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6 12: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做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第一部分
(1--2题,共11分)
1.下面小冀搜集的有关“清明节”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1)——(4)题。(8分)
,古韵今延
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春天的气息将冬季的严寒一扫而空,草木吐绿,农民们开始了辛勤的劳作。“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麦长三节”……这些谚语是先辈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总结,历经漫长岁月, gèn 古不变。
清明节在唐代成为正式的独立节日,它吸收了寒食节的扫墓习俗和上巳节的踏青习俗,但又与寒食节和上巳节有着jiǒng 乎不同的内涵与形式。清明节虽然有扫墓祭祖的庄重,又有踏青郊游的惬意,埋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宋朝时期,清明节及其相关习俗已基本定型,成了民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要求:正楷)(2分)
gèn jiǒng
(2)文段中的画线句有两处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2分)
(3)《现代汉语词典》中“型”的义项有①模型②样式,类别。结合词典中对“型”的解释,你认为“定型”在文段中的意思为 。(2分)
(4)小冀想为自己的这段文字起个标题,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帮他补全。(2分)
A.节气规律 B.节日习俗 C.清明情长 D.节日溯源
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材料二:
“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 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 ”,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探究结果: 。
第二部分
(3--19题,共59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看见花落,领悟“落红不是无情物,① ”的奉献精神;欣赏电影,想到木兰②“ ,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身居山野,抒发(③“ ,往来无白丁”的生活感慨;听《后庭花》,吟唱“④ ,⑤ ”(杜牧《泊秦淮》)的深沉悲痛;迷茫时,便以陆游的“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我勉励……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为主,景为宾。当望岳的视线越来越近时,诗人杜甫情随景动,并逐渐达到了顶峰。远望郁郁葱葱的泰山横于齐鲁大地,诗人内心① ;近观泰山的② (特点),诗人的偏爱和惊叹之情喷薄而出;接着他凝望那“归鸟”,他被泰山景色③ 的神态也就跃然纸上。(3分)
5.曹植在《杂诗》中说“高台多悲风”,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必然兴起无穷的思绪。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和杜甫在《望岳》中登高远望所生出的不同思绪。(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其姿,有天机而作其色。徒观其贞枝肃矗,凛乎有不可犯之操①;虽日改柯③易叶,匠夫不知其岁。视其阴森惨澹②,凛然有不可犯之色;虽霜雪蒙头,柯叶不凋,卒成栋梁之用。岂无学古之人,生于世 而独抱穷节④,不为世俗之所移,虽终死于无闻,而其操愈厉⑤,亦犹是也。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有删改)
[注]①操:品行。②惨澹:暗淡。③柯:树枝。④穷节:孤高的气节。⑤厉:严肃,严厉。
6.解释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A.可爱者甚蕃( ) B.亭亭净植( )
C.流俗不顾( ) D.柯叶不凋(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虽日改柯易叶,匠夫不知其岁。
8.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9.分别找出两文中的抒情议论句,从语句的具体内容出发,分析其对表达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起到的作用(4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4题。(12分)
紫薇花树
刘诚龙
①清明节在老家待了几天,在小院转悠,百花竞秀、万叶争妍。母亲插下去的苞谷,像孩童的小手般可爱。茄子辣椒,也如毛茸茸的小鸡与小鸭,像幼儿班排队集合,集体赶赴夏日盛会。桂花树更不用说,四季常青,这时青得能掐出水来。走到紫薇面前,我大吃一惊,这去年遭旱的植物,今年是否没活过来 我知道紫薇干本来灰白,此时不是灰白了,是灰褐、灰黑了,好像是插进土里的小棍子;再看其枝条,一色枯,一色焦,树上挂的果实,如炒熟了的小粟米,一摸,都是粉末。
②紫薇树怕是死了。我仔细看,却看不到紫薇星点活气。紫薇树活了好几年,现在却变成这模样。我有点生气,骂我老弟懒,老天固然不下雨,但有自来水,只要每天浇,隔天浇,但凡花些力气,总不至于如此。
③这几棵紫薇,是我颇费了一番心力从城里搬到乡下去的,活生生变成如今直僵僵的姿态,恨回天无术。五六年前初春,我开口向兄弟要了几棵紫薇,本来当天要回家的,临时有事又待了几天。“没事没事,紫薇命硬,摆几天水泥板,仿佛通宵达旦昏睡一回,再插入土,开枝散叶,噌噌噌噌,拔节长!”兄弟没骗我,元宵节插在小院子的紫薇,原本有枝无叶、有气无力,但到清明,便叶子绿了,像人有笑容了,迎风招展地生长起来了。而这回,紫薇并非昏睡,是昏死了吧。人最多可以七天不吃饭,但不能三天不喝水,我想花草虫鱼也是这样的吧。其年湖南太旱了,紫薇旱死,可以预料。
④但万万没想到,端午节回家,紫薇又给了我惊喜。很多年不晓得惊喜为何物了,而紫薇给了我最震撼的一次惊喜,它活了!枯枝上缀满了鲜绿的叶子,像湖水一般的青绿,一枝叶如一条花溪,给人以流水潺潺、流风回雪般的快意。成群的绿叶、成堆的绿叶、成园的绿叶、成山的绿叶,会让你觉得有山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水的味道。至于这水意是细雨的,还是溪流的,是山塘的,还是湖泊的,得看绿叶群多大、绿叶队多壮了。
⑤紫薇命运自主,野性生长,它不以曲,也不以敧,不以疏,也不以密,按它自己的高宽疏密,伸枝展叶。花没有死,叶下更生,花叶慢睁睡眼,悠悠然醒转。和亲友微信视频,都说我气色也红润多了,仿佛也是受到了紫薇花的感染。每日看紫薇花,每日都能看到,它的十八般变化。从前看几棵紫薇,貌似含苞,苞如粟米大,看得不来劲,粟米褐褐的,像炒熟了,一副蔫蔫态;如今看到粟米张眼、舒展,粉晶晶、亮晶晶,从眯眼到开眼,是试探着来看大千世界吧!看看世界有些什么人,生命是怎样不屈地怒放。紫薇漫枝遍树开,一簇百朵,一枝百簇,一树百枝,花比枝干重,是如此热烈的姿态。紫薇开, 开、 开、 开,这么多的紫薇花,仿佛开出了三千世界,开出了花与人共襄盛世的美好图景。
⑥白居易诗中的紫薇在长安钟鼓楼,而我的紫薇花在乡野山间,在布衣生活、田园风光中,却也开得灿灿烂烂、迎风而立,与我守着日升月落。许多花开个几天,花期一到也就谢幕了。而紫薇不,紫薇花开,一开半年,仍然是盛开之相。
⑦紫薇花,开自己的,紫薇树,活自己的。紫薇遇到旱情,我以为是死了,一去半年、无声没息,春来了,它都要醒不醒,让人以为再难看到它醒了。但偏偏紫薇是个最顽强的,又挣扎着开花后,生得满树红,活过来了!生气勃勃地活,骄傲洒脱地活。正如做人,休憩时安静淡然,行动时热烈奔放,拼尽全力,隐如止水之静美,显如浪涛之奔放!穷达随时,花间儒也。这是何观 我以为,这是紫薇花的“花生观”,这是紫薇树的“树生观”,这是紫薇的生死观。
10.将下列描写紫薇花开的词语依次填入第⑤段的空白处,最恰当的排序应该是 、 、 。(1分)
A.恣恣肆肆 B.轰轰烈烈 C.细细微微
11.文章写作对象是紫薇花树,但是第一段中却写其他植物,有何用意 (2分)
1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
它活了!枯枝上缀满了鲜绿的叶子,像湖水一般的青绿,一枝叶如一条花溪,给人以流水潺潺、流风回雪般的快意。
1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14.请根据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的节选,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4分)
所谓托物言志,即在创作中为“志”写“物”,以“物”显“志”,使二者融为一体。
————节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综合实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小城暖心人
①初夏,一个周末的清晨。昨夜的一场细雨,让小城大街小巷的空气中浸润着丝丝清凉。街道边的树上,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声。
②昨天夜里快12点钟,良子回复我微信:“现在才忙完,明天上午10点,在我们协会办公室见面。”
③良子实在是忙。几次约她见面,她都推辞说:“我做的事都很平凡,不值得宣传。”有一次,好不容易约好了见面,结果,又因为她要去接五保老人去医院住院,而取消了约定。
④这会儿,我正走在去协会办公室的路上。没想到,良子又来电话了。莫不是又有事要去忙了 果不其然,电话那头,良子告诉我:“我现在在医院看望这两天住院的张大爷、姚大爷,推迟点去协会办公室。”听良子这么说,我想那我也去医院看望一下两位老人吧。
⑤赶到张大爷所在的病房时,良子正在给老人削苹果。削好后,用水果刀将苹果切成小片,喂给老人吃。这是我与良子的初次见面。她个子瘦小,戴着眼镜,神情里透着对老人的关爱。
⑥良子真名黄献琼,年近五十。2018年初,良子在外地看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正带着几十位老年人在做操。那位姑娘告诉她,只有将老人们都组织起来,他们才不会与社会脱节。良子听了,很受感动和启发。回来后,她就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成立了县老年服务协会,自己担任会长。老年服务协会面向全县孤寡、空巢、特困、失独老人开展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老年人健身文体活动、陪护服务、住院护理等。目前,协会已经有会员近三百人,会员们的捐款支撑着协会开展服务。
⑦七十多岁的张大娘,前几年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家里只剩下她一人。张大娘终日以泪洗面,甚至神情恍惚。良子知道后,决定就从张大娘这儿服务起。
⑧推开张大娘家的门,老人正躺在床上自言自语。良子看了,心头一紧,赶紧带着大家帮老人整理屋子、打扫卫生。之后,大家又做好饭菜给老人送去,并经常抽时间陪她聊天。悉心的关怀温暖了张大娘的心,她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⑨住在城边一处社区廉租房里的姚大哥,因事故瘫痪在床十多年。出事那年,他的父亲已去世,孩子才三岁多,三个月后妻子又离他而去,多年来只能由老母亲照顾他。对老母亲,姚大哥心中很愧疚,觉得自己连给她过个生日都办不到。良子和志愿者们知道后,便买来生日蛋糕和菜肴,为老妈妈办了一桌生日宴。当生日歌唱起时,母子俩已是满眼泪花。姚大哥的床上有台电脑,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但每年的上网费用,他缴起来实在有困难,良子又帮他申请到了免除缴费的待遇。
⑩近几年来,县民政局委托老年服务协会先后管理了四家敬老院,负责一百五十多位老年人的服务工作。有一次,三位原计划入敬老院的老人因特殊原因,一时无法入院。怎么办 良子站了出来:“先接到我家去,我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三位老人在她家一住就是一年多,其间,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这些老人及家属给了良子一些照顾护理的基本费用,数额有限,但她并不在意这些。为了照顾好老人,她有时甚至还自掏腰包补贴。老人远在外地的子女也非常感激良子,非要给她红包,她却怎么都不肯收。
良子还组织老人们到县医院做检查。她身子瘦弱,却总是主动带头承担背老A扛物资的体力活儿,为此腰部落下了伤病。重阳节到来之际,协会还用会员们的捐款,红织了一场敬老活动,为一百多位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奉献了一台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架起二十口锅,请老人们一起吃饭,老人们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事情越来越多,良子渐感体力不支。去年底,她把退休后返聘、在外工作的丈夫老吴喊了回来。她跟丈夫说:“你要帮我,我才做得下去。”老吴也是个热心肠,原本他在外的工资每月有八九千元,但听妻子这么一说,他毅然回到老家,帮着良子东奔西跑。他们家有一辆接送老人的小汽车,老吴回来后,又买了一辆摩托车。从此,城里街巷、村里田间,常能看见老吴骑着摩托车奔波忙碌的身影。
良子被评为县“最美公益人”。在小城很多人心目中,良子是一位暖心人。在这里,叫她“良子老师”的人很多,叫她真名的反而少。良子解释说:“良子是我的小名。我的不少朋友也都喊我良子,已经叫习惯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11 日,有删改)
15.作者第③自然段说“良子实在是忙”,你是否同意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16.你的同桌认为第 自然段加点的“暖心”改为“热心”更合适,你认为哪个词语更合适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案答题小帮手:暖心: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热心:热心肠,热忱,有热情。
17.你想把本文编入《孝亲敬老》故事集,小冀同学认为文中的“良子”是助人为乐,不该编入《孝亲敬老》故事集。你是否同意本文编入《孝亲敬老》故事集 说说你的理由。(4分)
18.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良子”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请简要概括。(4分)
三、整本书阅读(4分)
19.文学经典可以烛照人生,化苦难为诗意。有人曾说“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请你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择两个经典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部分
(20题50分)
20.农谚有云:“麦收三月雨,谷打四月风。”每年麦收时节,常有突发的风雨让农民措手不及————倒伏的麦穗、潮湿的麦粒,都是对辛劳的考验。但有经验的老农却说:“别怕风雨,经受过摔打的麦子,磨出的面粉更筋道。”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 请结合你的人生经历,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吧。
要求:(1)自拟题目;(2)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