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作业单】——三升四语文第16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期作业单】——三升四语文第16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6 17: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暑期作业单——第16天(三升四语文)
◎轻松复习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幻想(huàn yòu) 伸缩(suō zuō) 蕴藏(cáng zàng)
旅行(nǚ lǚ) 桅杆(wēi wéi) 澎湃(bài pài)
褐色(hè kē) 储量(zhǔ chǔ) 下跪(guì wē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à fāng kuā jiǎng dào lǐ fù zé
( ) ( ) ( ) ( )
fàng xīn shǒu yì gǎn dòng shū fu
( ) ( ) ( ) ( )
mào zi lì hai fā dǒu sōng shǒu
( ) ( ) ( ) ( )
zhān jiāo gēn qián gān xīn dī dā
( ) ( ) ( ) ( )
三、多音字组词。
模 mú ( ) mó ( )
差 chā( ) chāi( ) chà( )
劲 jìn( ) jìng( )
按要求写词语。
1、填上合适的动词。
( )颜色 ( )光芒 ( )翅膀
黑夜( ) 群星( ) 树枝( )
( )地后退 ( )地游动 ( )地旅行
2、量词搭配:
一( )世界 一( )小狗 一( )云彩 一( )种子
一( )风 一( )星星 一( )马 一( )狮子
3、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五、照样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1、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遥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我们奇妙的世界》从 、 两个方面表现了世界的奇妙。世界的奇妙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 ,就能有所发现。从 、
、 、 、 写天空的奇妙;从春天
、夏天的 、秋天的 、冬天的 写大地的奇妙。
《海底世界》这篇文章从 、 、 、
、 这五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海底这个 、
的世界。
《火烧云》选自《 》,作者是 ,这篇文章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 和 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的变化之
和变化之 ,表达了作者 之情。 、 的火烧云。
4、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5、兵来将挡, 。  
,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 。
近朱者 ,近墨者 。
◎趣味语文
下面14条成语,都分别缺少一个字,请你把它们补充完整后再组成7个语文中的术语,好吗?
甜言蜜( ) ( )质彬彬 无恶不( ) ( )过饰非
妙( )生花 ( )蛇添足 死里逃( ) ( )斟句酌
难分难( ) ( )不达意 不择手( ) ( )气风发
物极必( ) ( )不容辞
◎预习新课
一、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 的发展历程 ,作者用 的手法,展示了 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 ,激发了我们 。
2、《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 ,其中的说明方法有:
人类生活“依赖自然”与20世纪科技的发展——
“忽如一夜···”、“归根到底··”——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4、生活在农耕社会的人们,想要 ,只能在神话中用“ ”“ ”和腾云驾雾的“ ”,来寄托自己的 。
5、20世纪是一个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
和 。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
的、 的 。
7、“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中“呼风唤雨”指的是:

二、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完成练习题。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写近义词 依赖——( ) 愿望——( )
2、写反义词 大概——( ) 黑暗——( )
3、“‘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文中指什么?在现代指什么?
答:在文中指 。现代课文中“千里眼”指 ,”顺风耳”指 ,“腾云驾雾的神仙” 。
4、“那时没有电灯,…”一句中的“那时”指 ,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方法,起到了 的作用。
5、“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小练笔。
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段话。
◎快乐阅读
学会舍弃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当时正准备建造一台40万电子伏特的加
速器,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导师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的6名研究生之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的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他:“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要他放弃自己的计划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答复您。”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最终,他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从此,他如释重负,毅然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最终于1957年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句中“心情”与“复杂”搭配恰当,请你再写几个与“复杂”搭配恰当的词语。(不少于3个)
2、“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这句笑话说明了什么?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杨振宁 ,因此他接受了 的建议,放弃了 ,
选择了 。最终获得
4、从杨振宁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轻松复习
一、幻想(huàn) 伸缩(suō) 蕴藏(cáng)
旅行(lǚ) 桅杆(wéi) 澎湃(pài)
褐色(hè) 储量(chǔ) 下跪(guì)
大方 夸奖 道理 负责 放心 手艺 感动 舒服
帽子 厉害 发抖 松手 粘胶 跟前 甘心 滴答
三、模样 模型 差别 出差 差不多 劲头 刚劲
四、1、变幻 洒满 张开 降临 闪烁 颤动 迅速 缓缓 悠闲
2、个 条 片 粒 阵 颗 匹 头
3、刹那 一眨眼 一瞬间 转眼间 霎时
五、1、孩子们又活泼又漂亮,就像春天里的花蕾
2、金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藏在水中,一会露出个头,一会儿沉在水底。
六、1、天空、大地 仔细地观察、寻找 日出、云彩、雨后、落日、群星植物的生长过程 树荫 落叶 冰雪
2、海底的光线、海底动物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藏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3、呼兰河传 萧红 颜色 形状 多 快 对大自然的喜爱 色彩绚丽、变化多端
4、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 耳听为虚 赤 黑
◎趣味语文
语 文 作 文 笔 画 生 字 解 词 段 意 反 义
语文、 作文、 笔画、 生字、 解词、 段意、 反义词
◎预习新课
一、1、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说明文 作比较 作引用 举例子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呼风唤雨 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美好愿望
5、呼风唤雨的世纪 精神文化生活 物质生活
6、奇迹般的、出乎意料 发明和发现
7、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说明20世纪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二、1、 依靠 心愿
2、肯定 明亮
3、看得远、听得远、用法术乘云驾雾飞行 摄像机、望远镜、电视机 电话、收音机 飞机、火箭
4、农耕时代 排比 强调
5、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在晚上,打开电灯,即使是黑夜,我也可以在明亮地灯光下安心地写作业。手机QQ,手机微信接近了我和亲戚、朋友之间的距离。高铁和飞机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了。
三、山区小朋友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学校。比起他们,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快乐阅读
内容 计算方法 程序
2、说明了杨振宁动手能力比别人差,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
3、物理实验进行得不顺利 “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博士写实验论文的打
算 理论物理研究 诺贝尔物理学奖
4、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扬长避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