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5 13: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共三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和特点,认识黄埔军校创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理解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
难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年6月在广州举行,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
2.国民党一大
(1)召开: 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
(2)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 三大政策,这成为 的政治基础。
(3)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的正式建立, 由此开始。
3.黄埔军校
(1)创办: 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领导者: 兼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 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3)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 的建立和随后的 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开始北伐: 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2.目的:推翻 、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战况: 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 、贺胜桥。北伐军击溃 主力后,在江西歼灭 主力。
4.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 ,震动全国。
5.影响: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农民协会会员增加,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失败
(1) 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政变。
(2)1927年7月, 在武汉召开“ ”会议,大肆屠杀共产觉人和工农群众。
2.南京国民政府
(1)建立: 年4月,蒋介石在 另立 性质的国民政府。
(2)统一: 年底, 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合作探究】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北伐战争为什么会节节胜利?
3.分析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发展的关系。
4.分析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当堂达标】
1.(2024·江西中考)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这一宣言(  )
A.确立了三民主义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促进了国共合作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2024·云南中考)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是抱有无穷希望的,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  )
A.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B.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C.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D.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3.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赢得“铁军”称号的部队是( )
A.叶挺独立团 B.东路军 C.冯玉祥部 D.国民革命军联军
4.(2024·新疆中考)学者陈旭麓这样描述某一事件: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这一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5.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利用国家政权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亿至二百亿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农民阶级的利益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工人阶级的利益
6.“这一事件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国民政府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材料中的“事件”是(  )
A.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
B.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C.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D.张学良宣布“改易旗帜”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一中“军校”指的是什么学校?“军校”的创办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引自《北伐宣言》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北伐战争中领导独立团占领汀泗桥的著名将领是谁?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与此同时,工农运动走向低谷,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进入低潮。
(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共产党员人数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收获】
【自主学习】
一、1.1923 革命统一战线
2.1924 广州 新三民主义 扶助农工 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合作 国民革命
3.1924 孙中山 周恩来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二、1.1926
2.吴佩孚
3.叶挺 汀泗桥 吴佩孚 孙传芳
4.长江流域
5.上海
三、1.1927 四一二反革命 汪精卫 分共
2.1927 南京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928 张学良
【合作探究】
1.(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2)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中国共产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的数量和组织的规模,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2.(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齐心协力,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最根本的原因)。
(2)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3)广大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3.(1)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工农革命运动是国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2)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农革命运动支援了北伐战争,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而北伐的胜利进军又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3)国共合作的推动是国民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迅速高涨的主要原因。
4.(1)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2)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坚持武装斗争。
【当堂达标】
1.C
2.B
3.A
4.D
5.C
6.D
7.(1)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统一全国。叶挺。
(3)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