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6 08:3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为节能环保,建议商场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 )
A.6°C B.10°C C.18°C D.26°C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应使用体积较小的石蜡碎块
B.温度计的示数为38 ℃
C.如果将石蜡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相同
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
3、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沥青
4、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5、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大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
6、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常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8、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
A.蒸发 B.升华 C.凝华 D.凝固
9、下列四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海波、玻璃、食盐 B. 铜、铁、雪花
C. 萘、橡胶、石英 D. 石蜡、石墨、食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6 ℃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23 ℃
11、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12、通常情况下,被质量相等的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开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是(  )
A.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的温度高
B.水蒸气汽化过程需要放出大量的热
C.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大量的热
13、在冰柜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形成的原因是(   )。
A.冰柜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 B.冰柜内的气体凝固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D.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14、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15、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用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6、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17、家用冰箱冷冻室内温度通常在0℃以下,冷藏室内温度在0℃以上,观察家用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汽”
B.冰箱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
C.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D.冰箱冷藏室里面的蔬菜、水果放的时间长了会干瘪掉
二、填空题。
18、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 原理制成的,分度值是 _____ ,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 _____ ℃。
1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 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
20、小明同学平时善于观察
(1)他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2)他发现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加快了    ,提高了水的   。
21、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用久了的白炽灯炮,灯丝会变细,这是   现象,灯泡会变黑,这是   现象。
2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现象。
23、现有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现用这支温度计测室温,读数是31 ℃,则室温实际是_____℃。
24、一名登山运动员登上喜马拉雅山归来,宣称在山上见到了“雪怪”,并在山上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图象。从物理学的角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山上温度很低(或低于0 ℃),钢笔中的墨水会发生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因而无法画出“雪怪”的图象。
2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用水,而炸油条等用油,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不同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油和水的   不同。
(2)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填“冷”或“热”)水管。
(3)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6、钢水浇铸成工件是   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   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7、如图所示,把少量的碘放烧瓶,并口加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这是碘________形成的;停止加热,一会儿玻璃上出现碘颗粒,这是紫色气体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
28、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1)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 ,他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如图甲所示。
(2)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 ;
(3)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 _____ 。(选填“高”或“低”);
(4)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 。
29、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____状态,海波熔化用了__________min。得出的结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_______________。
第3章《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为节能环保,建议商场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 )
A.6°C B.10°C C.18°C D.26°C
【答案】D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应使用体积较小的石蜡碎块
B.温度计的示数为38 ℃
C.如果将石蜡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相同
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
【答案】C  
3、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沥青
【答案】C 
4、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答案】B。
5、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大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
【答案】D
6、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常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答案】B
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A
8、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
A.蒸发 B.升华 C.凝华 D.凝固
【答案】B
9、下列四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海波、玻璃、食盐 B. 铜、铁、雪花
C. 萘、橡胶、石英 D. 石蜡、石墨、食盐
【答案】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6 ℃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23 ℃
【答案】B
11、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答案】B。
12、通常情况下,被质量相等的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开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是(  )
A.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的温度高
B.水蒸气汽化过程需要放出大量的热
C.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C
13、在冰柜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形成的原因是(   )。
A.冰柜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 B.冰柜内的气体凝固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D.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答案】C 
14、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答案】D
15、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用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答案】A
16、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答案】B
17、家用冰箱冷冻室内温度通常在0℃以下,冷藏室内温度在0℃以上,观察家用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汽”
B.冰箱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
C.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D.冰箱冷藏室里面的蔬菜、水果放的时间长了会干瘪掉
【答案】D
二、填空题。
18、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 原理制成的,分度值是 _____ ,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 _____ ℃。
【答案】热胀冷缩 1℃ -3
1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 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
【答案】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
20、小明同学平时善于观察
(1)他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2)他发现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加快了    ,提高了水的   。
【答案】(1)外表面;内表面; (2)水周围空气流速;温度。
21、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用久了的白炽灯炮,灯丝会变细,这是   现象,灯泡会变黑,这是   现象。
【答案】熔化;吸;升华;凝华
2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现象。
【答案】液化;凝华
23、现有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现用这支温度计测室温,读数是31 ℃,则室温实际是_____℃。
【答案】30
24、一名登山运动员登上喜马拉雅山归来,宣称在山上见到了“雪怪”,并在山上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图象。从物理学的角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山上温度很低(或低于0 ℃),钢笔中的墨水会发生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因而无法画出“雪怪”的图象。
【答案】凝固
2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用水,而炸油条等用油,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不同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油和水的   不同。
(2)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填“冷”或“热”)水管。
(3)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答案】(1)沸点; (2)热; (3)压缩体积。
26、钢水浇铸成工件是   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   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固;凝华;升华
27、如图所示,把少量的碘放烧瓶,并口加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这是碘________形成的;停止加热,一会儿玻璃上出现碘颗粒,这是紫色气体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凝华
三实验题。
28、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1)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 ,他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如图甲所示。
(2)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 ;
(3)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 _____ 。(选填“高”或“低”);
(4)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 。
【答案】(1)ACDEB (2)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 (3)高 (4)69℃
29、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____状态,海波熔化用了__________min。得出的结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下而上 (2)均匀受热 (3)固液共存 3 保持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