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解析:原始地球温度高,火山喷发,电闪雷鸣,后来温度降低,
形成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无氧气,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 B。
2. B;解析:比较法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题干中对始祖鸟等骨骼
的研究使用的是比较法,但选项 B说“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比较法”本
身正确,而题目问错误的说法,其他选项中,始祖鸟化石可推测鸟类由
爬行类进化而来,A、C、D 正确,故本题无错误选项?修正:B说法正
确,错误选项应为无,可能题目有误,按解析 B 正确。
3. B;解析:城市生态系统中流经的总能量不仅包括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还包括外来输入的能量(如食物),B 不符合事实;A、C、D 符合事实,
故选 B。
4. D;解析:微塑料难以分解,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增加健康风险,D
正确;微塑料不能转化为能量,A 错误;食物链中微塑料含量递增,B
错误;蚯蚓不能分解微塑料,C错误,故选 D。
5. A;解析:森林大量消失促使部分森林古猿直立行走,A说法不正确;
B、C、D说法正确,故选 A。
6. C;解析:仅靠三只雌性藏羚羊无法繁育雄性,因无性生殖后代与亲
代性别相同,有性生殖需雌雄结合,C不可能实现;A、B、D 可通过组
织培养、转基因、基因工程实现,故选 C。
7. D;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生产者中能量最多,D 分析错误;
A、B、C分析正确,故选 D。
8. D;解析:保护雪豹可通过立法、建国家公园、巡山救助,①③④恰
当;迁移到动物园不利于其自然生存,②不恰当,故选 D。
9. A;解析: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A 正确,B错误;C、D 与题干无
关,故选 A。
10. B;解析:酿酒时煮熟的米需冷却后加入菌种,避免高温杀死酵母
菌,B 说法错误;A、C、D 说法正确,故选 B。
11. D;解析:克隆猫丁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甲,代孕猫丙不提供遗传
物质,D说法错误;A、B、C说法正确,故选 D。
12. A;解析:生物种类增加不一定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如引入外来
物种可能破坏平衡,A叙述不正确;B、C、D 叙述正确,故选 A。
13. B;解析:“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生物(树)影响环境
(涵养水源),B正确;A、C、D 体现环境影响生物,故选 B。
14. D;解析:转基因超级鼠培育步骤为:提取基因→注入受精卵→移
植→发育,顺序为 D→B→A→C,故选 D。
15. B;解析:野生动物的潜在使用价值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B 叙述不
正确;A、C、D叙述正确,故选 B。
16. B;解析:从 b 到 c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25÷1500)×100%=15%,
B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875+1500+200=2575 千焦),A 错误;d是分解者,C 错误;b是初级
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D错误,故选 B。
17. C;解析:细菌抗药性增强是抗生素定向选择的结果,C 正确;抗药
性差异是变异,A 错误;抗生素选择抗药性个体,B错误;变异不定向,
D错误,故选 C。
18. D;解析:表格显示长期放牧牧草高度低于禁牧后恢复放牧,说明
放牧时间过长不利于牧草生长,D 叙述错误;A、B、C叙述正确,故选 D。
19. B;解析:荔枝罐头主要通过高温灭菌和密封防腐,而非大量防腐
剂,B 对应不正确;A、C、D对应正确,故选 B。
20. B;解析:生产者不能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分解产生的能量(能量单
向流动),B 叙述错误;A、C、D 叙述正确,故选 B。
21.(1)2;捕食和竞争;5;解析:鸭吃杂草(第二营养级)和害虫(第
三营养级),与害虫竞争杂草,至少消耗杂草 1÷20%=5kg。
(2)X;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X),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多级利用;解析:沼渣肥田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4)用猪鸭粪、沼渣肥田替代化肥;鸭吃害虫替代农药(写出一条即
可);解析:生态农业通过生物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
22.(1)⑤;①;解析:猛犸象是哺乳动物(⑤),格尼蛙是两栖类(①)。
(2)由简单到复杂;解析:脊椎动物心脏结构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
的规律。
(3)⑤;解析:邓氏始孔子鸟化石(⑤)证明鸟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4)④→②→③→⑤;解析: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为鱼类(④)→爬行
类(②)→鸟类(③)→哺乳类(⑤)。
23.(1)A→B→C;解析:食物链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捕食关系。
(2)甲;解析:甲是生产者,能吸收二氧化碳。
(3)自动调节;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自动调节能力强。
(4)影响;解析:森林净化空气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5)①+②+③=④+⑤;解析: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平衡。
(6)④;解析:植物光合作用(④)是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
24.(1)胚胎移植;转基因技术;解析:方法 I 是胚胎移植,方法 II
是转基因技术。
(2)受精卵;C;解析:F 牛是克隆牛,由体细胞发育而来,遗传物质
主要来自 C牛。
(3)人乳铁蛋白;基因控制性状;解析:“牛牛”乳汁含人乳铁蛋白,
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4)abd;解析:培育优良种牛可避免生物安全风险、促进更新换代、
获得自主知识产权,abd 正确,c 错误。
25.(1)大蒜提取液的浓度;解析:实验变量是大蒜提取液的浓度。
(2)无菌水;解析:对照组应使用无菌水,保证单一变量。
(3)抑菌圈的直径;解析:通过抑菌圈直径判断抑菌效果。
(4)等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解析:修改步骤以探究温度
的影响。
(5)有一定道理,因为煮沸能杀死大部分细菌,但不能杀死全部细菌
孢子(合理即可);解析:煮沸可杀灭多数细菌,但并非绝对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