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科试卷
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原卡上,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运用(共50分)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6分)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朋友”相伴:shū jí ( )是“朋友”,潜心阅读可以获得知识,走向未知的lǐnɡ yù ( );大自然是“朋友”,仔细观察,就能从sī kōng jiàn guàn ( )的现象中 jiàn wēi zhī zhù ( ),有所发现:难也是“朋友”,只要你勇敢地面对, kòng zhì ( )好自己的情绪,lǐ zhi ( )处理,就能经受住磨炼,活出精彩人生。
2.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迸裂(bìng) 轧伤(yà) 骏马飞驰
B.瞑目(míng) 调度(diào) 磨拳擦掌
C.俘虏(fú ) 山坞(wù) 左膀右臂
D.澄澈(chéng) 散没(sàn) 心惊胆战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B.做完作业,她忐忑不安地说:“我终于可以出去玩了。”
C.她字正腔圆的唱腔让人由衷地佩服。
D.昨天去展销会,人太多了,我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下。
4、下列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的冒号表示停顿。)
B.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句的两个双引号表示说话的内容。)
C. “不许动”,里面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这句的双引号表示强调。)
D.它坚强的表 里面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嗒,嘀嗒……(这句的省略号表示话题的跳跃和转换的省略。)
5.下列歇后语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B.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C.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D.张飞穿针 没指望
6.能与“春雨丝丝润万物”组成对联的一项是 ( )(3分)
A.一帆风顺春常在 B.红梅点点绣千山
C.喜气洋洋伴春来 D.春满人间百花艳
7.下列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感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3分)
A.我喜欢“海上日出”这一奇观,沦陷在它壮观的美景中。
B. “猜猜这是什么?”弟弟眼里闪着狡黠的光芒,可爱极了。
C.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D.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那帮野蛮的孩子一块玩。
8.诗词积累。(10分)
(1)一些古诗词在写景状物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志。《马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芙蓉楼送辛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纯洁高尚的情操。
(2)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徜徉古王国,我们可以与赵师秀共享“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闲适惬意,与杜甫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春景;仰慕于谦“的高洁情操;感受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9.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④①②③ A.③④①② A. ②①④③ A. ①③②④
10.最适合用“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这句名言来劝诫的情境是 ( )(3分)
A.莉莉答应爸爸学习期间不听歌曲,她做到了。
B.亮亮与同学约好了周末爬山,却没有去。
C.因突降暴雨,动车延误了两小时。
D.小华迷上网络游戏,浪费了很多时间。
11.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照样子,写出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4分)
例: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例句仿写句子。(2分)
例:人们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情境回答问题。(4分)
小陆同学去学校图书馆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这位同学你看书真是认真,书上画了这么多杠杠,你看,还做了批注呢!”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小陆同学的朋友,对这件事,你会对他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迁移·鉴赏(共4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人物描写一组(节选)
(语段A)俩人把“枪”和“救”放在门 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 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令终于,仿佛很占了上风。
(语段B)这照风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使用帕状泪。
12.语段A选自儿童小说《______________》。(1分)此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形,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来形容。(1分)
13.语段B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1分)王熙凤表面是夸____________,实际还有另外两层意思,即( )(选序号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多选题,2分)
A.阿谀贾母 B.抱怨贾母偏心林黛玉 C.安慰迎春等嫡亲孙女 D.赞誉自己
(1分)
14这两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从中我能体会到小嘎子______________的性格和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4分)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5分)
(材料一)聚会时离不开手机,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族”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放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材料二)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令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一个人“行动”的机会增多,导致不少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还过数字终烧进行娱乐休闲,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材料三)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换触手机、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自身免疫力。
(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5.联系材料,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低头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碎片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简要概括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获取的信息。(4分)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带着“长期玩手机的危害”这一任务进行阅读,需要重点阅读以上哪个材料?
(1分)由此可知长期玩手机的危害是什么?(2分)答:材料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长期玩手机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身边一定也有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依赖性很强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2点),帮助他们摆脱困扰。(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5分)
时光(节选)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的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道,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顀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基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杏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草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甥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作者:冯骥才)
19.词语“究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结果:原委:B.表示追究。在本文的意思是__________(1分)用它另外一个意思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1分)写出了作者一年里 __________的状态。(2分)
21.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意思的转换 B.表示插说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加强重点
22.作者为什么说“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于时光,作者有什么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共30分)
作家巴金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亲人、朋友,兴趣、爱好,梦想、目标……默默地、心甘情愿地付出。请以“对我愿意付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你付出的经历和感受;450字左右:作文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基础 积累 运用
1.书籍;领域;司空见惯;见微知著;控制;理智
2.C
3.B
4.C
5.D
6.B
7C
8.(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闲敲棋子落灯花;留连戏蝶时时舞;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9.A
10.B
11.(1)舞台上,一向活泼开朗的她,这次却显得十分紧张。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2)人们爱梅花,爱她的傲然挺立,爱她的不畏严寒,爱她的暗香浮动。
(3)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小陆在书上乱涂乱画,不爱护图书。
如果你是小陆同学的朋友,你会对他这样说:“小陆,图书馆的书是公共财物,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以后看书时可不能再在书上画杠杠、做批注了,我们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想法呀。”
二、阅读 迁移 鉴赏
(一)课内阅读
12.《小兵张嘎》;难分胜负
13《红楼梦》;林黛玉;AC;
14.动作;语言;机敏、富有心计;阿谀奉承、精明能干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15.低头族:指在地铁、公交车等场所,几乎个个都作 “低头看屏幕” 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的人群。
碎片时间:指快节奏生活中,属于自己的 “整块” 时间越来越少,人们只能抓紧利用的零散、短暂的时间。
16.材料一:如今,“低头” 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人们在聚会或独处时,常低头使用数字终端。
材料二: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使得人们的 “整块” 时间减少,智能手机等数字终端成为人们打发碎片时间不可或缺的工具。
17.材料三;长期玩手机会导致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使自身视力不断下降,降低自身免疫力。
18.①可以规定每天使用手机的固定时间段,其余时间将手机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避免频繁查看。②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跑步、打球等,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三)阅读短文
19.B;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到底是谁打碎了玻璃。
20.排比;奔波忙碌、经历丰富而繁杂
21.C
22.因为普通大众能从生活中提炼出真切而形象的俗语,比如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 “年根儿”,生动地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直接而实在,不比思想者的思考逊色。
23.作者认为时光紧迫、拮据且深浓,在平日里人们难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时光并非完全消逝,像北宋天王像中蕴含的无名雕工的生命精神就跨越了漫长时光得以保存。
24.我们要珍惜时光,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下有意义的足迹,同时也要明白,那些蕴含着精神力量的事物能够跨越时光而存在,我们应努力创造和传承有价值的东西。
三、习作
对梦想,我愿意付出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为了这个梦想,我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
记得有一次,学校要举办绘画比赛,我报名参加了。为了能画出一幅满意的作品,我每天放学后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练习。那段时间,我放弃了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也牺牲了看动画片的时间。有一次,我画一幅山水画,画了好几遍都不满意,特别是山峰的层次感总是表现不出来。我有些泄气,把画笔扔在一边,想放弃。但想到自己的梦想,我又重新拿起画笔,仔细观察画册上的作品,研究画家的用笔技巧,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夜深了,妈妈好几次催我睡觉,我都舍不得放下画笔,直到画出自己满意的效果才休息。
还有一次,我的手不小心被划伤了,医生说要好好休息,暂时不能用劲。可那时我正在准备参加一个绘画培训班的选拔,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在伤口稍微好转后,我就忍着疼痛继续练习。握笔的时候,伤口会隐隐作痛,但我咬紧牙关坚持着。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那次学校的绘画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也成功通过了绘画培训班的选拔。虽然付出的过程很辛苦,但当看到自己的进步时,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为了我的画家梦,我愿意一直这样付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