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句子专项复习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句子专项复习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6 16:1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句子专项复习
当你在追光,你与光同航
通用版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
01
双重否定句
02
缩句和扩句
03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04
目录
Contents
05
07
06
言外之意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把”字句,“被” 字句转换
修改病句
直述句与转述句
Work summary and work plan template.This template is suitable for the new year, year-end summary plan, report, work report and other business scene.
Part 01
1、改标点。冒号变逗号,去掉双引号,句尾的问号、感叹号都改为句号。
2、改人称。第一人称改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根据具体情况改为第一人称或人名
3、删除语气词。删掉语气词:吧、呢、吗、呀、啦等。
4、删去称呼。在句中喊的称呼要删去。
5、其他改变。“这”变“那”,“来”变“去“。
6、整理句子。看看句子是否符合原意,是否通顺。
7、注意!!!冒号前面的内容不变!!!
例句:
原句(直述句):小航问我:“丽丽,这幅画是你画的吗?”
改为转述句:
做题步骤
小航问我,这幅画是不是我画的。
实战演练
1、莉莉对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搬桌子吧!”
2、明明对我说:“这是我的文具袋。”
3、老师对小志说:“请小华来办公室一趟,我在这里等他。”
4、父亲说:“对,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5、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6、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1、莉莉对班长说,她帮班长一起搬桌子。
2、明明对我说,那是他的文具袋。”
3、老师对小志说,要小华来办公室一趟,他在那里等小华。”
4、父亲说,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5、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6、蔺相如对秦王说,那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他指给秦王看。”
双重否定句
Work summary and work plan template.This template is suitable for the new year, year-end summary plan, report, work report and other business scene.
Part 02
做题步骤
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具体看表格);
2、替换或去掉原句中“要、得(de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
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4、实在不会改的情况下的小锦囊:在最前面加不得不说这个短语。
5、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通顺。
例句:
原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李华必须边打工边上学。
改为: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李华不得不边打工边上学。
双重否定词
不同情况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
表示肯定(语气十分强烈) 必须,一定要 非……不可
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强调无奈、勉强) 只好,只能,只得 不得不
强调所有全部 人人,每个人、处处、都 没有……不;无不
一般情况,表示推测 是、会、可能、能、应该 无非、不会不……、不能不……、不可能不……、不应该不……、不得不说……、不可能没有……
表示判断 是、了 谁也不能否认
实战演练
1、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不参加这次歌咏比赛。
2、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3、花生的好处很多,没有人不喜欢它。
4、大家不会不知道1月24日期末考试。
5、你历经磨难才获得了成功,这一路不可能不辛苦。
6、楚王不得不向晏子赔不是。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歌咏比赛。
2、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3、花生的好处很多,人们都喜欢它。
4、大家应该知道1月24日期末考试。
5、你历经磨难才获得了成功,这一路一定很辛苦。
6、楚王只好向晏子赔不是。
缩句和扩句
Part 03
做题步骤
基础句型:
1、谁是什么。
2、什么是什么。
3、谁干什么。
4、什么干什么。
5、谁怎么样。
6、什么怎么样。
一、删除
1、删去“的”前面的修饰成分;
2、删去“地”前面的修饰限制成分;
3、删去“得”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
4、删去数量词和颜色词;
5、删去“在……里/上/中/下/外/里/左/右/内(等)”表示方位的成分。
二、保留
1、“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已经发生)、过(表明动作已经过去)”保留。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无、没有等)要保留;
3、“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被”要保留;
4、语气词要保留(啊、吧、呢、呀、哇等)
5、专属名词、特定称谓要保留。
三、整理
整理句子成分让语句通顺,检查句子是否保留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借助基础句型检查)。
例句
1、我们一起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爸爸把一只受伤的小狗带回家了。
3、小明没有找到老师星期天布置的作业。
4、这个女明星美得像仙女。
5、妈妈惊讶地看着一片狼藉的客厅。
1、我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2、爸爸把小狗带回家了。
3、小明没有找到作业。
4、女明星美。
5、妈妈看着客厅。
1、我们一起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爸爸把一只受伤的小狗带回家了。
3、小明没有找到老师星期天布置的作业。
4、这个女明星美得像仙女。
5、妈妈惊讶地看着一片狼藉的客厅。
扩句
一、概念: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适当的修饰词,让句子更加的完整生动。
二、方法:
1、扩名词(在名词前面加上形容词及数量词)xx的
例:小狗看着骨头。
改:一只胖乎乎的小狗看着一根大大的肉骨头。
2、扩动词(在动词前面加上修饰词)xx地
例:小狗看着骨头。
改:小狗一动不动地看着骨头。
3、扩地点(在主要人物或事物后面加地点)在哪里/从哪里
例:小狗看着骨头。
改:小狗在桌子底下看着一根骨头。
三、整理
整理句子成分让语句通顺,检查句子是否保留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借助基础句型检查)。
例句
1、光射进来。
2、同学们回答问题。
3、歌声打破了沉寂。
4、秧苗生长。
5、同学们坐着。
1、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
2、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3、悠扬婉转的歌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4、嫩绿的秧苗生机勃勃地生长。
5、认真学习的同学们端端正正地坐着。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Part 04
陈述句改反问句
一、认识
陈述句:陈述句使用陈述的语气来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一般答案就在问居中,旨在加强语气。(句末用问号)
二、方法
两加:
1、加反问词(难道、怎、怎么、怎能等)
2、加语气词(吗,呢等)
两改:
1、将句子中的肯定词(是、能、会、应该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不应该等)
2、句号改问号。
一检查:
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通顺。
口诀:加反问语气词,有不去不,无不添不,句号变问号。
例:
美丽的草原令人陶醉。
美丽的草原难道不令人陶醉吗?
反问句改陈述句
一、认识
陈述句:陈述句使用陈述的语气来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一般答案就在问居中,旨在加强语气。(句末用问号)
二、方法
两删:
1、删去反问词(难道、怎、怎么、怎能等)
2、删去语气词(吗,呢等)
两改:
1、将句子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不应该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应该等)或者
根据具体情况将句中肯定词(是、能、会、应该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不应该等)
2、问号改句号。
一调整:
适当增减词语,是句子通顺,句意不变。
口诀:去反问语气词,有不去不,无不添不,问号变句号。
例:
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吗?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把”字句、“被”字句
Part 05
把字句:主动者 + 把 + 被动者 + 动作
(谁) (什么) (怎么样)
被字句:被动者 + 被 + 主动者 + 动作
(什么) (谁) (怎么样)
例: 丽丽把苹果吃了。
例: 苹果被丽丽吃了。
二、方法总结:
1、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
2、“把”、“被”互换;
3、将“主动者” 和“被动者”互换位置;
4、动作不变,照抄下来。
5、整理句子,看看是否与原句意思相符,是否通顺。
一、做题公式:
把字句:主动者 + 把 + 被动者 + 动作
一片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被字句:被动者 + 被 + 主动者 + 动作
太阳被一片乌云遮住了。
三、初试身手
1、山一样的海浪掀翻了满载货物的大船。(请将例句修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我吃完了带去的水果。(请将例句修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3、小妹妹捡起地上的花皮球。(请将例句修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三、初试身手
1、山一样的海浪掀翻了满载货物的大船。(请将例句修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我吃完了带去的水果。(请将例句修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3、小妹妹捡起地上的花皮球。(请将例句修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山一样的海浪把满载货物的大船掀翻了。
被字句:满载货物的大船被山一样的海浪掀翻了。
把字句:小妹妹把地上的花皮球捡起来了。
被字句:地上的花皮球被小妹妹捡起来了。
把字句:我把带去的水果吃完了。
被字句:带去的水果被我吃完了。
四、独立练习
练习一:密密层层的树枝,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请将例句修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练习二: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请将例句修改为被字句)
练习一:
把字句:密密层层的树枝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被字句:蓝蓝的天空被密密层层的树枝遮住了。
练习二:
被字句:那下了种的土窝被我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
修改病句
Part 06
修改病句
一、认识
1、病句: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的不明确、不清楚甚至是错误的句子叫做病句。
2、基础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及其他修饰成分。
3、病句分类:
结构类:
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关联词使用不当。
语义类:
重复赘余、前后矛盾、指代不明、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
4、修改原则:原意要保,改法要巧,改动要少、越简越好。
二、方法(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本意。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所在之处。(找出病症,确定病因)。
三改:根据病症及原因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改正。
四查: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通顺。
病句具体分类:
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不明确。
例:
1、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缺主语:谁做了很多好事,不明确。
正确:他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2.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缺谓语:花草树木怎么了。
正确: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发芽了。
3.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
缺宾语:养成什么?
正确: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4.通过这次军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多“使”句,看到“通过”删除”使“)
滥用介词:淹没主语。
正确:通过这次军训,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1.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3、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4.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6.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7.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8.看了这部电视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送来的。
实战演练:
1.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赞成!”(缺主语)
2.大家必须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缺谓语)
3、哥哥最喜欢打篮球。
4.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的整整齐齐。
5.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6.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7.她围着一条白围巾,穿着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8. 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句:
1.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词不当,应改为“果断”。
正确:他做事很冷静、果断。
2.这件精密的手工作品,出自韩睿之手。
“精密”用词不当,应该为“精美”。
正确:这件精美的手工作品,出自韩睿之手。
3.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勾结”用词不当,应改为“团结”。
正确: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互相帮助。
1.大厅里挤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锻炼身体的同学们。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激烈。
4.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5.小明的姐姐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实战演练: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4.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5.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句:
1.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舞蹈”搭配不当。
正确: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2.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语气”与“注视”搭配不当。
正确:老师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了。
“态度”和“提高”搭配不当。
正确:经过努力,我的学提高了。
1.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2.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3.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4.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5.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实战演练:
1.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2.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厉。
3.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增多了,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4.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表情。
5.这一年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四)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
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句:
1.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
正确: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2.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新出土的”和“两千多年前的”调换。
正确:历史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一大批文物。
3.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这句话中有很明显的标志——“并”字,先发现,才能去克服。
正确: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练习:
1.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2.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3.盲人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5.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1.我觉得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
2.我校经常请解放军叔叔作报告。
3.有人看见盲人姑娘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我们要理解和运用学过的词语。
5.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五)关联词使用不当:
指的是前后两个分句和所用关联词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或关联词前后搭配不当。
例句:
1.只有坚持学习,就能取得优良成绩。
“只有”和“就”搭配不当。
正确: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取得优良成绩。
2.虽然大家走得很快,但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
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
正确:因为大家走得很快,所以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
练习:
1.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2.小明不但认真学习,而且成绩很好。
3.王小二因为刻苦学习,就成绩优良。
4.即使这部电影拍得好,但也不能获奖。
5.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尽管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按时到校。
2.小明因为认真学习,所以成绩很好。
3.王小二因为刻苦学习,所以成绩优良。
4.虽然这部电影拍得好,但也不能获奖。
5.即使你是天才,也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语文常考关联词8大句型(以下内容常考形式:填空、造句、写作)
一、转折关系———意思相反、相对、拐了个弯
关联词及举例
1、尽管…可(还)是… 例1:尽管天气严寒,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2、却… 例2:妈妈爱静,爸爸却爱动,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3、虽然…但是 例3:虽然你是好意,但是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二、选择关系———两种情况选择一种
关联词及举例
1、…不是…就是… 例1:日明喜爱球类运动,每天清早,他不是打球,就是踢球去了。
2、·…宁可…也不… 例2:我宁可给老师责罚,也不说谎,隐瞒真相。
3、要么…要么… 例3:要么他来,要么我去,明天总得当面谈一谈。
4、…还是·· 例4: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5、与其…不如… 例5:与其坐公共汽车去,不如骑车去。
6、或者…或者… 例6:期末考试,你或者语文考满分,或者过年每天写作业。
三、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位置可以换
关联词及举例
1、由于…因此 例1:由于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因此小明的学习进步很快。
2、因为…所以 例2:因为志文腿摔坏了,所以需要用拐杖来走路。
3、既然…就·· 例3: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4、…因此 例4: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上应该因材施教。
5、之所以…是因为··- 例5:之所以没人违抗哈尔威船长的意志,是因为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四、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关联词及举例
1、不…也·· 例1:爸爸不抽烟,也很少喝酒。
2、会…又会… 例2: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又会吹笛子。
3、不是…而是·· 例3:这本书不是我的,而是他的。
4、又 ·· ·· 又·· 例4:这个商场的东西价格又贵,质量又差。
5、一边……一边 例5: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6、这…那也·· 例6:他总是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7、一方面…另一方面 例7:领导一方面肯定了他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缺点。
五、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语意上更重、更大、更深、更难
关联词及举例
1、…不仅…还 例1: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2、…何况·· 例2: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3、…要…更要… / …更 … 例3:我们要学习爱人、爱家,更要学习爱国。
4、…甚至…· 例4:教室里很安静,甚至连一跟针掉在地上都听的一清二楚。
5、别说…连… 例5:沙漠里,别说是树,连一跟小草都很难找到。
六、假设关系——一个是假设情况,一个假设结果
关联词及举例
1、如果…·就… 例1:如果明天下雨,旅行就要取消了。
2、要是··那么… 例2: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那么定会闯祸。
3、要是…·就·· 例3:要是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即使…·也… 例4: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七、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及举例
1、只有…才 … 例1:只有世界毁灭了,我们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2、只要…就… … 例2: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不能放弃。
3、无论…都… 例3: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按时上学。
4、除非…才… 例4:
八、承接/顺承关系———几个分句按照一定的顺序,相承相连地说下去(后面分句承接前面的内容),
常表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发生的事件。
关联词及举例
1、一…就… 例1:他一站起来就摔了个屁股蹲。
2、起先…后面… 例2:它起先吃了一只羊,后面又吃了一头牛。
3、首先…然后… 例3:他首先打开了书包,然后把里面的作业拿出来。
4、于是… 例4:他刚要出门发现外面阴云密布,于是他拿起伞走了出去。
(六)重复累赘: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句:
1.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消息。
“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一个。
正确: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消息。
2.父亲保持着他那经常惯有的严峻态度。
“经常”和“惯有”重复,去掉其一。
正确: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忍不住”和“不禁”重复,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正确:我不禁笑了起来。
练习:
1.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2.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4.小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5.这个学期,王佳的作文水平大大前进和提高了。
1.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2.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4.小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5.这个学期,王佳的作文水平大大前进和提高了。
(七)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句:
1.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正确: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2.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电影院。
“整齐的”和“挤进”前后矛盾。
正确: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电影院。
练习:
1.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2.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4.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
就是仅有的一个。
5.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1.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2.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4.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5.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八)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的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例句:
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谁约谁,没说明白。
正确: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正确: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
练习:
1.李兵和王刚在课间散步时,他对他说“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讲”。
2.王冠和张明并肩走着,突然,他拍了他一下,一溜烟跑了。
1.李兵和王刚在课间散步时,李兵对王刚说“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讲”。
2.王冠和张明并肩走着,突然,王冠拍了张明一下,一溜烟跑了。
言外之意的句子
Part 07
理解句子言外之意就是理解话语背后的意思。
一、分类:
1、指另外的事情;
2、指相反的意思;
3、可能是一语双关;
例:
①妈妈看着你说:“电视机音量太大了!”
(希望你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一点。)
②在家里,接到电话:“你妈妈在吗?”。
(在:把电话给妈妈;不在:留下有用信息。)
③你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刚好被那个人听到了,那个人很生气地说:“你再说一次”。
(不希望再听到,也希望你可以道歉。)
④把好朋友惹生气了,好朋友很生气地说:“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只是气话,希望你道歉,或者哄一下他。)
⑤小轩出去玩儿泥巴把衣服玩儿的很脏,回家后妈妈对小轩说:“你的衣服可真漂亮!”
(衣服弄得太脏了。)
⑥刘菲匆匆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然后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王辉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呀!”
(刘菲注重个人卫生,不注意公共卫生。)
⑦在阳台浇花,楼下的阿姨说:“你在楼上浇花,我楼下这刚晾的被子也都开花了呢”。
(浇花的水漏到楼下了。)
⑧邻居说:“你家的孩子真勤奋,每天晚上12点多,还能听到他在弹琴呢”。
(希望晚上可以安静一些。)
⑨在甜品店里,你和好朋友在跑来跑去玩游戏,也在大声聊天,这时候隔壁桌在看书的阿姨跟妈妈说:“你家孩子真活泼呀”。
(希望你们可以降低音量。)
二、拓展
生活中常用的隐喻句子或俗语
下台阶 小聪明 临时抱佛脚 替罪羊 井底蛙 铁公鸡 炒鱿鱼 马后炮
不打不相识 十八般武艺 打破砂锅问到底
例题:
1、住户家的水管漏得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过来,结果住户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修理工懒洋洋地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这位住户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1)这位住户的言外之意是: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2、强强最近一放学回家就玩游戏,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强强的爸爸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玩游戏玩得那么好,学习成绩肯定也不错。”
(1)爸爸得言外之意是:
(2)强强一下子醒悟过来了,他机智而又有礼貌地回答道:
3、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的言外之意是
(2)学生的言外之意是
修理工来得太迟,家里都涨水了。
“非常抱歉让您等了这么久,我会尽快修好水管,给您带来的不便请您谅解。”
强强因为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希望他能意识到并改正。
“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会合理安排好游戏和学习的时间,努力提升学习成绩的。”
还有同学没有交作业,希望没交作业的同学尽快交。
我还没交作业,但明天我会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