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学习目标】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抗战的基本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了解敌后战场的建立,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史实,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重点难点】
重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难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百团大战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
(1)概况: 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 一带歼灭日军 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2)意义: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 取得的第 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 ”的神话。
2.台儿庄大捷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
(2)概况: 指挥中国军队组织 会战。1938年3月,日军向 发起攻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歼敌1万余人。
(3)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 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3.武汉会战
(1)时间: 年6月开始,中国军队于10月有序撤出。
(2)著名战役:在江西 ,中国军队给予日军重创。
(3)影响:日本 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占领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
4.1940年,在 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率部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5. 年12月,日军对 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最终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6. 战役: 年,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大片土地。。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敌后战场的开辟
(1)开辟: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 ,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2)中枢:敌后战场指挥中枢在中共中央所在地 。
2.敌后战场的抗战
(1)伏击战: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先后取得神头岭、响堂铺、 等伏击战的胜利。
(2)百团大战
①时间、地区、指挥者: 年8月至次年1月,华北, 。
②战果: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敌方交通线近2000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③意义: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 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反“扫荡”作战:敌后军民创造了麻雀战、 、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疲于奔命。其间,八路军副参谋长 将军血洒疆场。
3.敌后战场的地位: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 。
三、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1)日本: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改用 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2)汪精卫: 年3月在南京建立 。
(3)国民党顽固派: 年1月,制造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进行坚决回击,揭露国民觉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并重建 。
2.表现: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 ,共同抗敌。各地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 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通过不同形式参加到抗战中来。
3.台湾人民的抗战
(1)抗日战争期间,台湾人民通过举行 、开展游击斗争、抵制 等方式打击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政策。
(2) 后,大批爱国台胞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协同作战
(1) 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爆发,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2)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四国领街,正式建立 。
(3)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 战役中,解救出英缅军第一师。
2.中国战场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牵制抗击了侵华日军50%以上,从1943年起开始转入反攻。
(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抗击和牵制日本 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
3.开罗会议: 年召开,商讨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对日本的惩处等问题,发表 ,规定日本窃取的 应归还中国。
【合作探究】
1.平型关大捷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2.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3.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关系分别是什么?
4.请你谈谈百团大战的重要意义。
【当堂达标】
1.1937年9月26日,八路军旅长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是指( )
A.黄海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2024·山东枣庄中考)在音乐社团为抗日歌词配曲活动中,老师呈现了词作家田汉1938年写的一首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歌词描写的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战 D.百团大战
3.(2024·黑龙江龙东中考)这场战役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这场战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4.表中的史实反映了( )
张自忠将军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英勇抗战,血洒疆场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支援前线士兵作战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马本斋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军入侵
A.全民族抗战 B.正面战场抗战
C.敌后战场抗战 D.抗战取得胜利
5.(2024·江苏扬州中考)1940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封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6.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军2/3以上的兵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人数超过了太平洋战场和亚洲其他战场日军投降人数的总和。这些史实说明,抗日战争的中国战场( )
A.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B.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要前提
C.以地道战和地雷战为主要方式
D.是世界反法西所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路军取得这次胜利,并不在于其精锐武器,而是完全由于军队靠政治工作的运用,与民众密切联合。每一个士兵都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和入侵中国的野心,脑中早已存在对日本非打倒不可的观念……八路军不分阶级,总司令也罢,勤务兵也罢,除了职务的区别外,平时一块娱乐,一块谈天,物质方面,完全是平等待遇。
——平型关战役后《申报》记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
材料二 ……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三 国民党……拥有200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
——郭绪印《评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年的哪次战役中?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对日作战的区域与方式上有何不同。
【我的收获】
【自主学习】
一、1.1937 平型关 1000余 主动对日作战 一 不可战胜
2.徐州 李宗仁 徐州 台儿庄 正面战场
3.1938 万家岭 迅速灭亡中国 广州 战略相持
4.枣宜会战 张自忠
5.1941 长沙
6.豫湘桂 1944
二、1.敌后战场 延安
2.黄土岭 1940 彭德怀 共产党 地道战 左权
3.主战场
三、1.政治诱降 1940 伪国民政府 1941 皖南事变 新四军军部
2.求同存异 海外华侨
3.反战暴动 奴化教育 七七事变
四、1.1941 太平洋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仁安羌
2.敌后战场 中国战场 三分之二以上 东方主战场
3.1943 《开罗宣言》 中国领土
【合作探究】
1.(1)消灭了千余名日军,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2)是太原会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抑制了日军的进攻势头。
(3)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为八路军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体现了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1)作用: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敌后战场对日军形成牵制和打击,使得正面战场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2)关系: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4.(1)击退日军对华北的围攻,牵制了日军对西北、西南的进攻。
(2)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3)使得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说法不攻自破。
【当堂达标】
1.B
2.C
3.C
4.A
5.D
6.D
7.(1)坚定的抗战信念;官兵平等;密切联系群众等。
(2)1938年。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作战区域上,国民党是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是敌后战场作战;作战方式上,国民党只依靠政府和军队,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