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人体结构模型(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人体结构模型(共3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22: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人体结构模型共3课时
第一课时:开题与方法指导课——知识讲解与方案设计(45分钟)
目标:
1.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选择制作的模型类型,设计制作方案。
3.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活动内容:
01.人体结构与功能讲解(10分钟)。
1.讲解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如小肠、心脏、血管等)。
2.提供学习支架:人体结构与功能对照表(见附录的学习支架1)。
02.模型任务选择与讨论(10分钟)。
1.小组讨论选择制作的模型类型(如小肠模型、呼吸模型、血液循环模型等)。
2.提供学习支架:模型任务选择表(见附录的学习支架2)。
03.方案设计(15分钟)。
1.根据选择的模型类型,设计制作方案,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演示等。
2.提供学习支架:模型设计方案模板(见附录的学习支架3)。
04.材料准备(10分钟)。
1.列出所需材料和工具清单。
2.提供学习支架:材料清单模板(见附录的学习支架4)。
评析跨学科融合点:
生物: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物理:设计模型的力学结构。
化学:选择环保、易得的材料。
技术:设计和优化模型方案。
第二课时:探究与实践深化课——模型制作与优化(45分钟)
目标:
1.按照设计方案制作人体结构模型。
2.记录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优化方案。
3.确保模型能够有效演示相应的功能。
活动内容:
01.分工与制作(20分钟)。
1.小组分工,开始制作人体结构模型。
2.提供学习支架:分工记录表(见附录的学习支架5)。
02.问题解决与优化(15分钟)。
1.记录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
2.提供学习支架:问题解决记录表(见附录的学习支架6)。
03.功能测试(10分钟)。
1.测试模型是否能够有效演示相应的功能。
2.提供学习支架:功能测试记录表(见附录的学习支架7)。
评析跨学科融合点:
生物:确保模型结构的科学性。
物理:测试模型的力学性能。
技术:使用工具进行制作和测试。
数学:测量和计算模型的比例和尺寸。
第三课时:成果凝练与展示课——模型展示与评价(45分钟)
目标:
1.展示制作的人体结构模型。
2.介绍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撰写说明书。
3.从材料选择、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内容:
01.成果展示(15分钟)
1.每组展示人体结构模型,并介绍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2.提供学习支架:展示记录表(见附录的学习支架8)。
02.说明书撰写(10分钟)
1.为模型撰写一份说明书,包括模型的结构、功能、制作过程等。
2.提供学习支架:说明书模板(见附录的学习支架9)。
03.评价与反馈(20分钟)。
1.使用评价表对各组模型进行评价。
2.提供学习支架:模型评价表(见附录的学习支架10)。
附录:学习支架清单
学习支架1:人体结构与功能对照表
人体结构 功能
小肠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心脏 泵血,维持血液循环
膈肌 参与呼吸运动
血管 运输血液
学习支架2:模型任务选择表
模型类型 制作难度 所需时间 所需材料
小肠模型 中等 2小时 纸张、布料
呼吸模型 中等 2小时 饮料瓶、气球、吸管
心脏模型 中等 2小时 橡皮泥、透明管
学习支架3:模型设计方案模板
模型类型 所需材料 结构设计 功能演示 制作流程
学习支架4:材料清单模板
材料名称 数量 用途
纸张 10张 制作小肠皱襞
气球 2个 模拟膈肌
吸管 5根 模拟气管
学习支架5:分工记录表
小组成员 负责任务 完成情况
成员1 设计方案
成员2 准备材料
成员3 制作模型
成员4 记录问题
学习支架6:问题解决记录表
问题描述 解决方案 负责人
学习支架7:功能测试记录表
测试项目 测试结果 备注
结构完整性
功能演示效果
学习支架8:展示记录表
小组名称 模型类型 制作过程 创新点 改进建议
学习支架9:说明书模板
模型名称 制作小组 制作日期
模型结构
模型功能
制作过程
使用说明
学习支架10:模型评价表
评价维度及权重 评价要点 评分(1-5分)
材料选择(10%) 材料环保、易得,能表现结构和功能
方案设计(20%) 结构完整,比例适当,有设计图
项目实施(30%) 方案完整实施,模型经过优化
项目成果(40%) 模型成功,功能演示清晰,说明书准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