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5 13:4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近代社会的影响
3.学习林则徐、关天培和三元里人民等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涵养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销烟
1.鸦片走私
(1)原因: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遭到中国自给自足的 的排斥,严重滞销。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2)目的:为改变中英贸易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 。
(3)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严重摧残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虎门销烟
(1)时间、地点、人物: 年6月3日至25日, 海滩,林则徐。
(2)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 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时间: 年6月—— 年8月。
2.进程
(1)第一阶段:英军封锁广东 →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到达天津大沽口→广州和英军谈判。
(2)第二阶段: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沙角炮台→非法强占香港岛→进攻虎门炮台( 战死)→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先后攻占厦门、定海(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皆力战殉国)、宁波→进犯长江门户吴淞( 力竭牺牲)→进攻 (海龄战死)→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3.败因
(1)政治:清朝 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经济落后。
(3)军事:刀、矛、弓箭和旧式的抬枪、火炮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地点: 年8月,南京。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内容
①通商:开放 、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地:割 给英国。
③赔款:赔偿英国 银元。
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其他条约:
(1)中英《 》:1843年签订,英国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 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
(2)中美《 》和中法《 》:1844年签订,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 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 。鸦片战争成为 的开端。
(2)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 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合作探究】
1.探究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导致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2.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3.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屈辱的、痛心的”
【当堂达标】
1.“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2024·山东临沂中考)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  )
A.缉拿烟贩 B.没收鸦片 C.虎门销烟 D.对英作战
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4.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
A.赔款2100万银元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美国享有英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美国兵船可自由出入中国通商口岸;美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中国变更税例,需与美国领事商议;扩大领事裁判权。材料内容出自(  )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南京条约》
6.联系后来的历史,自然会很清楚,南京条约是一座界标,使中外关系由“天朝”时代转入
了条约时代。最能说明“南京条约是一座界标”的是(  )
A.中国的外交被西方控制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技术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材料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的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摘编自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
材料三: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基于对鸦片危害的认识,林则徐在广东做出了怎样的爱国之举?
(2)据材料二分析,鸦片战争失败后,在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
【我的收获】
【自主学习】
一、1.小农经济 鸦片 白银 2.1839 虎门 外来侵略
二、1.1840 1842 2.珠江口 关天培 陈化成 镇江 3.封建专制
三、1.1842 第一个 广州 香港岛 2100万 2.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3.小农经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帝国主义 民族独立
【合作探究】
1.(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材料观点没有看清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
(2)从本质上看,英国发动战争是“蓄谋已久”的,英国推行殖民主义扩张政策,蓄意用武力打开积贫积弱的中国的大门,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1)内因:清政府腐朽落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不力。
(2)外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3.(1)五口通商: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2)割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3)赔款:开创赔款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4)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当堂达标】
1.A
2.C
3.B
4.B
5.A
6.D
7.(1)造成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响之银)。行动:查禁鸦片;主持虎门销烟。(或禁烟运动)
(2)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
(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