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09: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课时
你觉得这滴水里有生物吗?肉眼能看见吗?
2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镜柱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反光镜
镜座
遮光器
1.显微镜的结构
1.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无螺纹)
物镜(有螺纹)
目镜
物镜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低倍镜
观察
2.对光
安放
对光
先低倍镜观察
压片
后高倍镜观察
绘图整理
取镜
三转
转转换器
转遮光器
转反光镜
一看二降三反向
物像清晰调细望
口诀:
思路:
先降后升
1.取镜与安放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低倍镜观察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转动反光镜使____________,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
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_______
转动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
用_____________ 调焦并观察
使视野明亮
视野中央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如果视野暗:
不清晰:
亮度
清晰度
光 线 强 时,
光 线 弱 时,
视野亮度的调节
转动反光镜及增大光圈
调节细准焦螺旋
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
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注意视野的亮度与清晰度的区别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注意视野的亮度与清晰度的区别
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细胞,但看不清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1.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虚像(上下左右均颠倒)
(判断物像的简便方法: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1.成像特点
颠倒的虚像(上下左右均颠倒)
(判断物像的简便方法: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旋转180°
流动方向一致

技巧点拨:
装片移动原则是“偏哪往哪移”,即像在何方就向何处移装片。
A.甲 B.乙 C.丙 D.丁
【变式练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你应该把载玻片往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2.放大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注: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变式练习】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技巧点拨: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则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B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变式练习】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技巧点拨: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B
若视野中细胞呈一排排布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3.显微镜下视野大小、明暗问题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项目 物像 视野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细胞大小 细胞数目 范围 亮度
低倍镜
高倍镜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思考: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2.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亮度如何调节 颜色浅的呢?
移动装片
污物移动
污物不动
在装片上
转动目镜
污物移动
污物不动
在目镜上
在物镜上
4.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2.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5.成像异常的可能原因分析
一半亮、一半暗
反光镜角度不对
一半清晰、一半模糊
材料厚薄不均匀
有带黑边的圆圈
玻片标本中有气泡
思考:玻片标本反放会出现什么现象?
观察不到物象,或者观察到的物象模糊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D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