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真题汇编(安徽版)命题点1 机械运动
(2025·安徽马鞍山·一模)
1.估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各类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行粗略估算的一种方法。下列相关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100m的正常速度为7m/s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约为3700mm
C.人体感觉最适宜的气温为37℃
D.体育课上实心球的体积约为20dm3
(2025·安徽芜湖·二模)
2.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应记为 cm。
(2022·安徽合肥·一模)
3.如图所示,图中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cm。
(2023·安徽安庆·二模)
4.如图所示,停表的位置如图所示,读数为3min s。
(2025·安徽蚌埠·一模)
5.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 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 cm。
(2025·安徽合肥·一模)
6.如图所示,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九天无人机”机腹的任务舱内装满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以 (选填“地面”或“任务舱”)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2024·安徽·二模)
7.2023年杭州亚运会,许多创新科技融入其中,从数字火炬手、到亚运“元宇宙”,再到颇受关注的“场务机器狗”,如图所示,“场务机器狗”在赛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最高时速可达4.7m/s。4.7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025·安徽芜湖·二模)
8.如图所示,2024年12月26日,我省首条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合肥地铁“8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该地铁线路全程长为22.6km,列车跑完全程约需37min,则列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5·安徽宿州·一模)
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测得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为1.6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2)实验中,小明发现小车从斜面滑下的时间很短,造成测量时间不精确。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可以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2025·安徽合肥·一模)
10.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8s,两车相距 m。
命题点2 力
(2021·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11.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物理知识非常重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会产生力
B.物体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惯性逐渐变小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会受到力的作用
D.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电流
(2023·安徽池州·三模)
12.小明利用课余时间学会了下象棋,如图所示是他用一把钢尺快速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且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正下方的棋子上,棋子被击打后飞出去的原因是 。
(2021·安徽·模拟预测)
13.足球运动员经常踢出“香蕉球”和“直线球”,这两种球的运动轨迹和旋转情况各不相同,请你判断,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的力的方向和 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效果。
(2025·安徽亳州·一模)
14.用手对桌子施加压力,这压力是由于 (选填“手”或“桌子”)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024·安徽合肥·二模)
1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游乐场游玩时从滑梯上滑下,请画出该同学受到斜面支持力F的示意图(图中圆点为作用点)。
(2024·安徽芜湖·模拟预测)
16.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 0 2 4 6 8 10 12
弹簧长度 3 4 5 6 7 8 8.5
(1)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 。
(2022·安徽合肥·一模)
17.弹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工具,主要由轻质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组成。
(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因此,弹簧的伸长量能反映弹力的大小;
(2)在使用测量工具的过程中,只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在利用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先将指针调至“0”刻度线处,再将待测物体悬挂在挂钩下方,使弹簧的轴线处在 方向,待示数稳定时即可读数。
(2024·安徽合肥·二模)
18.在做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了解到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都成正比,而且查到甲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15N/kg。
(1)下坐标图上已经作出乙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请在坐标图上作出甲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
(2)某物体质量为10kg,它在乙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N。
(2025·安徽宿州·一模)
19.图是学生练习“原地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描绘的是实心球离开人手后运动的路径。请作出实心球在最高点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A点为重心)
(2025·安徽淮南·二模)
20.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的斜面上,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已给出)
(2025·安徽合肥·二模)
21.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前,应该先将弹簧测力计沿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
(2)顺顺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依次进行了甲、乙、丙三次实验,读出三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这三次示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如图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是______。
A.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调节桶内沙子,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沙和桶的总重(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C.木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5·安徽安庆·模拟预测)
22.二胡是中国著名的拉弦乐器,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至十世纪的中国唐代,由于其制作简单、廉价易学而又音色优美,因而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是中国民间普及率很高的乐器。二胡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向琴弓和琴弦上擦松香,目的是改变琴弓和琴弦之间的摩擦。下列各图改变摩擦的方式和目的与之相同的是( )
A.运动鞋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滚珠轴承里面装滚珠
C.气垫船向下喷气导致接触面脱离
D.捏紧车闸,自行车可以很快停下来
命题点3 运动和力
(2024·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23.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三次实验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的距离就越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2)在三次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最终停在三种水平面的不同位置,小车在三种水平面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025·安徽六安·一模)
24.2025年2月11日,安徽姑娘冯俊熙和搭档王雪在第九届亚冬会上勇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双人同步金牌,是安徽省第一块亚冬会金牌。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空中如果突然失去所有的外力,将会竖直下落
B.运动员从空中落到斜坡上,在下滑过程中,仍然受到惯性的作用
C.运动员从弧形轨道上斜向飞出后又落回地面,在空中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D.若在水平雪面上徒手滑行时,运动员失去所有重力,运动员会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2025·安徽蚌埠·二模)
25.我国的高铁快捷平稳、安全舒适。如图所示,一枚硬币稳稳地站立在高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的水平窗台上,以下与该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币此时没有惯性
B.若硬币倒下,说明硬币受到惯性力
C.与硬币的重力平衡的力是窗台受到的压力
D.硬币对窗台的压力和窗台对硬币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24·安徽六安·模拟预测)
26.驾驶室驾驶员头后都有一个“头枕”,其作用能减小因车子 (选填“突然加速”或“紧急刹车”)而对驾驶员造成的伤害。
(2024·安徽·二模)
27.跳伞运动员背着打开的降落伞从空中竖直跳下,运动员所受重力和伞的拉力合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下。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则运动员所受伞的拉力为 N。
(2025·安徽芜湖·二模)
2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当用大小恒为10N的力作用在物体B上时,物体A、B均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当用力作用在物体A上时,物体A、B也均沿原来的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A、B之间的摩擦力为 N。
(2023·安徽合肥·一模)
29.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022·安徽·中考真题)
30.图示为小张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 )
A.F2与G是一对平衡力 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 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25·安徽六安·二模)
3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物体0-3s静止,3-6s做加速运动,6-9s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3-6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
C.6-9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D.0-3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1页,共3页
《运动和力—真题汇编(安徽版)》参考答案:
1.A
【详解】A.中学生跑100m大约需要14s,由可得,速度约为7m/s,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约为2m=2000mm,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感觉最适宜的气温为25℃,故C不符合题意;
D.体育课上实心球的体积约为900cm3=0.9dm3,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25
【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25cm的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2.00cm=3.25cm
3.1.85
【详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共有五个圆形物体,第一个圆形物体的圆心所对的刻度值为0.00cm,第五个圆形物体的圆心所对的刻度值为7.40cm,因此圆形物体的直径为
4.38.3
【详解】由图知道,小表盘内的最大数值为15,则量程为0~15min;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3min与4min之间(且超过3.5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38.3s处;故停表读数为3min38.3s。
5.18.82
【详解】数据中第1,2,4,5这四次测量结果均在18.80 cm ~ 18.83 cm之间,第3次数据明显偏离其他数据,可能是测量时的错误,需要剔除异常值,然后计算剩余四个数据的平均值。由于刻度尺的估读位通常是 0.01 cm,结果保留与原始数据相同的小数位数,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 18.82 cm。
6.任务舱
【详解】“九天无人机”机腹的任务舱内装满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无人机与任务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任务舱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7.“场务机器狗”1s内通过的路程是4.7m
【详解】由速度的定义可知,4.7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场务机器狗”1s内通过的路程是4.7m。
8.10.2
【详解】列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9.(1)0.25
(2)减小
【详解】(1)由图可知,AB段距离为
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
(2)斜面坡度越缓,即倾斜程度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路程一定时,所用时间越长,能更准确的测量时间。故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小斜面的坡度。
10.16
【详解】由图中数据和可得,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经过8s,甲车的行驶距离s甲=v甲t=6m/s×8s=48m
乙车的行驶距离s乙=v乙t=4m/s×8s=32m
此时二者相距Δs=s甲-s乙=48m-32m=16m
11.A
【详解】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且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故速度变小时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当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相平行的时候,没有安培力作用在导体上,有且只有这种情况下,导体不受力,故C错误;
D.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A。
1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击打其中一颗棋子后,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且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正下方的棋子上,被击打的棋子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作用点
【详解】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经常踢出“香蕉球”和“直线球”,由于踢球时所用的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同,球的运动轨迹和旋转情况各不相同。
14.手
【详解】用手对桌子施加压力时,手和桌子都会发生弹性形变,手对桌子施加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手,因此是由于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5.
【详解】某同学在游乐场游玩时从滑梯上滑下,该同学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作用在O点,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如下所示:
16. 0~10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详解】(1)[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钩码的重力每增加2N,弹簧伸长1cm,而当拉力从10N增加到12N时,弹簧却只伸长了0.5cm,说明此时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10N。
(2)[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拉力增大几倍,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大几倍,即: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7. 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竖直
【详解】(1)[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性质制成的。
(2)[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力的方向和弹簧的轴线要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弹簧的轴线应处在竖直方向。
18. 50
【详解】(1)[1]甲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15N/kg,当质量为2kg时,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当质量为4kg时,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当质量为6kg时,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当质量为8kg时,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描点连线如图:
(2)[2]由图可知,当质量为10kg时,在乙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50N。
19.
【详解】在球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表示,作图如下图所示:
20.
【详解】A与B接触部分是斜面,所以A相对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A受到B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21.(1)水平
(2)
(3)B
【详解】(1)摩擦力沿水平方向,实验前,应该先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调零。
(2)实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甲乙实验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实验的压力较大,则乙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则
甲丙实验中,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相同,甲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较大,则甲实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则
则
(3)A.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木块与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调节桶内沙子,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沙和桶的总重(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此时木块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沙和桶的总重,沙和桶的总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木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A
【详解】向琴弓和琴弦上擦松香,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A.运动鞋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滚珠轴承里面装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气垫船向下喷气,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捏紧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 匀速直线 相等
【详解】(1)[1]三次实验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运动状态改变的越慢,它运动的距离就越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将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2]在三次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说明刚开始时小车的机械能相等,小车最终停下,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克服摩擦做功时产生的内能,故小车在三种水平面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大小相等。
24.D
【详解】A.失去所有外力意味着合外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失去外力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不是一种“力”,因此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斜向飞出时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因此最高点的速度是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在水平雪面上,运动员原本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失去所有重力意味着重力为零,那么压力就为0,没有压力就没有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合外力为零,运动员将保持失去重力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故D正确。
故选D 。
25.D
【详解】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硬币此时具有惯性,故A错误;
B.若硬币倒下,说明列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了改变,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来描述,故B错误;
C.窗台受到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窗台;与硬币的重力平衡的力是窗台对硬币的支持力,故C错误;
D.硬币对窗台的压力和窗台对硬币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互为彼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26.突然加速
【详解】当小汽车突然加速时,车速变大,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向后仰,此时“头枕”对人有保护作用。
27.500
【详解】运动员的重力为
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受到伞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两个力的合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下,则运动员所受伞的拉力为
28.10
【详解】用大小恒为10N的力作用在物体B上时,物体A、B均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将物体A、B看做整体,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0N;用力作用在物体A上时,物体A、B也均沿原来的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物体A、B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仍为10N,且方向向左;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B受到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力也为10N,则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10N,所以此时物体A、B之间的摩擦力为10N。
29.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A
【详解】(2)[1]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此时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或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2]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可能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仍会保持平衡,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而小华的方案中,纸片的质量远小于钩码的质量且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很小,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A。
30.C
【详解】A.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方向都是向下的,故并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是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他受到的重力为G,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C
【详解】A.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都是向右,则物体有向右的运动或向右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
C.6-9s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4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故C正确;
B.3-6s物体做加速运动,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3-6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故B错误;
D.物体0-3s静止,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