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六单元
消化与吸收
我们每天要摄取食物,要呼吸。你了解自己的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吗?消化器官有哪些?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18.食物的营养
21.我们的呼吸
19.食物到哪里去了
20.肠道传染病
22.呼吸道传染病
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每一类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重要作用。
18.食物的营养
水是人体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营养物质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脂肪是人体內备用的能源物质。
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铁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18.食物的营养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
设计实验来检验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的方法。
脂肪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18.食物的营养
鸡蛋,瘦肉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说明它们含有
花生,肥肉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渍,说明它们含有
馒头,面包遇到碘后常会变蓝,说明它们含有
脂肪。
淀粉。
蛋白质。
18.食物的营养
我知道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
含有淀粉的食物
含有脂肪的食物
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滴入碘液
放在白纸上按压
放在火上烧
变 蓝
留下油渍
头发烧焦的气味
18.食物的营养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前面的研究,将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分类:
含较多脂肪的食物:
含较多淀粉的食物:
含较多蛋白质的食物:
花生
肥肉
芝麻
核桃仁
面包
馒头
米饭
面条
土豆
鸡蛋
瘦肉
牛肉
鱼肉
虾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8.食物的营养
口腔
咽
食道
肝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认识消化系统
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过程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食物在身体里是怎样“运动”的?
19.食物到哪里去了
食物在口腔里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嚼馒头时会感觉有点儿甜呢?
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碘酒
试管
滴管
淀粉液
实 验 材 料
唾液
19.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取两支试管,标上1号2号,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
2.在标有1号的试管中加入2毫升的蒸馏水,然后在2号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唾液,摇匀。
3.将两试管同时放在约37℃左右的温水中。
4.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
加入唾液的试管里的溶液不变色,加入清水的试管里的溶液变蓝。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入唾液的试管里没有淀粉,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19.食物到哪里去了
人的口腔内有( ),唾液腺能分泌(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 ),这种酶能把淀粉分解成( )。
19.食物到哪里去了
唾液腺
唾液
麦芽糖
酶
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可以帮助消化。
食物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被研碎和分解。
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分化吸收了。
食物是这样被消化的。
19.食物到哪里去了
食物残渣进入大肠,
最后排出人体。
食物的消化,一是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研碎;二是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人体内不断地被消化、吸收,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通过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被排出体外。
19.食物到哪里去了
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饭前便后要洗手
吃饭要定时定量
吃饭时不要看电视
不吃变质的食物
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传染病:
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肠道传染病:
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在肠道内繁
殖且散发毒素,并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体
的一类疾病。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20.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细菌性痢疾
伤寒
肠道传染性疾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为最多,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类急性肠道传染病,是较为严重的肠道传染病。有高热、乏力、腹部不适感、食欲减退、头痛等症状。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会导致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资料卡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接触传播
霍乱、伤寒、菌痢,这三种疾病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食品而传染。
经昆虫传播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还可以通过握手,接触病人用过的衣物、文具、门把手等方式传播。
通过苍蝇、蟑螂等昆虫的活动传播。
肠道传染病 可通过水、食物和昆虫等媒介传播。
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呕吐物或衣物等污染,可引发肠道传染病。
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如果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能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局部流行。
有些肠道传染病可通过苍蝇、蟑螂等昆虫的活动传播。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还可以通过握手,接触病人用过的衣物、文具、门把手等方式传播。
资料卡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不喝生水
饭前便后要洗手
消灭蝇虫
注意饮食卫生
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开,生吃的瓜果蔬菜应该用流动水洗净,吃剩的食物即使放在冰箱内,时间也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的加热。
如何正确洗手?
30秒
七步洗手法:
内、外、夹、弓、大、立、腕,全过程每一步都要认真揉搓双手15秒以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有关专业机构或者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左支气管
鼻
咽
喉
气管
右支气管
肺
人体的呼吸系统
21.我们的呼吸
鼻毛
黏液
净化空气
湿润空气
毛细血管
温暖空气
鼻腔
21.我们的呼吸
细支气管
纤毛
肺泡
净化空气排出异物
毛细血管交换氧气、二氧化碳
气 管
支气管
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
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交
换的场所。
肺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支气管在肺里不断分支,在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肺泡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感受呼吸时身体的变化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
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
20.我们的呼吸
吸气时,胸廓 ,
胸腔内气压减小,气
流 肺部。
扩大
进入
呼气时,胸廓 ,
胸腔内气压增大,气
流 肺部。
缩小
离开
实验试一试
取两个广口瓶,分别标上1号和2号,分别往两个杯中倒入大半杯澄清的石灰水,用注射器向1号杯子中注入空气,向2号杯子中吹气 。
20.我们的呼吸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没有变浑浊 变浑浊
通过实验, 发现了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1号杯子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2号
杯子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同。
21.我们的呼吸
资料卡
人体吸进空气后,在体内消耗了部分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反应后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1.我们的呼吸
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寒冷天气外出时要戴口罩
勤开窗通风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1.我们的呼吸
冬天和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还有水痘、麻疹、水痘、肺结核等。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一般表现为为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上有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水痘:皮肤表面出现水泡、疱疹等。由带状孢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主要发生于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等症状为主,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
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以及咳嗽、咳痰、血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流感发热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结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治在线
说 明:
1、医疗机构: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诊所、急救中心等。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健委。
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常开窗通风
增强体质
减少人群聚集
人员密集处要戴口罩
及时接种疫苗
注意生活规律,
保证睡眠充足
……
棉布口罩的主要功能是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注意:
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口罩不能超过4小时,废弃的口罩要分类处理,不能随便丢弃。
生活中常用的口罩有纯棉、无纺布、活性炭、KN95口罩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口罩哟,切记!
医用无纺布外科口罩可以防止喷射造成的病原体传染和传播。
活性炭口罩能够有效防菌、防尘。
N95口罩是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
要学会规范戴口罩。
要学会规范戴口罩。
金属条鼻夹在上
适当调整面罩,使口罩周边贴合面部
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用双手向内触压鼻夹
戴口罩前先洗手,以免造成污染。
一、填空题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 )、 ( ) 、( ) 、 ( )、 ( ) 、 ( ) 等。
2.蔬菜喝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 )和( ) ,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3.将瓜子在白纸上用力划或放在白纸上挤压,白纸上会留下_ ( ) ,说明瓜子中含有( ) 。
4.把碘酒滴在馒头上,馒头就会变成蓝色,这说明馒头中含有( ) 。
5.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 ),( ),( ),( ),( )。其中( )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6.口腔的作用是( )、( )食物,使食物更碎,口腔内有( ),它能分泌( ),帮助消化食物。
7.( )是输送食物的通道。
8.胆分泌的( ),胰分泌的( ),都有助于帮助消化食物。
二、判断题
1.虽然食物有不同种类,但它们都是由若干种基本营养成分组成的。( )
2.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 )
3.油脂类食物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可以多吃。 ( )
4.水也是人体的重要营养成分。 ( )
5.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 )
6.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 )
7.人体内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大肠。 ( )
8.胃只是储存食物,不消化。 ( )
9.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分解成食糜,胃里还有胃液,帮助消化食物。 ( )
三、选择题
1.人在呼吸时,最先接触到空气的器官是( )
A.鼻腔 B.肺 C.器管 D.咽喉
2.(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A.鼻腔 B.咽喉 C.肺 D.支气管
3.( )能让气体进出气管
A.鼻腔 B.咽喉 C.支气管 D.肺
4.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中( )的含量增加了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5.吃饭时讲话,对以下哪个器官影响最大( )
A.咽喉 B.肺 C.口腔 D.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