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04 21:56:09

文档简介

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源等有关知识。
2.理解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的形成和危害。
3.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4.认识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了解大气污染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独立收集信息,观测、调查一个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并用所学地理图表、地理数据等地理技能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分析。
2.尝试从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发现大气污染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3.用论文或者是图表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周围环境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2.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养成环境危机意识,形成正确的国情观,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3.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大气污染问题,通过大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的讲解,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观念。
4.增加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科学发展观思想、人地协调和谐发展的思想,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都对温室效应,酸雨,有过了解,霾是华北地区常见的大气污染现象,只是光化学烟雾有些陌生,但通过查阅资料可以认识。这一节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在以有的知训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保护环境的责任和意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和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控制大气污染源的相关措施、学生环保行为的培养。
4教学方法
多煤体展示,讲授法,探究合作法,练习反馈
5教学过程
5.1.1课前准备
把班级学生分成四组:酸雨资料收集组、光化学烟雾资料收集组、雾霾收集组、温室效应资料收集组,分别对概念、形成原因、危害、防治等课题收集资料。
5.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蓝天没了,谁之错?
多媒体展示CCTV走近雾霾的公益广告(1分钟)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究愿望。
活动2【讲授】大气污染,说一说
一大气污染概述(5分钟)
【提问】检查学生对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教师总结】(1)大气污染概念。
(2)大气污染物类型:
(3)大气污染源:一般而言,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大气污染有整体认识,然后用课本活动题让学生理解污染物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危机意识。
活动3【活动】酸雨雾霾,共商讨
二常见的大气污染(20分钟)
【探究活动】每个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陈述本组收集整理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成员评定.
【教师总结】分别对霾,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进行补充和讲解。对各小组发言进行点评,主要是对他们表达情况及对知识讲解的情况进行评价,并给每小组评分。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身经历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把常见的大气污染由学生来讲解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和分析。在课本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生活中常见霾的知识更能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4【活动】找回蓝天,我来做
【板书】三、大气污染防治(10分钟)
【提问】提问大气污染的防治有哪些措施?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合理着给小组加分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归纳总结主要的防治措施并从大气污染的发生过程分析,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是控制污染源。因此,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是关键。并且分为管理措施,技术措施,能源措施,绿化措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增加学习兴趣,加深对防治措施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活动5【练习】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