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超市里运来7箱洗手液,每箱8瓶, ,还剩下多少瓶?如果列式为(7-2)×8,横线上应填的信息是( )。
A.卖出2瓶 B.又运来2箱 C.卖出2箱
2.下面的算式,直接去掉小括号后并不改变运算顺序和结果的是( )。
A.(27+19)-5 B.(56-20)÷4 C.90-(18+24)
3.文具商店钢笔有80支,圆珠笔有6盒。要求“钢笔比圆珠笔多多少盒?”,需要的条件是( )。
A.圆珠笔有48支 B.钢笔每盒8支
C.圆珠笔每盒10支 D.圆珠笔比钢笔少32支
4.下面的算式中,( )的计算结果最大。
A.1000-75÷3 B.1000-75×3 C.1000-75-3 D.1000-75+3
5.动物园里出生了一头100千克重的小象,如果它的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则该小象20年后大约重( )。
A.400千克 B.300千克 C.4吨
二、填空题
6.赵小敏买6支同样的钢笔用去60元,买一个文具盒用去14元,一支钢笔比一个文具盒便宜( )元。
7.计算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8.一本故事书200页,丁丁看了3天,每天看18页。第4天应从第( )页看起。
9.把100÷5=20,100-20=8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把84-48=36,100-36=64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10.养殖场里有公鸡48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只数的2倍多16只。母鸡有 只,养殖场共有 只鸡。
11.下图是用完全一样的黑色、白色三角形纸板拼成的图形:按照图中的规律一直拼下去,第④号图形中有( )个黑色三角形纸板,第( )号图形有15个白色三角形纸板。
三、判断题
12.84-(29+17)与84-29+17的运算顺序和结果都相同。( )
13.80÷(2×4),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 )
14.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在算式中添上括号。( )
15.四年级同学为庆祝节日做纸花,6个同学做了48朵。照这样计算,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0朵。( )
四、计算题
16.看图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17.脱式计算。
(48-12)×25 720÷9-37 85×4-320
360÷(52-46) 500+408÷4 412-36×5
五、改错题
18.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8÷4
=4×2
=8( )改正:
75-18+36
=75-54
=21( )改正:
26+2×8
=28×8
=224( )改正:
14+28÷7
=42÷7
=6( )改正:
六、解答题
19.某超市购进一批蔬菜,其中萝卜有59千克,番茄的质量是萝卜的4倍,番茄比萝卜多多少千克?(画出表示番茄质量的线段,并在图中表示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0.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装运面粉,每袋面粉50千克。车上已经装上了35袋面粉,剩下的20袋面粉还能装上吗?
21.小军家去年上半年(1—6月)缴纳水费180元,下半年(7—12月)平均每月缴纳25元。
(1)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多少元?
(2)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少元?
22.南湖影剧院的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楼下有540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20个座位。
(1)这个影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
23.王老师和李老师去超市帮幼儿园采购零食,五种物品的价格如下表:
物品 牛奶 果汁 巧克力 饼干 糖果
价格 48元/箱 22元/盒 69元/盒 16元/袋 31元/袋
(1)如果每样物品都各买一件,王老师和李老师共要付多少元?
(2)李老师买了4盒巧克力和2袋饼干,她一共付多少元?
(3)如果超市正在开展“每满100元减10元”的优惠活动,王老师买12盒果汁,她实际只要付多少元?
《(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A B A C
1.C
【分析】由题可知,超市运来7箱洗手液,每箱8瓶,列式为(7-2)×8,问还剩下多少瓶;列式中7-2代表7箱洗手液卖出2箱,7-2的差乘8,求的是还剩下多少瓶;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7-2代表7箱洗手液卖出2箱,7-2的差乘8,求的是还剩下多少瓶,所以横线上应填的信息是卖出2箱;
故答案为:C
2.A
【分析】根据题意去掉小括号,若运算顺序不变则结果一定不变,若运算顺序改变无论结果是否一致都不符合题目要求。计算时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时先计算乘法除法,再计算加法减法。若为同级运算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A.(27+19)-5先计算加法再计算减法,去掉括号后27+19-5运算顺序不变,结果都是41,符合题意;
B.(56-20)÷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除法,结果是9;去掉括号后56-20÷4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结果是51,运算顺序和结果都改变了,不符合题意;
C.90-(18+2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减法,结果是48,去掉小括号后是90-18+24,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结果是96,运算顺序和结果都改变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钢笔比圆珠笔多多少盒,则需要知道钢笔的盒数;钢笔的数量是80支,要想求得钢笔有多少盒,则需要知道钢笔每盒有几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要求钢笔比圆珠笔多多少盒,先要求出钢笔有多少盒;已知钢笔共有80支,要求钢笔共有多少盒,还需知道钢笔每盒有几支,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A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解答。
【详解】A.1000-75÷3
=1000-25
=975
B.1000-75×3
=1000-225
=775
C.1000-75-3
=925-3
=922
D.1000-75+3
=925+3
=928
975>928>922>775
所以计算结果最大的是1000-75÷3。
故答案为:A
【点睛】含有算式的大小比较,先求出它们的结果,然后再按照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
5.C
【分析】用每年增加的质量乘时间,再加上出生时的体重,求出这头小象20年后的体重;再根据1吨=1000,即可解答。
【详解】20×200+100
=4000+100
=4100(千克)
所以该小象20年后重4100千克,大约4吨。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加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6.4
【分析】总价÷数量=单价;利用60除以6求出一支钢笔多少元,再利用减法列式计算解答。
【详解】14-60÷6
=14-10
=4(元)
赵小敏买6支同样的钢笔用去60元,买一个文具盒用去14元,一支钢笔比一个文具盒便宜( 4 )元。
7. 乘 加
【分析】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据此解答。
【详解】65+25×4
=65+100
=165
因此,计算65+25×4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8.55
【分析】先算出看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天数,第4天应从已经看的页数加1开始看。
【详解】3×18+1
=54+1
=55(页)
故第4天应从第55页看起。
9. 100-100÷5 100-(84-48)
【分析】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代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括号。
【详解】把100÷5=20,100-20=8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把后面算式20用100÷5替换,综合算式是:100-100÷5;
把84-48=36,100-36=64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把后面算是的36用84-48替换,需要加括号,综合算式是:100-(84-48)
10. 112 16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公鸡只数乘2,再加上16只,即可求出母鸡的只数。用公鸡的只数加上母鸡的只数,求出鸡的总只数。
【详解】48×2+16
=96+16
=112(只)
112+48=160(只)
母鸡有112只,养殖场里共有160只鸡。
11. 10 ④
【分析】观察发现图形①中有1个黑色三角形纸板,有3个白色三角形纸板;图形②中有3个黑色三角形纸板,有6个白色三角形纸板;图形③中有6个黑色三角形纸板,有10个白色三角形纸板;
黑色三角形纸板的规律是:第几个图形,就在前一个图形的黑色三角形纸板数的基础上加几,例如图形②黑色三角形纸板为(1+2)个,图形③黑色三角形纸板为(3+3)个,那么第④号图形黑色三角形纸板为(6+4)个;
白色三角形纸板的规律是:第几个图形,就从1加到(几+1),例如图形①的白色三角形纸板为(1+2)个,图形②的白色三角形纸板为(1+2+3)个,图形③的白色三角形纸板为(1+2+3+4)个,那么计算出从1加到几等于15,那么就是第(几-1)号图形有15个白色三角形纸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6+4=10(个),所以第④号图形中有10个黑色三角形纸板;1+2+3+4+5=15(个),5-1=4,所以第④号图形有15个白色三角形纸板。
【点睛】找出两种纸板的数量与序号之间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分析】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据此解决。
【详解】84-(29+17)
=84-46
=38
84-29+17
=55+17
=72
即,84-(29+17)与84-29+17的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加减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运算顺序。
13.×
【分析】80÷(2×4)去掉括号前,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后,应该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据此计算出结果,看去掉前和去掉后是否改变,据此解答。
【详解】80÷(2×4)=80÷8=10
80÷2×4=40×4=160
所以80÷(2×4),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改变。所以题中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根据分析:
比如:30÷5+5
=6+5
=11
如果把5+5加上括号之后为:
30÷(5+5)
=30÷10
=3
原先式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添加括号之后变为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
因此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在算式中添上括号。
故答案为:√
15.×
【分析】6个同学做了48朵,则每个同学做(48÷6)朵。用每个同学做花数量乘同学人数,求出做花总数量。
【详解】48÷6×34
=8×34
=272(朵)
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2朵。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16.260枝
【分析】根据线段图,玫瑰花的数量比百合花的三倍还多20枝;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80×3+20
=240+20
=260(枝)
17.900;43;20
60;602;232
【分析】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乘法;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详解】(48-12)×25
=36×25
=900
720÷9-37
=80-37
=43
85×4-320
=340-320
=20
360÷(52-46)
=360÷6
=60
500+408÷4
=500+102
=602
412-36×5
=412-180
=232
18.见详解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除法;(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详解】4×8÷4
=4×2
=8( × )
改正:4×8÷4
=32÷4
=8
75-18+36
=75-54
=21( × )
改正:75-18+36
=57+36
=93
26+2×8
=28×8
=224( × )
改正:26+2×8
=26+16
=42
14+28÷7
=42÷7
=6( × )
改正:14+28÷7
=14+4
=1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画图见详解
177千克
【分析】把萝卜的59千克看作1份,那么番茄就画这样的4份。番茄比萝卜多3份。据此画出示意图。
解法一:根据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先用萝卜的千克数乘4,算出番茄的千克数。再用番茄千克数减去萝卜千克数,就是番茄比萝卜多的千克数。
解法二:把萝卜千克数看作1份,那么番茄就有这样的4份。番茄比萝卜多3份。就是3个59千克,用乘法也可以算出茄比萝卜多的千克数。
【详解】示意图的画法如下所示:
解法一:59×4-59
=236-59
=177(千克)
解法二:(4-1)×59
=3×59
=177(千克)
答:番茄比萝卜多177千克。
20.能
【分析】3吨=3000千克,先用35加上20算出面粉的总袋数,再乘上50计算出总重量;再与3000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35+20)×50
=55×50
=2750(千克)
3吨=3000千克
2750<3000
答:剩下的20袋面粉能装上。
21.(1)330元
(2)5元
【分析】(1)先用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水费的钱数乘6,求出下半年缴纳水费的总钱数,再把上半年和下半年缴纳水费的钱数相加即可。
(2)先用上半年缴纳水费的总钱数除以6,求出上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的钱数,再减去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的钱数即可。
【详解】(1)25×6+180
=150+180
=330(元)
答: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330元。
(2)180÷6-25
=30-25
=5(元)
答: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约水费5元。
22.(1)720个
(2)360个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楼下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个数=这个影院有座位的总个数,楼上座位的排数×每排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个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2)楼上座位的排数×每排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个数,楼下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个数=楼下比楼上多的座位数,依此计算。
【详解】(1)540+9×20
=540+180
=720(个)
答:这个影剧院一共有720个座位。
(2)540-9×20
=540-180
=360(个)
答:楼下比楼上多360个座位。
23.(1)186元
(2)308元
(3)244元
【分析】(1)将各个物品的单价相加,求出要付的钱数。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买4盒巧克力和2袋饼干花费的钱数,再将两个钱数相加,求出要付的钱数。
(3)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买12盒果汁的价钱。再看总价钱里面有几个100元,就减去几个10元。用买12盒果汁的价钱减去优惠的钱数,求出实际付的钱数。
【详解】(1)48+22+69+16+31=186(元)
答:王老师和李老师共要付186元。
(2)4×69+2×16
=276+32
=308(元)
答:她一共付308元。
(3)12×22=264(元)
264-2×10
=264-20
=244(元)
答:她实际只要付244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