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6 11:57:14

文档简介

2025年 7月素质教育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4分)
在宋代,芍药花特别受欢迎,它的栽植与观摩盛况绝不亚于牡丹。据载,当时的山东密州、河南陈州等地都举办过芍药花会,一时间风① 全国,前来赏花的人② 。苏东坡在《玉盘盂》诗序有云:“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据说当时的芍药花会,聚花多达七千朵,繁密丰硕,令人震撼。
1.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糜 shuò B.麾 suò C.靡 shuò D.麽 suò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颠沛流离 B.姗姗来迟 C.轰轰烈烈 D.络绎不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4分)
中国山水画自唐代独立成科1000多年以来,大师辈出,犹如巨星闪耀于中国山水世界。至当代,山水画承载时代精神, 。在国画变革的潮流中,李可染的山水作品重新发现和肯定了山水画的价值。为变革中国画,他背上画具,徒步走向大自然。祖国的山水无时无刻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他穷极毕生都在为祖国的山川塑造形象,对山川物象背后时代精神的描绘也是信手拈来。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七年级语文第1页 (共8页 )
A.祖国的山水无时无刻都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B.祖国的山水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C.祖国的山水每时每刻不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D.祖国的山水每时每刻无法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4.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怎么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笔墨表达 B.才能把笔墨表达得更为丰富
C.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笔墨表达 D.是否能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笔墨表达
5.默写古诗文名句。(9分)
“ , ”表现了木兰身跨战马,翻山越岭,奔赴战场时的飒爽英姿;“ ,一览众山小”展现了杜甫登泰山绝顶时心怀天下、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落红不是无情物, ”体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 ”是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铮铮誓言;“ , ”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愤慨;“斯是陋室, ”是刘禹锡不为陋室所困,品行高洁的宣言。
6.名著阅读(5分)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下面所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与保尔相关的事件,哪一项最能印证这一观点 请做出选择并简要分析。
A.与瓦西里神父作对 B.和队员们筑路 C.对丽达产生误会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班要组织一次“孝亲敬老”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你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活动宣传]请完成海报设计。(4分)
①为宣传海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②你会选择什么内容的图片作为海报的配图 请说明理由。(2分)
(2)[活动实施]请在横线上补写活动内容。(至少要有一项孝亲的活动)(2分)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七年级语文第2页 (共8 页 )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4分)
赠 远
[唐]顾况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①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注释】①却来:归来。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描绘了诗人河边漫步、归来后窗下听春日莺啼这两幅画面。
B.首句“思”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远道”表明诗人与友人的空间距离甚远。
C.诗中“新莺”“春草”等意象富有生机,熔写景、抒情于一炉,以乐景衬托乐情。
D.整首诗朴实而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情感。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13分)
【甲】活板 沈括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钢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①;其盖穹隆②,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容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③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者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选自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
七年级语文第3页 (共8 页)
【注释】①倾樽:泛指酒器。②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③馀:同“余”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瞬息可就(靠近) B.用讫再火令药镕(烧)
C.合契若神(像) D.下有蟾蜍承之(代词,指铜丸)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外 有 八 龙 首 衔 铜 丸 下 有 蟾 蜍 承 之
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观者莫不服其奇丽。
13.为了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甲、乙两文均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仿照示例,再找一处加以分析。(4分)
示例:“薄如钱唇”一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活字字模薄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13分)
深海是很好玩的
霍思伊
他是一位有170多万粉丝的视频博主,致力于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传播海洋科学知识,他曾在82岁高龄3次下潜到1400多米的深海,以无穷的好奇心探索海洋的秘密。他是终身学习的典范,60岁之后依然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汪品先今年87岁。他2021年入驻视频网站,在中国古海洋学奠基人等身份之外,又多了一个出圈的标签:科普老顽童。“深海是很好玩的。”[1]每当汪品先这样开始他的讲话时,两侧嘴角就向上弯起一个大大的弧度,他总是手舞足蹈,语调高昂,节奏轻快。网友们都亲昵地叫他“老顽童汪爷爷”。[批注1:手舞足蹈、语调高昂,体现了汪品先的热情和活力,使得他的科普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
时间是汪品先的朋友,也是他的敌人。他每天骑着单车往返于家与办公室之间,早上七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一直工作到半夜12点。他不用手机,他对自己的每一分钟都有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几十年来,汪品先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座钟。
“离世俗很远、离世人很近”
“200米以下深海的美是世人看不见的,我有责任把它呈现给大家。”汪品先指出,科
七年级语文第 4 页 (共8 页 )
学家需要和社会对话。首先,科学研究的目标往往是社会认识不足的重大问题,要大声疾呼以唤起广泛注意。其次,透过科学家的眼睛能发现科学的有趣、可爱、美,值得与全世界分享。
汪品先认为科学最大的驱动力是好奇心。一次,他路过杭州湾大桥时,司机问他:江水为什么这会儿退潮 退潮之后,水去了哪里 “这个题目真好!”他拍着大腿嚷道,随即更新了一条视频:“退潮之后,海水去哪了 为什么钱塘江的涌潮更壮观 ”很快收获了百万级播放量。
在汪品先看来,科普要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发现问题。向更深层看,当前中国不缺科学家,缺的是科学家精神和创新的文化土壤。于是,2021年,他于耄耋之年主动在同济大学开设公开课《科学与文化》。每次教室里都坐满几百人,课后经常有学生追到他的办公室提问交流。
好友焦念志教授说,汪品先“离世俗很远、离世人很近”“他不在意人情世故,敢说敢做,一心只做自己的深海研究。专家叫他先生,学生叫他老师,孩子叫他爷爷,粉丝叫他汪院士,各层次的人都愿意和他交流。”
“海水是通的”
“中国的大洋钻探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学起的。”同济大学翦知潜院长形容。在他看来,在白纸上写下第一笔的人,就是汪品先。
在汪品先的努力下,1999年2 月12日,ODP184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起航,缓缓驶向中国南海。这艘“世界上最高效的船”共取上来5000 多米深海岩芯,获得了3 200 万年以来南海演化和气候变迁的历史,使中国的海洋地质学进入新的阶段。
对汪品先来说,真正的学术青春刚刚开始:在全世界最好的船上,全世界最有本事的海洋科学家每天待在一起,交流的只有科学。“这种高质量的交流和高效的合作,才是现代科学。”
汪品先相信,海洋科学比别的科学更加全球化,因为“海水是通的”。
“踩下一个脚印”
南海大洋钻探的经验,让汪品先在60岁后提出了两个假说:气候变化“低纬驱动说”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二者都挑战了国际主流观点,后者更具颠覆性。
宽阔的学术背景和严谨的思维,是汪品先能够“标新立异”的底气。近几年,汪品先的目光从海洋扩展到了更大的空间。他提出,深海研究的出路和价值,在于整个地球系统。
七年级语文第5页 (共8 页 )
深海,正是进入地球内部的入口。
直到现在,这依然是一个很新的方向。汪品先每天仍坚持阅读大量前沿文献,攒了上千份笔记,我要“回到地球系统科学上”,“把很多系统的东西嚼烂了,连起来。”科学的东西要颠覆不是几年、几十年,是一个长期过程,我是来不及了,但至少先把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在自己走之前[2]“踩下一个脚印”。[批注2: ]
踩下一个脚印,让后人沿着道路,走下坚实的步伐,这是汪品先毕生的心愿。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4.选文遗漏了以下文字,你推测应该放在文章的()部分。(2分)
1978年第一次出国时,汪品先就听说了大洋钻探,他很快意识到,这就是“深海研究的最前沿”。1992年,汪品先当选院士的第二年重返曾访学的德国,只做了一件事:说服德国和中国合作考察深海。
A.“离世俗很远、离世人很近” B.“海水是通的” C.“踩下一个脚印”
15.作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细读文章,理解“踩下一个脚印”的含义,完成批注2。(3分)
16.根据单元提示,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你认为合适吗 请写出理由。(3分)
第一单元 历史的星空,因为有众多杰出人物而更加光辉灿烂。他们中有矢志报国的“两弹”元勋,有英勇无畏的民主战士,有才略非凡的英雄豪杰,还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学巨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操、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17.请在汪品先科普视频下的评论区跟帖,表达你对汪老的情感。要求:①情感抒发要有内容,有凭据;②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③50字左右。(5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 题。(12分)
碧血山丹
张贵
①我随同老区慰问团回到了阔别30余载的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翠泉村。一踏入山乡,我的心就如同缭绕在峰头的白云,情缠意牵。那幽谷深涧一股股清澈的小溪,犹如追逐嬉戏的儿童,发出爽朗的笑声。坡梁上、沟谷底、山腰间的杂草丛中,山花竞相开放。草丛中冒出一团团抖动的火苗————那不是山丹花吗
②一进杨大娘家,就见那争芳斗艳的山丹花,像堆燃得正旺的火焰,耀眼夺目。我环
七年级语文第6 页 (共8页)
顾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院落,满怀深情地叫了声:“大娘!”大娘忙走出门来,惊喜得又像当年一样答道:“噢,是珊丹姑娘回来啦!”其实,我已是50多岁的人了,可大娘习惯把我称作“姑娘”,正如大娘永远像我母亲一样。我抢前几步,一头扑入她的怀里,40 年前的战火硝烟就滚在了眼前:
③那是1944年春,我16岁,在连队担任卫生员,在这里已度过三个春天。当时救护所就设在杨大娘的西屋。杨大伯是支前小队长,他带领乡亲们为部队运送弹药,转移伤员,接济军饷,传送信件,踏遍千里青山。大娘是我救护伤病员的得力助手,常常几天几夜不合眼守护在床前,她熬红了眼睛,消瘦了身体,却从不喊累。伤病员们最爱吃她做的香喷喷的小米饭炒山药丝。当一个个伤病员恢复了健康,打起背包重返前线时,大娘总要一个一个地送出村外,凝视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④一天上午,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有情况!”杨大伯话声一落,飞身跃出窑洞,操起了担架直奔阵地。两架敌机在山野的阵地上轮番俯冲扫射,随后一队鬼子也蹿进了山里,阵地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一场恶战开始了。
⑤当我刚跳出隐蔽壕时,头顶又传来了敌机刺耳的呼啸声。“珊丹,快,快卧倒!”随着喊声,杨大伯那壮实的身躯挡住我,随即一颗炸弹在我身旁爆炸,那撼天裂地的轰响几乎把我震聋了。我从大伯身下爬起,大伯却昏迷在血泊中。“大伯,大伯……”我大声呼叫着,只见他脸色苍白,慢慢睁开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微弱地对我说:“快救伤员去!”我忙查看他的伤情,为他包扎抢救。
⑥太阳落山时,敌人溃败而逃,战斗胜利结束。同志们从阵地上归来,老连长还没顾扑扑衣服上的尘土就直奔救护所:“老杨怎么样 ”我哽咽着:“大伯是为了掩护我才受了伤……”我再也说不下去了。那天晚上,月亮也变成了有情的人儿,皎洁的银辉洒满大地。我们抬着担架大步流星地穿过白天激战过的阵地,沿崎岖的盘山小路疾速赶到团部卫生队。由于伤势过重,大伯停止了呼吸。
⑧抗战胜利后,我要随军南下,临别时大娘再三嘱咐,等解放了一定要回来看望这山丹。
七年级语文第7 页 (共8 页 )
⑨这些往事深深地沉在我的心底。后来,人民政府把大伯的坟墓迁进了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当年移植来的山丹,长得一年比一年旺,花开得一年比一年多。火红的山丹,你是我永恒的怀念!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由眼前的山丹花回忆起40年前的战争岁月,山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B.第②段末句以“滚”字引出下文,凸显了作者对战争岁月的记忆深刻。
C.第⑥段调动视觉感官写皎洁多情的月光,旨在烘托大青山的美丽怡人。
D.本文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都通过场面描写表现人物英雄气概。
19.首段中作者笔下的翠泉山乡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什么情感 请简要概括。(2分)
20.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设计朗读。((1)、(2)两题选其一完成即可)(3分)
语句 朗读·赏析
(1)一踏入山乡,我的心就如同缭绕在峰 头的白云,情缠意牵。 根据理解,为句子设计朗读的重音(一处 即可),请陈述你的设计和理由。
(2)大娘总要一个一个地送出村外,凝视 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根据理解,为句子设计朗读的语速(一处 即可),请陈述你的设计和理由。
21.本文与课文《井冈翠竹》一样,标题中的物象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简要分析“山丹”这一物象在本文反复出现的好处。(从行文结构或内在意蕴方面)(4分)
三、写作(50分)
22.花儿盛开是绽放,梦想实现是绽放,战胜自我是绽放……绽放,需要阳光和雨露;绽放,也需要努力与坚持。花朵不分大小,目标不论高低,绽放了,就是美丽的。
请以“美丽的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七年级语文第8页 (共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7月素质教育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2.D3.B4.C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会当凌绝顶化作春泥更护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惟吾德馨
6.B保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承受着伤病的煎熬,对共产主义信念愈加坚定。
7.(1)①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②示例:我会选择爱心在祖孙几代人间传递
的图片作为配图。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行为的榜样,这样的图片能引起不
同年龄层次的人对“孝亲敬老”的重视。
(2)活动一:走近父母,倾听父母心声。活动二:走进社区,服务老人。
二、(一)8.C
9.示例: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二)10.A
11.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
12.(1)每个韵部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叹服地动仪的神奇美丽。
13.示例一:“形似倾樽”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地动仪外形如酒器的特点。
示例二:“其盖穹隆,”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地动仪的盖子中间突出的特点。
示例三:“字平如砥”一句形象地说明了板上字模平整的特点。
(三)14.B
15.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汪品先对深海研究的贡献比作“踩下一个脚印”,
是希冀后人能沿着这条道路,在深海研究领域开拓出更广阔的视界。示例二:汪品先对中
国深海研究的成果无疑是巨大的,而他仅仅将这种成就比作“踩下一个脚印”,体现了汪老
谦虚朴实、伟大无私的性格品质。
16.示例一:我认为合适。因为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选取介绍了邓稼先、闻
一多等多位杰出人物的事迹,反映出他们的优秀品质。而本文的介绍对象汪品先是我国
优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深海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
七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共2页)
单元,我们能感受到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进而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
求。
示例二:我认为不合适。第一单元已经介绍了博学睿智的科学家邓稼先,并采用了小
标题的形式。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有重复之嫌。而且本单元的课文作者与介绍对
象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17.示例:耄耋之年致力于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传播海洋科学知识,您是可爱的科普老
顽童;几十年来您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座钟,您是认真的科研工作者;气候变化“低纬驱动
说”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两个假说引领深海科研方向,您是伟大的科学巨匠!
(四)18.C
19.翠泉山乡环境优美,充满生机。表达了“我”对翠泉山乡的赞美以及重访故地的激
动、喜悦之情。
20.示例一:(1)“缭绕”(或“情缠意牵”)应读重音,让人感受到“我”与翠泉村难以割舍
的情感。
示例二:(2)“一个一个”(或“久久不肯离去”)语速缓慢,在舒缓的朗读节奏中,强调杨
大娘对重返战场的战士的不舍、牵挂。
21.示例一:开篇点题,前两段描写了如火般的山丹花,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第
⑦段中,将火红的山丹花与杨大伯的精神建立起关联,照应文题;末段写山丹花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升华主题,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示例二:山丹花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山丹花是杨大伯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精神的象
征:山丹花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体现。
三、22.略
七年级语文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