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24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 题: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课时: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动手动脑,设计制作出满足一定要求的气球动力小车,并向同伴展示。2.通过阅读本茨的故事,体会在工程实践中如何明确问题。3.初步了解工程实践的六个要素。4.通过阅读工程师的故事和设计制作气球动力小车,初步激发创新创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在读工程师的故事及自己的设计与制作中,体会将任务转化为问题是重要的一步。
教学难点 怎样设计制作,能让气球动力小车向前跑3米以上。
材料准备 分组材料:小车、吸管、橡皮筋、气球、剪刀、双面胶、打气筒等。
教师个性设计 教学建议及注意事项
模块1:工程师这样做——本茨制造世界上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的故事1.教师出示图片:蒸汽机汽车、内燃机汽车、现代汽车,简介汽车发展史。2.阅读资料或视频:本茨改进汽车。本茨(1844-1929),德国工程师,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1886年,本茨将内燃机和一个加速器安装在一辆马车上,制成一辆单气缸三轮汽车。本茨和他的合作伙伴戈特利布·戴姆勒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两人后来创立了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3.提问:本茨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制造出一辆什么样的车?在改进汽车的过程中,本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小结: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工程师首先要做的事。4.师生共同小结。预设:蒸汽机和内燃机都是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蒸汽机结构相对复杂,主要由锅炉、汽缸、活塞、减速机等组成;内燃机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气缸、气门、进气管、排气管等。{设计意图}了解本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内燃机安装到汽车上,同时引导学生在下面的工程实践中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教学建议:故事的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如图文故事、视频动画、纪录片片段等。除了本茨制造汽车的工程案例,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日常有没有改进物品进行设计制作的想法,激发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兴趣。
模块2:学做工程师——工程实践活动:设计并制作一辆气球动力小车一、工程实践的六个要素1.思考:工程师的工作要经历哪些过程?2.学生交流。预设: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3.教师总结工程实践的六个要素。二、明确问题1.教师演示:捏住吹足气的气球,松开手,气球飞了出去。2.布置任务:设计并制作一辆气球动力小车,并且小车能向前跑3米以上。教师强调:工程师在接到一个任务后,首先要明白的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明确有限制条件的任务。3.交流:要做的任务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预设:要做的任务: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一辆气球动力小车。要解决的问题:使用气球作动力,小车能向前跑3米以上。三、设计方案1.让学生提问,如:怎样摆放气球位置,小车才能向前跑?2.分组活动:研究气球出气口朝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的关系。教师引导:可以先动手试试,气球的出气口朝哪个方向合适?注意小车前进方向尽量空旷,不要撞到人;进行测试的地面,尽量选择光滑无障碍物的地面。3.各小组画出气球动力小车的设计图,并介绍自己的设计。预设:4.总结设计要素:前期研究及画图。四、检验作品1.讨论制作时的注意事项,如小组合作、注意安全、按照设计图等。2.教师出示测试记录表,介绍测试区域,提醒多测试几次,及时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注意:多测试几次,记录小车前进的距离。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小车跑得不够直,小车跑得不够快,小车跑得不够远……测试记录表测试次数小车前进的距离/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各小组制作气球动力小车。4.在指定区域进行测试,改进完善作品。测试改进后,小车跑得更直,小车跑得更快,小车跑得更远……五、发布成果1.交流:可以怎样展示本小组的作品?第一,可以让小车跑给大家看;第二,有条理地、简洁地说明制作过程。2.各小组展示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气球动力小车,教师及其他小组给予评价。3.回顾此活动中经历的六个要素。{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特别强调如何明确问题。 教学建议:◆除了本茨的故事,还可以结合《小小工程师》一课,启发学生思考工程活动过程。一年级学生说不完整也没有关系,大致了解即可。◆可以补充一些工程师工作的例子,让学生从中总结共性。◆可以利用第4单元已经做好的手动小车。◆发布成果阶段,可以开展小组比赛,让学生分析跑得较远的小车获胜的可能原因,课后继续改进自己的小车。注意事项:◆研究气球出气口朝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的关系时,小车前进方向尽量空旷,不要撞到人。注意进行测试的地面,尽量选择光滑无障碍物的地面。◆制作前,要叮嘱学生使用剪刀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