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旅游资源评价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旅游资源评价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04 22:21:09

文档简介

3.2 旅游资源评价 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
首先讲授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条件,在讲授每个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都穿插相关图片及贴切的案例材料,便于学生理解。然后用两个典型区域的材料即一个较发达区域与一个较落后区域进行对比,让同学们总结出规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验学习的实用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2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根据某地区旅游资源种类、分布的资料,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学情分析
在学生学习过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的此基础上,来学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理论性较强,所以通过具体典型事例的分析,总结出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重点难点
【重点】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难点】根据资料,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5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1、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用不同名胜景观图片展示旅游资源的美感特征。
2、设置疑问,让学生回答
活动2【讲授】2、地理位置与交通 
通过安徽天柱山图文事例展示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并以简图展示
让同学们看图,思考天柱山游人稀少的原因,理解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影响
活动3【讲授】3、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最优吸引半径等概念的讲解;通过到庐山游客的来源地实例分析
活动4【讲授】4、基础设施
展示图片:庐山景观图片,思考:
庐山山顶上游客众多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读图,讨论并回答
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
息的能力
活动5【讲授】5、环境承载能力
图文材料对比:庐山与华山承载能力
学生读图,思考
典型材料对比更易理解
活动6【练习】典例分析
图文展示:1、云南竹楼图例;2、福建武夷山图文材料
讨论并回答:两个不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进行对比分析,易于理解
课件59张PPT。3.2 旅游资源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建设活动。假设你是某地旅游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当地要发展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这就需要你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请问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评价呢?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3、客源市场条件
4、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
5、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评价内容
(5个方面)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3个方面)
⑴、资源的质量──即旅游资源的价值
⑵、资源的集群状况——是否能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
⑶、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是否有特征相似的景点(1)、资源的质量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非凡性 ──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①美学价值 —— 主指自然景观 ——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人文景观也具有美学价值,如建筑物的结构美、色彩美、质感美等,但相对于自然景观来说,其在旅游资源价值中的地位要低得多 形象美色彩美香格里拉动态美朦胧美②科学价值 —— 主指自然景观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讨论说明下列风景名胜区分别具有什么科学价值?路南石林桂林山水举例路南石林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科学价值黄山东非大裂谷北欧峡湾广东丹霞山 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如古建筑群、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人类活动遗迹和旧址等)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如:乐山大佛、埃及金字塔、希腊巴特农神庙、敦煌莫高窟;西安秦兵马俑……

③历史文化价值 —— 主指人文景观胡夫金字塔敦煌石窟 希腊巴特农神庙泰山石刻(摩岩石刻)资源价值——历史文化价值back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思维启迪一: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中的景点比较,哪一种旅游价值大? 有些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独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 河北沧州铁狮子(2)、资源的集群状况 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黄山四绝—奇松黄山四绝—云海黄山四绝—怪石黄山四绝—温泉 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 北京雍和宫课堂探究一、北京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为什么却游客稀少? 北京雍和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很高,但因北京有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更吸引游人的旅游资源,所以相对来说,雍和宫的游览价值有所下降。(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游览价值大 资源的集群状况:类型丰富,搭配协调,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景观的地域组合:与临近的景点不雷同,质量上略胜一筹。区分:资源的集群状况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旅游资源质量高
景点集群
搭配协调
游览价值大
开发条件好资源质量结论: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越高,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就越高吗?思维启迪二:天柱山风光天柱山 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但游客稀少,为什么?天柱山 黄山地理位置与交通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优越,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反,如果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既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又使来往路程耗时过多,前往旅游的人就少。2、地理位置与交通通达度地





通优越的位
置、方便
的交通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游客
“进得来、
出得去、
散得开”路途费用
过多,时
间过长,
出入不畅游客
数量多游人
稀少开发
价值大开发
价值小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再高,也不具有开发价值。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即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因而,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位于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3、客源市场条件(1)市场距离:(或经济距离)
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经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市场.(2)、最优吸引半径12.69.28.63.67.114.93.85.95.84.24.17.512.72004年庐山游客客源分析(%)案例1、到庐山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本省其它区、江苏、上海和浙江等省)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2、来自北京的游客多于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邻省 经济发达地区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课堂探究: 2、庐山山顶上游客众多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点拨:结合图文了解到庐山每年夏季有大量游客来山上避暑,原因与庐山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有很大关系。4、基础设施条件 基


施完善
先进不完善
落后服务
质量高服务
质量低游客
增加游客
稀少有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不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公共设施: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配套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5、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环境承载能力影响旅游活动的规模周庄黄金周周庄黄金周 华山以险要著称,旅游价值高,但山高路窄,水源缺乏,环境容量较小。山高路窄,水源缺乏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怎么来呢?吸引物是什么?哪的人来呢?怎么接待呢?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3、客源市场条件
4、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
5、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 小结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案例1: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有:
(2)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湖泊,雪山,石林,
傣族风情
优势:①自然人文景观兼备;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大;劣势:
②市场距离大;
③交通不便,通达 性差等
④地区接待能力差⑤环境容量小 案例2:观看“武夷山景区”图文材料,试对武夷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从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等两方面进行评价)
“武夷山景区”武夷山景区1 武夷山旅游景区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临近江西省;对外交通便捷,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已成为福建省内部对外旅游交通的中心。目前,武夷山开辟了20多条旅游航线,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城市都有通达武夷山的航班。铁路贯通景区,上海、南京、合肥、福建等城市都有铁路与武夷山相连。每日均有长途汽车发往全国各地。武夷山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的接待能力。武夷山景区2 武夷山年平均气温17.9℃,7月平均气温27 ℃左右,1月平均气温8℃左右,全年可游。武夷山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其中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以秀水、奇峰、幽谷等诸多美境享有盛誉。美学价值武夷山景区3 武夷山的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石,发育成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作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显著,在世界上享有“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等美誉。科学价值武夷山景区4 武夷山文化遗存丰富,包括公元前一世纪的汉城遗址,和宋代思想家朱熹学术活动的书院遗址等。此外,山上还有许多寺院、道观、亭台等古代建筑和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历史文化价值武夷山景区5 1999年,武夷山以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生物、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众多的文化遗存,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突出的非凡性武夷山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武夷山景区6 据统计,2004年武夷山共接待国内游客320.2万人次、港澳台地区游客8.56万人次、外国游客5.19万人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武夷山的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以新加坡、日本为主的亚洲。我国的北方、华中地区和欧美大洋洲的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前景广阔。解析:
①武夷山景区自然景观优美,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丹霞地貌和生物多样性)、历史文化价值(丰富的文化遗存),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好,游览价值高。
②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条件便利。
③武夷山的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国际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以新加坡、日本为主的亚洲,游客市场广阔。
④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力大。试对武夷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规律总结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较发达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条件较落后的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条件:不利条件: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3、客源市场条件
4、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
5、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3、客源市场条件
4、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
5、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