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0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重力与弹力
第 1 节
重力与弹力
(赋能课—精细培优科学思维)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认识重力、弹力。
2.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层级达标
学考层级 1.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3.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
4.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5.了解胡克定律的内容、表达式。
选考层级 1.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体会引入重心概念的意义。
3.结合定义,掌握利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
4.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1
课前预知教材
2
课堂精析重难
3
课时跟踪检测
CONTENTS
目录
课前预知教材
1.力
(1)定义:一个物体对____________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______和_______。
(3)单位:_____,简称____,符号:N。
一、力与力的表示方法
另一个物体
方向
作用点
牛顿
牛
2.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__________表示力的方法。
①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
②箭头表示力的______;
③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
(2)力的示意图: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________和_____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示意图。
有向线段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点
方向
[情境思考]
如图所示,用10 N的力托着一本书,用500 N的力推汽车。
(1)如何简洁明了地表示出这两个力呢?
提示: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者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2)如何选取标度?
提示:标度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选取。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
1.定义: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方向:_________。
3.大小:G=____,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4.作用点——重心
(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_____,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_____;②物体的_________。
二、重力
地球的吸引
竖直向下
mg
集中于一点
形状
质量分布
(3)确定方法——悬挂法
①原理: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等大反向。
②方法: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
确定,如图所示,先在A点把薄板状物体悬挂起
来,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
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理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O就是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
[质疑辨析]
如图甲所示,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在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变为如图乙所示的圆环,请对以下结论作出判断:
(1)挖掉一个小圆板后,薄板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 )
(2)挖掉一个小圆板后,薄板的重心位置向外侧偏移了。 ( )
(3)挖掉一个小圆板后,圆板的重心位置没有改变。 ( )
(4)该小圆板的重心在圆心位置。 ( )
√
×
√
√
1.接触力
在物体与物体______时发生的相互作用。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__。
2.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或_____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作形变。
三、弹力
接触
弹力
摩擦力
形状
体积
3.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_____原状,对与它_____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都是弹力。
4.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是跟接触面_____的,指向受力物体。
恢复
接触
垂直
(2)绳子的拉力方向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______的方向。
(3)弹簧的弹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被拉伸时产生拉力,被压缩时产生支持力。
收缩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_____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____________,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_________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四、胡克定律
恢复
一定的限度
完全恢复
3.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2)表达式:F=kx。
(3)说明:其中k叫作弹簧的__________,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k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劲度系数
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质疑辨析]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境。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 )
(2)乙图中,足球被踢出后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运动员对它的弹力的作用。 ( )
(3)丙图中,足球入网时球网绳子中的弹力都沿绳子收缩方向。 ( )
(4)丁图中,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 )
×
×
√
√
课堂精析重难
项目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定义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达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力,这种粗略地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示意图
强化点(一)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要点释解明
画图步骤 (1)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2)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及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 (3)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方向 (1)无须选标度
(2)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的线段即可
(3)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方向
续表
示例
续表
1.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F1、F2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
C.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而F2具有三个标度
D.无法比较,因为两图标度的大小未知
题点全练清
√
解析:因为两个图示中的比例尺的大小不确定,所以两个力的大小也不能够确定,故两个力的大小无法进行比较。故选D。
2.如选项图所示,F表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示正确的是( )
√
解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故选B。
3.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解析:(1)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选定标度:此题选2 mm长度的线段表示2 N的力。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来定,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条长五倍于标度的线段。
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标明F压=10 N。
(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沿力的方
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压力
F压即可,如图丙所示。
(3)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A,受力物体是物体B。
任务驱动
如图所示,为什么使用铅垂线可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
强化点(二) 对重力与重心的理解
提示:铅垂线能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锤静止时,悬挂重锤的细线一定在竖直方向上,如果墙壁与细线平行,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没有倾斜。
1.对重力的理解
(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不管质量大小,也不论有无生命,凡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体皆受重力作用。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有的情况下,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相等,原因是两者相差很小。重力是非接触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要点释解明
(2)重力的测量:在实验室里,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工业上用电子吊秤可以称更重的物体。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
测量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
测量方法:用测力计将待测物体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的读数在数值上等于重力的大小。
(3)重力的大小:由于G=mg,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在不同地点,如从两极到赤道或离地面越高,g值均减小,从而使同一物体的重力也有所不同;物体的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4)重力的方向:重力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垂直要看接触面,重力和水平面垂直,与斜面并不垂直。物体在自由释放后总是竖直向下的,就说明了重力的方向。
2.对重心的理解
(1)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情况的关系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情况均有关
续表
(2)三点提醒
①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于整个物体,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②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也不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③重心在物体上的相对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在物体上。
1.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题点全练清
√
解析:重力的产生原因是受到地球的吸引,故A正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赤道和两极点指向地心,故B错误;重力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天平用来测量物体质量,故C错误;重心是整个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替代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空瓶子,故D错误。
2.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
出色,以79.14分夺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滑
板表面
B.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人身上
C.跳起在空中时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D.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越来越大
√
解析: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滑板表面,故A错误;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人身上,故B正确;跳起在空中时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故D错误。
任务驱动
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书和桌面之间有没有弹力?
强化点(三)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简述书对桌面的弹力和桌面对书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其方向有何特点。
提示:有。发生形变的书要向桌面的方向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桌面产生弹力F1,其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发生形变的桌面要向书的方向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书产生弹力F2,其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上。
1.弹力的产生条件
(1)物体要接触。
(2)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尤其注意微小形变)。
要点释解明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方法 思路 例证
条件法 当形变比较明显时,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图中弹簧与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对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拉力
假设法 当形变不明显时,通常采用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图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小球的状态不变,故小球只受细线的拉力,不受斜面的支持力
续
表
状态法 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判断物体所受弹力情况 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知,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和重力就可使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竖直墙面对小球不产生弹力作用
续
表
3.三种常见的接触方式
类型 方向 图例
面与面 垂直于公共接触面
特别提醒:每个接触面最多产生一个弹力。
点与面 过接触点且垂直于面
点与点 垂直于切面(即圆弧面对应的半径方向)
续
表
4.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弹力方向
类型 方向 图例
轻绳 沿绳收缩的方向
轻杆 可沿杆
可不沿杆
轻质弹簧 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
续
表
[典例] 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均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甲中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乙中P与斜面的接触面为平面,P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丙中A、B两点都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点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点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
丁中A点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球面的切面斜向上,且必过球心O,B点与杆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杆向上。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思维建模]
(1)弹力的方向可归纳为“有面垂直面,有绳沿绳,有杆不一定沿杆”。
(2)判断弹力方向的一般思路:
1.(2023·浙江1月学考)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正在踢球,此时足球对脚的弹力( )
A.方向向上
B.方向沿球飞出方向
C.由脚的形变所产生
D.由球的形变所产生
题点全练清
√
解析:脚运动状态不能确定,则足球对脚的弹力方向也不能确定,选项A、B错误;足球对脚的弹力是由球的形变产生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在下列选项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
解析:题图A中a、b间无弹力,因为两悬线均竖直,a、b无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形变,故A错误;题图B中a、b间有弹力,细绳偏离竖直方向,则a、b相互挤压,产生弹力,故B正确;假设题图C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将向右滚动,所以a、b间不存在弹力,故C错误;假设题图D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悬线竖直,b球不可能静止,故D错误。
1.对胡克定律F=kx的理解
(1)适用范围:弹簧发生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2)公式中x的意义:x是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注意x不是弹簧的长度。
强化点(四) 胡克定律
要点释解明
(3)公式中k的意义: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
(4)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5)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
2.计算弹力大小的两种方法
公式法 利用公式F=kx计算。适用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的弹力的计算
平衡法 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计算。例如: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求解细绳的拉力时,可用二力平衡求得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典例]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为10.0 N。那么,当这根弹簧伸长到6.2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答案] 12.0 N
[解析] 已知弹簧原长l0=5.00 cm=5.00×10-2 m。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l1=6.00 cm=6.00×10-2 m时,
根据胡克定律F1=kx1=k(l1-l0)
当弹力为F2时,弹簧伸长到l2=6.20 cm=6.20×10-2 m,根据胡克定律得F2=kx2=k(l2-l0)=1.00×103×(6.20-5.00)×10-2 N=12.0 N,因此手受到的弹力大小为12.0 N。
[变式拓展] 在上述[典例]中,如果弹簧被压缩到4.30 cm,那么弹簧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答案:7.0 N
解析:由上述典例知弹簧劲度系数k=1.00×103 N/m,当弹力为F3时,弹簧的长度l3=4.30 cm=4.30×10-2 m。根据胡克定律F3=kx3=k(l0-l3)=1.00×103×(5.00×10-2-4.30×10-2)N=7.0 N,因此,弹簧受到的压力大小为7.0 N。
[思维建模]
(1)弹簧有压缩形变和拉伸形变,既能产生支持力,又能产生拉力,方向均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2)如果题中只告诉弹簧的形变量,并没有指出是伸长还是压缩,或只告诉弹簧弹力的大小,并没有指出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还是处于压缩状态,就要分别进行讨论。
(3)弹簧的一端不连接物体时弹力为零,两端都连接物体时两端弹力必然相等。
1.重为2 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静止时弹簧伸长了4 cm,现将另一物体悬挂在该物体的下端,静止时弹簧伸长了10 cm(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另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50 N/m,3 N B.100 N/m,5 N
C.50 N/m,5 N D.100 N/m,3 N
题点全练清
√
解析:重为2 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F=G=2 N,弹簧伸长的长度x=4 cm=0.04 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N/m=50 N/m,当弹簧伸长了x′=10 cm=0.10 m时,弹簧的弹力F=kx′=5 N,另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G′=F-G=3 N。故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像,试由图像确定:
(1)弹簧的原长。
答案:10 cm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弹簧长度为10 cm时,弹力F=0,故弹簧的原长l0=10 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200 N/m
(3)弹簧伸长10 cm时,其弹力的大小。
答案:20 N
解析:当x=10 cm=0.1 m时,由F=kx得F=200×0.1 N=20 N。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11~12小题,每小题6分。本检测卷满分70分)
A级——学考达标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6
7
8
9
10
11
12
13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两个力的大小都是 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解析:甲推乙的同时,乙也在推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错误。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例如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支撑书,B错误。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12
13
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都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是受力物体,同时也对其他物体施力,即又是施力物体,C正确。力是矢量,比较两个力是否相同,除了比较其大小还要比较其方向,D错误。
1
2
3
4
5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在杭州亚运会男足小组赛首轮比赛中,中国队以5∶1战胜印度队,此役是中国队时隔20年再度在亚运会男足赛场与印度队交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的重心在球壳上
B.撞到球网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
C.足球受到的重力是运动员脚部施加的
D.运动员踢足球时,足球对脚部没有力的作用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足球的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故重心在球心上,A错误;撞到球网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球网是此弹力的施力物体,故B正确;足球受到的重力是地球吸引产生的,故C错误;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有力的作用,足球对脚部也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 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3.(多选)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A.图甲中的人下落到最低点时,橡皮绳的形变量不再增大,就没有了弹力
B.图甲中的人下落到最低点时,橡皮绳的伸长量最大,弹力最大
C.图乙中硬木板发生微小的形变,观察此形变采用的是放大法
D.图乙中的硬木板很硬,放上重物后,硬木板没有发生形变
2
3
4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当题图甲中的人下落到最低点时,橡皮绳的伸长量最大,弹力最大,A错误,B正确;题图乙中硬木板发生微小的形变,观察此形变采用的是放大法(光的反射),C正确,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4.如图所示,以下情形中各接触面光滑,小球M受到两个弹力的是( )
A. 小球静止在墙角
B. 小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斜面上
C. 两个相同的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
D. 小球用细线悬挂,紧靠在竖直墙上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题图A中竖直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如果有弹力小球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只受一个弹力(地面支持力)作用,故A错误;题图B中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绳的弹力平衡,斜面与小球之间不产生弹力,否则小球不可能平衡,则题图B中小球只受一个弹力作用,故B错误;题图C中小球若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不为零,不会静止,小球只受一个弹力(地面支持力)作用,故C错误;题图D中小球受到绳子拉力、重力和竖直墙面的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小球受两个弹力作用,故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5.(多选) 1969年在甘肃武威市雷台发掘出土了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其造型生动,宛如正在奔跑,三足腾空,一足落在飞燕上,却能稳稳地保持平衡。如图所示,现在市面上有不少仿照东汉铜奔马制作的文创作品,马蹄与飞燕连接处不固定,也具有“马踏飞燕”而不倒的效果。下列关于该文创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A.只有铜奔马的重心位置才受到重力作用
B.铜奔马的重心在“飞燕”踏点正上方
C.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可能略有差异
D.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一定相同
2
3
4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重心只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铜奔马每个部位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为了保证铜奔马踏在“飞燕”上不倒,重心应在“飞燕”踏点正上方,故B正确;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故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可能略有差异,故C正确,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6.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框中有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薄板ABC。若用一细线穿过其边缘附近任意一点将它悬挂在空中,则细线的延长线一定通过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O点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薄板质量分布均匀,由题图可知,当吊起B点时,沿着OB这条线,两边图形等底等高,面积相同,则质量相同,即重心在沿OB直线上;同理,当吊起C点时,沿着OC这条线两边图形面积相同,质量相同,重心在沿OC直线上;所以可知O点为该薄板的重心,细线的延长线一定通过题图中的O点。故选D。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7.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相同、伸长量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
B.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C.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量
D.劲度系数与拉力、伸长量有关,也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有关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8.(2024·青岛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用双面胶粘贴于烧杯底部,往烧杯中注入一些水,用细木棍轻微拨动乒乓球,乒乓球将会从杯底上升到水面。在乒乓球从杯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关于由烧杯、水和乒乓球组成的系统重心位置的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乒乓球从杯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相当于与乒乓球等体积的水球逐渐下降,重心降低。故选B。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各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
2
3
4
√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拉力均等于一个小球的重力,所以三力大小相等。故选A。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多选)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
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大小为2 N B.大小为1 N
C.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D.方向竖直向上
2
3
4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受重力与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所以A、D正确,B、C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2023·山东高考)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
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
下端连接托盘。托盘上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
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 g,相邻两盘间距1.0 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10 N/m B.100 N/m
C.200 N/m D.300 N/m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由题意可得3kΔx=mg,其中mg=3 N,Δx=1.0 cm=10-2m,则k=100 N/m,故B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18分)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反映弹簧“软”“硬”的物理量,由弹簧本身决定。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某次活动中发现一大一小两根弹簧,于是他们就想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他们用刻度尺测量出大弹簧比小弹簧长 0.2 m,担心施加的力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于是就将小弹簧置于大弹簧内部,将它们一端齐平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自然放置,如图甲所示。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与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大弹簧的劲度系数k1和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k2分别为多大。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10 N/m 20 N/m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第1节 重力与弹力
第1课时 重力与弹力(赋能课—精细培优科学思维)
课标要求 层级达标
1.认识重力、弹力。2.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学考层级 1.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3.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4.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5.了解胡克定律的内容、表达式。
选考层级 1.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2.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体会引入重心概念的意义。3.结合定义,掌握利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4.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一、力与力的表示方法
1.力
(1)定义:一个物体对 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 和 。
(3)单位: ,简称 ,符号:N。
2.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 表示力的方法。
①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
②箭头表示力的 ;
③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 。
(2)力的示意图: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 和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示意图。
[情境思考]
如图所示,用10 N的力托着一本书,用500 N的力推汽车。
(1)如何简洁明了地表示出这两个力呢?
(2)如何选取标度?
二、重力
1.定义: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方向: 。
3.大小:G= ,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4.作用点——重心
(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 ,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 ;②物体的 。
(3)确定方法——悬挂法
①原理: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等大反向。
②方法: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如图所示,先在A点把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理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O就是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
[质疑辨析]
如图甲所示,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在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变为如图乙所示的圆环,请对以下结论作出判断:
(1)挖掉一个小圆板后,薄板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
(2)挖掉一个小圆板后,薄板的重心位置向外侧偏移了。( )
(3)挖掉一个小圆板后,圆板的重心位置没有改变。( )
(4)该小圆板的重心在圆心位置。( )
三、弹 力
1.接触力
在物体与物体 时发生的相互作用。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和 。
2.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或 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作形变。
3.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 原状,对与它 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都是弹力。
4.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是跟接触面 的,指向受力物体。
(2)绳子的拉力方向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 的方向。
(3)弹簧的弹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被拉伸时产生拉力,被压缩时产生支持力。
四、胡克定律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 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 ,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 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3.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 成正比。
(2)表达式:F=kx。
(3)说明:其中k叫作弹簧的 ,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k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质疑辨析]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境。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
(2)乙图中,足球被踢出后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运动员对它的弹力的作用。( )
(3)丙图中,足球入网时球网绳子中的弹力都沿绳子收缩方向。( )
(4)丁图中,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
强化点(一)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要点释解明]
项目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定义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达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力,这种粗略地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示意图
画图步骤 (1)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2)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及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3)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方向 (1)无须选标度(2)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的线段即可(3)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方向
示例
[题点全练清]
1.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F1、F2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
C.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而F2具有三个标度
D.无法比较,因为两图标度的大小未知
2.如选项图所示,F表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示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强化点(二) 对重力与重心的理解
任务驱动
如图所示,为什么使用铅垂线可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
[要点释解明]
1.对重力的理解
(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不管质量大小,也不论有无生命,凡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体皆受重力作用。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有的情况下,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相等,原因是两者相差很小。重力是非接触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测量:在实验室里,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工业上用电子吊秤可以称更重的物体。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
测量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
测量方法:用测力计将待测物体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的读数在数值上等于重力的大小。
(3)重力的大小:由于G=mg,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在不同地点,如从两极到赤道或离地面越高,g值均减小,从而使同一物体的重力也有所不同;物体的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4)重力的方向:重力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垂直要看接触面,重力和水平面垂直,与斜面并不垂直。物体在自由释放后总是竖直向下的,就说明了重力的方向。
2.对重心的理解
(1)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情况的关系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情况均有关
(2)三点提醒
①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于整个物体,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②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也不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③重心在物体上的相对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在物体上。
[题点全练清]
1.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色,以79.14分夺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滑板表面
B.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人身上
C.跳起在空中时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D.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越来越大
3.(多选)古代计时工具沙漏也叫作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其中一种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如图所示。往上方玻璃球内充满沙子后,沙子穿过狭窄的连接管道逐渐流入下方空玻璃球,对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方玻璃球和内部沙子的重心一直下降
B.上方玻璃球和内部沙子的重心先下降后上升
C.下方玻璃球和内部沙子的重心一直上升
D.下方玻璃球和内部沙子的重心先下降后上升
强化点(三)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任务驱动
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书和桌面之间有没有弹力?
简述书对桌面的弹力和桌面对书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其方向有何特点。
[要点释解明]
1.弹力的产生条件
(1)物体要接触。
(2)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尤其注意微小形变)。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方法 思路 例证
条件法 当形变比较明显时,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图中弹簧与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对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拉力
假设法 当形变不明显时,通常采用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图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小球的状态不变,故小球只受细线的拉力,不受斜面的支持力
状态法 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判断物体所受弹力情况 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知,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和重力就可使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竖直墙面对小球不产生弹力作用
3.三种常见的接触方式
类型 方向 图例
面与面 垂直于公共接触面
点与面 过接触点且垂直于面
点与点 垂直于切面(即圆弧面对应的半径方向)
特别提醒:每个接触面最多产生一个弹力。
4.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弹力方向
类型 方向 图例
轻绳 沿绳收缩的方向
轻杆 可沿杆
可不沿杆
轻质弹簧 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
[典例] 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均处于静止状态。
听课记录:
(1)弹力的方向可归纳为“有面垂直面,有绳沿绳,有杆不一定沿杆”。
(2)判断弹力方向的一般思路:
[题点全练清]
1.(2023·浙江1月学考)
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正在踢球,此时足球对脚的弹力( )
A.方向向上
B.方向沿球飞出方向
C.由脚的形变所产生
D.由球的形变所产生
2.在下列选项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强化点(四) 胡克定律
[要点释解明]
1.对胡克定律F=kx的理解
(1)适用范围:弹簧发生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2)公式中x的意义:x是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注意x不是弹簧的长度。
(3)公式中k的意义: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
(4)F 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5)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
2.计算弹力大小的两种方法
公式法 利用公式F=kx计算。适用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的弹力的计算
平衡法 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计算。例如: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求解细绳的拉力时,可用二力平衡求得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典例]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为10.0 N。那么,当这根弹簧伸长到6.2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尝试解答:
[变式拓展] 在上述[典例]中,如果弹簧被压缩到4.30 cm,那么弹簧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1)弹簧有压缩形变和拉伸形变,既能产生支持力,又能产生拉力,方向均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2)如果题中只告诉弹簧的形变量,并没有指出是伸长还是压缩,或只告诉弹簧弹力的大小,并没有指出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还是处于压缩状态,就要分别进行讨论。
(3)弹簧的一端不连接物体时弹力为零,两端都连接物体时两端弹力必然相等。
[题点全练清]
1.重为2 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静止时弹簧伸长了4 cm,现将另一物体悬挂在该物体的下端,静止时弹簧伸长了10 cm(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另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50 N/m,3 N B.100 N/m,5 N
C.50 N/m,5 N D.100 N/m,3 N
2.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像,试由图像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10 cm时,其弹力的大小。
第1课时 重力与弹力
一、1.(1)另一个物体 (2)方向 作用点 (3)牛顿 牛
2.(1)有向线段 ①大小 ②方向 ③作用点
(2)作用点 方向
[情境思考]
提示:(1)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者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2)标度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选取。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
二、1.地球的吸引 2.竖直向下 3.mg 4.(1)集中于一点
(2)①形状 ②质量分布
[质疑辨析] (1)√ (2)× (3)√ (4)√
三、1.接触 弹力 摩擦力 2.形状 体积 3.恢复 接触
4.(1)垂直 (2)收缩
四、1.恢复 2.一定的限度 完全恢复 3.(1)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3)劲度系数
[质疑辨析] (1)× (2)× (3)√ (4)√
强化点(一)
1.选D 因为两个图示中的比例尺的大小不确定,所以两个力的大小也不能够确定,故两个力的大小无法进行比较。故选D。
2.选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故选B。
3.解析:(1)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选定标度:此题选2 mm长度的线段表示2 N的力。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来定,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条长五倍于标度的线段。
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标明F压=10 N。
(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压力F压即可,如图丙所示。
(3)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A,受力物体是物体B。
答案:见解析
强化点(二)
[任务驱动] 提示:铅垂线能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锤静止时,悬挂重锤的细线一定在竖直方向上,如果墙壁与细线平行,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没有倾斜。
[题点全练清]
1.选A 重力的产生原因是受到地球的吸引,故A正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赤道和两极点指向地心,故B错误;重力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天平用来测量物体质量,故C错误;重心是整个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替代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空瓶子,故D错误。
2.选B 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其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滑板表面,故A错误;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人身上,故B正确;跳起在空中时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故D错误。
强化点(三)
[任务驱动] 提示:有。发生形变的书要向桌面的方向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桌面产生弹力F1,其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发生形变的桌面要向书的方向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书产生弹力F2,其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上。
[典例] 解析:甲中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乙中P与斜面的接触面为平面,P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丙中A、B两点都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点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点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丁中A点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球面的切面斜向上,且必过球心O,B点与杆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杆向上。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题点全练清]
1.选D 脚运动状态不能确定,则足球对脚的弹力方向也不能确定,选项A、B错误;足球对脚的弹力是由球的形变产生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选B 题图A中a、b间无弹力,因为两悬线均竖直,a、b无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形变,故A错误;题图B中a、b间有弹力,细绳偏离竖直方向,则a、b相互挤压,产生弹力,故B正确;假设题图C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将向右滚动,所以a、b间不存在弹力,故C错误;假设题图D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悬线竖直,b球不可能静止,故D错误。
强化点(四)
[典例] 解析:已知弹簧原长l0=5.00 cm=5.00×10-2 m。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l1=6.00 cm=6.00×10-2 m时,
根据胡克定律F1=kx1=k(l1-l0)
可得劲度系数k== N/m=1.00×103 N/m
当弹力为F2时,弹簧伸长到l2=6.20 cm=6.20×10-2 m,根据胡克定律得F2=kx2=k(l2-l0)=1.00×103×(6.20-5.00)×10-2 N=12.0 N,因此手受到的弹力大小为12.0 N。
答案:12.0 N
[变式拓展] 解析:由上述典例知弹簧劲度系数k=1.00×103 N/m,当弹力为F3时,弹簧的长度l3=4.30 cm=4.30×10-2 m。根据胡克定律F3=kx3=k(l0-l3)=1.00×103×(5.00×10-2-4.30×10-2)N=7.0 N,因此,弹簧受到的压力大小为7.0 N。
答案:7.0 N
[题点全练清]
1.选A 重为2 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F=G=2 N,弹簧伸长的长度x=4 cm=0.04 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N/m=50 N/m,当弹簧伸长了x′=10 cm=0.10 m时,弹簧的弹力F=kx′=5 N,另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G′=F-G=3 N。故A正确,B、C、D错误。
2.解析:(1)由题图可知,当弹簧长度为10 cm时,弹力F=0,故弹簧的原长l0=10 cm。
(2)由题图可知,当弹力的变化量ΔF=10 N时,弹簧长度的变化量Δx=5 cm=0.05 m,由ΔF=k·Δx,解得k== N/m=200 N/m。
(3)当x=10 cm=0.1 m时,由F=kx得F=200×0.1 N=20 N。
答案:(1)10 cm (2)200 N/m (3)20 N
1 / 11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重力与弹力
(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11~12小题,每小题6分。本检测卷满分70分)
A级——学考达标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两个力的大小都是 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2.在杭州亚运会男足小组赛首轮比赛中,中国队以5∶1战胜印度队,此役是中国队时隔20年再度在亚运会男足赛场与印度队交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的重心在球壳上
B.撞到球网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
C.足球受到的重力是运动员脚部施加的
D.运动员踢足球时,足球对脚部没有力的作用
3.(多选)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人下落到最低点时,橡皮绳的形变量不再增大,就没有了弹力
B.图甲中的人下落到最低点时,橡皮绳的伸长量最大,弹力最大
C.图乙中硬木板发生微小的形变,观察此形变采用的是放大法
D.图乙中的硬木板很硬,放上重物后,硬木板没有发生形变
4.如图所示,以下情形中各接触面光滑,小球M受到两个弹力的是( )
A.小球静止在墙角
B.小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斜面上
C.两个相同的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
D.小球用细线悬挂,紧靠在竖直墙上
5.(多选)1969年在甘肃武威市雷台发掘出土了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其造型生动,宛如正在奔跑,三足腾空,一足落在飞燕上,却能稳稳地保持平衡。如图所示,现在市面上有不少仿照东汉铜奔马制作的文创作品,马蹄与飞燕连接处不固定,也具有“马踏飞燕”而不倒的效果。下列关于该文创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铜奔马的重心位置才受到重力作用
B.铜奔马的重心在“飞燕”踏点正上方
C.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可能略有差异
D.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一定相同
6.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框中有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薄板ABC。若用一细线穿过其边缘附近任意一点将它悬挂在空中,则细线的延长线一定通过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O点
7.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相同、伸长量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
B.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C.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量
D.劲度系数与拉力、伸长量有关,也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有关
8.(2024·青岛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用双面胶粘贴于烧杯底部,往烧杯中注入一些水,用细木棍轻微拨动乒乓球,乒乓球将会从杯底上升到水面。在乒乓球从杯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关于由烧杯、水和乒乓球组成的系统重心位置的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各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
10.(多选)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大小为2 N B.大小为1 N
C.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D.方向竖直向上
B级——选考进阶
11.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和盒子P拴接,盒子P上端用绳子连接并绕过两光滑定滑轮拴接另一个相同的盒子Q,在P内有一些质量相同的小钢球。现对Q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系统静止时弹簧长度增加了Δx;撤去拉力,把P中的n个小钢球转移到Q中,系统静止时发现弹簧长度增加了。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加拉力后,弹簧一定处于拉伸状态
B.由题中条件可得出弹簧劲度系数
C.因无法确定弹簧压缩或者拉伸,所以无法得出弹簧劲度系数
D.由题中条件可得出每个小钢球的质量为
12.(2023·山东高考)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托盘。托盘上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 g,相邻两盘间距1.0 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10 N/m B.100 N/m
C.200 N/m D.300 N/m
13.(18分)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反映弹簧“软”“硬”的物理量,由弹簧本身决定。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某次活动中发现一大一小两根弹簧,于是他们就想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他们用刻度尺测量出大弹簧比小弹簧长 0.2 m,担心施加的力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于是就将小弹簧置于大弹簧内部,将它们一端齐平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自然放置,如图甲所示。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与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大弹簧的劲度系数k1和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k2分别为多大。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1.选C 甲推乙的同时,乙也在推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错误。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例如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支撑书,B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都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是受力物体,同时也对其他物体施力,即又是施力物体,C正确。力是矢量,比较两个力是否相同,除了比较其大小还要比较其方向,D错误。
2.选B 足球的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故重心在球心上,A错误;撞到球网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球网是此弹力的施力物体,故B正确;足球受到的重力是地球吸引产生的,故C错误;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有力的作用,足球对脚部也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 D错误。
3.选BC 当题图甲中的人下落到最低点时,橡皮绳的伸长量最大,弹力最大,A错误,B正确;题图乙中硬木板发生微小的形变,观察此形变采用的是放大法(光的反射),C正确,D错误。
4.选D 题图A中竖直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如果有弹力小球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只受一个弹力(地面支持力)作用,故A错误;题图B中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绳的弹力平衡,斜面与小球之间不产生弹力,否则小球不可能平衡,则题图B中小球只受一个弹力作用,故B错误;题图C中小球若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不为零,不会静止,小球只受一个弹力(地面支持力)作用,故C错误;题图D中小球受到绳子拉力、重力和竖直墙面的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小球受两个弹力作用,故D正确。
5.选BC 重心只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铜奔马每个部位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为了保证铜奔马踏在“飞燕”上不倒,重心应在“飞燕”踏点正上方,故B正确;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故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可能略有差异,故C正确,D错误。
6.选D 薄板质量分布均匀,由题图可知,当吊起B点时,沿着OB这条线,两边图形等底等高,面积相同,则质量相同,即重心在沿OB直线上;同理,当吊起C点时,沿着OC这条线两边图形面积相同,质量相同,重心在沿OC直线上;所以可知O点为该薄板的重心,细线的延长线一定通过题图中的O点。故选D。
7.选A 由胡克定律可得k=,拉力相同、伸长量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A正确;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在弹力不同时相应的伸长量不同,B错误;在弹性限度内,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量,C错误;劲度系数与拉力、伸长量无关,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有关,D错误。
8.选B 乒乓球从杯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相当于与乒乓球等体积的水球逐渐下降,重心降低。故选B。
9.选A 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拉力均等于一个小球的重力,所以三力大小相等。故选A。
10.选AD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受重力与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所以A、D正确,B、C错误。
11.选B 由题中条件无法确定拉力F与钢球总重力的大小关系,因此无法确定弹簧是否处于拉伸状态,A错误;根据胡克定律F=kΔx,可得出弹簧劲度系数,B正确;弹簧劲度系数与弹簧处于拉伸还是压缩状态无关,C错误;转移小钢球后满足2nmg=k·=,所以m=,D错误。
12.选B 由题意可得3kΔx=mg,其中mg=3 N,Δx=1.0 cm=10-2m,则k=100 N/m,故B正确。
13.解析:据题意,当压缩量只有0.2 m的过程,只有大弹簧发生形变,从图中读出x=0.2 m时,F=2 N,由F=kx得k1== N/m=10 N/m
弹簧组合形变量为0.3 m时,大弹簧的形变量为x1=0.3 m,小弹簧的形变量为x2=0.3 m-0.2 m=0.1 m,
F1+F2=5 N,就有k1x1+k2x2=5 N,
解得k2== N/m=20 N/m。
答案:10 N/m 20 N/m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