衔,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对比,加快了战争胜利的进程。
——摘编自新华网《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美、英、苏、中等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取得仁安羌战役胜利。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五 1944年敌后战场开始了局部反攻,1945年展开了全面反攻作战,中共抗日武装是中国反攻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胡德坤《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六 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始终打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20%。中国的持久抗战有力地制约了日本北进战略、南进战略、西进战略、结盟战略的展开,有效地支援了苏美英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摘编自胡德坤《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四: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会后发表了《开罗宣言》《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各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新华同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文荣说:“开罗会议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评论:<开罗宣言>是“镇妖石”日需彻底反思》
(4)开罗会议发表 《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5)敌后战场牵制抗击了侵华日军50%以上,从1943年起开始转入反攻。
(6)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
课堂小结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敌后战场的抗战
武汉会战: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黄土岭伏击战等
全民族坚持抗战
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反“扫荡”作战: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部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指挥中枢: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长沙第三次会战: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重建新四军军部
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发表 《开罗宣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1937年9月26日,八路军旅长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是指(  )
A.黄海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2024·山东枣庄中考)在音乐社团为抗日歌词配曲活动中,老师呈现了词作家田汉1938年写的一首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歌词描写的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战 D.百团大战
3.(2024·黑龙江龙东中考)这场战役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这场战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B
C
当堂达标
C
4.表中的史实反映了(  )
A.全民族抗战 B.正面战场抗战 C.敌后战场抗战 D.抗战取得胜利
5.(2024·江苏扬州中考)1940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封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6.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军2/3以上的兵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人数超过了太平洋战场和亚洲其他战场日军投降人数的总和。这些史实说明,抗日战争的中国战场(  )
A.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B.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要前提
C.以地道战和地雷战为主要方式 D.是世界反法西所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A
D
D
张自忠将军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英勇抗战,血洒疆场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支援前线士兵作战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马本斋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军入侵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路军取得这次胜利,并不在于其精锐武器,而是完全由于军队靠政治工作的运用,与民众密切联合。每一个士兵都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和入侵中国的野心,脑中早已存在对日本非打倒不可的观念……八路军不分阶级,总司令也罢,勤务兵也罢,除了职务的区别外,平时一块娱乐,一块谈天,物质方面,完全是平等待遇。
——平型关战役后《申报》记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
材料二 ……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三 国民党……拥有200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
——郭绪印《评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年的哪次战役中?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对日作战的区域与方式上有何不同。
(1)坚定的抗战信念;官兵平等;密切联系群众等。
(2)1938年。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作战区域上,国民党是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是敌后战场作战;作战方式上,国民党只依靠政府和军队,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