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1.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 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以及迅速垮台的原因。
3. 了解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局面及影响,理解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点难点】
重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且迅速垮台的原因;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帝制复辟
1.对内独裁统治: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和 ,颁布 ,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2.对外出卖国家利益: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 ”大部分内容。
3.复辟帝制:1915年底,袁世凯下令改中华民国为 ,年号“洪宪”,以 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二、护国战争
1.背景
(1) 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 与学生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2.爆发: 年底, 、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 北上讨袁。
3.结果: 年3月,袁世凯宣布取消 。护国战争结束。
三、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 分裂。
2.主要派系
(1)以 、曹锟为首的 军阀,控制着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2)以 为首的 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等省。
(3) 军阀 盘踞东北。
(4)云南、贵州被 军阀 所占。
(5)广东、广西被 军阀 所占
3.影响: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 的动乱之中。
【合作探究】
1.袁世凯能够复辟帝制的原因有哪些?
2.“二十一条”对中国的影响。
3.如何认识护国战争的影响?
【当堂达标】
1.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二次革命”,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
A.吴佩孚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张作霖
2.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是因为袁世凯( )
A.向慈禧告密 B.建立了北洋政府
C.制造了“宋案” D.企图恢复帝制
3.“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中国承认并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特殊权利……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上述内容出自( )
A.《警世钟》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4.1915年底,蔡锷起兵讨伐袁世凯,梁启超起草《云南致各省通电》。两人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以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军阀割据
5.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
A.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C.维新人士领导讨袁 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6.“战后,胜者控制政权、财权,扩充地盘,收编败军残部,于是小军阀就成为大军阀。前台打仗的,是各派大小军阀;后台牵线的,是各帝国主义;受尽灾难的,则是中国人民。”这说明军阀混战( )
A.有助于推动社会变革 B.阻碍民族独立的实现
C.加剧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一人称帝,天下骚然……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
(2)材料二中的“滇黔独立”指的是什么事件?它的发源地是哪里?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迅速失败?
【我的收获】
【自主学习】
一、1.国会 《中华民国约法》
2.二十一条
3.中华帝国 1916
二、1.孙中山 梁启超
2. 1915 蔡锷 护国军
3.1916 帝制
三、1.北洋军阀
2.冯国璋 直系 段祺瑞 皖系 奉系 张作霖 滇系 唐继尧 桂系 陆荣廷
3.帝国主义 军阀割据纷争
【合作探究】
1.(1)北洋政府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集团。
(2)袁世凯获得了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1)“二十一条”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3)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4)中国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中,与日本的矛盾日渐加剧。
(5)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等等。
3.(1)护国战争后,中国恢复了共和制,辛亥革命的成果得到巩固。
(2)护国战争并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转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
【当堂达标】
1.B
2.D
3.D
4.B
5.A
6.D
7.(1)赞成共和,反对专制。
(2)护国战争。云南。
(3)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护国战争的爆发;全国人民的反对;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