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2025年上学期期未七年级教学质量抽测试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
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问,我对他是有
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
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è)而
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
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
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园,足不下楼,兀几穷年,
1.请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1)地壳()
(2)(qè)()而不舍
(3)炯炯目光()
(4)目不(kui)()园
2.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鞠躬尽瘁
B.沥尽心血
C.亘古未有
D.轰轰烈烈
3.划横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根据语境说出“文化药方”的含义。(4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11月1日6时50分,通过我国利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使天绘五号卫星成功
发射升空。
B.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11月1日出征,踏上大约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
征程。
C.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为主题。
D.为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泸州长江六桥取消了踩桥活动。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5.对下列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他们在甘肃这片哺育了一方人民的土地上,用永不言弃的精神,为脱贫攻坚全面胜
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A.“哺育”“精神”“全面”分别是动词、名词、副词。
B.“在甘肃这片哺育了一方人民的土地上”是介词短语。
C.“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在句中作状语。
D.这个句子是个单句。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
完整。”
B.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
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C.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D.那条路两侧的枫叶落了一地,深红色的、浅红色的、红黄相间的、红黄莫辨的…
或一片片贴在路上,或一叠叠铺在路旁,令人不忍落脚。
7.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中学开展以“学家规,树新风”为主题的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誡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
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
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
其家”,陆九韶在《居家正本制用篇》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1)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2分)
(2)学校开展“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
请谈谈你对这条“好家规”的理解并说明喜欢的理由。(2分)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选自《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班临渴而掘井。(选自《朱子家训》)
8.默写(6分)
(1)
椎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古代文人有登高赋诗的习惯,他们创作出来的登高诗,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王
安石登上飞来峰,用一句“①
”表现了不畏奸邪、锐
意进取的勇气和头心;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以一句“②
的神态描写抒发了寂具普闷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怀化市2025上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⑴qiào,⑵锲,⑶jiǒng,⑷窥。
2.B。
3.比喻,用文化救济衰微的民族的方法。
4.C。解析:A成分残缺,“通过……使……”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B语义重复,去掉“大概”或者“多”;D否定不当,可去掉“不”。
5.A。解析:“全面”是形容词。
6.D。解析:A“老师再三叮嘱说”前后都是老师说的话,所以后面应是逗号;B“麻城的杜鹃花海……黄梅的戏曲……武穴的酥糖”是并列关系,整个句子构成排比句。所以第二、四个逗号改为分号;C“苏州的、上海的、扬州的”是大的并列,用逗号;“拙政园、留园”是小的并列,用顿号;所以改为: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7.⑴材料一: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古代家规重伦理道德。
⑵喜欢①。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
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喜欢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
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8.⑴杨花榆荚无才思,⑵闲敲棋子落灯花,⑶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阅读(46分)
(一)现代文阅读 (18分)
9.②徐先生经常访问“我”的“小黑屋”,送东西并谈文章的修改。④徐先生推荐“我”到《文汇报》工作,并为“我”第一本散文集写序。
10.第②段描写了当年的艰难处境,但是“我”仍坚持文学创作,为后文叙写自己坚定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作铺垫,以表达对他的感激。
11.①“密密麻麻”说明徐先生回信的字多,强调徐先生给“我”回信的态度是认真的,表现了徐先生对年轻文学爱好者的真诚、鼓励与希望。
②“唯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强调了徐先生在“我”困难时期对我的关心、鼓励作用之大,没有旁人可以替代,同时也表明“我”的感激之情。
12.示例:我觉得《岁月深处的暖灯》更好,作者把徐开垒先生对自己的长期帮助比喻成“岁月深处的暖灯”,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标题是全文的“文眼”也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文章以“徐开垒先生二三事”为标题,只是交代了文章写作的对象及内容,比较普通。
答选“徐开垒先生二三事”为题亦可,文章写作的主要人物是徐开垒先生,表现徐先生忠厚、对青年文学爱好者的鼓励与关心的性格特点,只是交代了文章写作的对象及内容。
(二)诗歌鉴赏(6分)
13.⑴神奇秀丽,⑵何当凌云霄,⑶直上数千尺,⑷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积极进取的精神/胸怀凌云壮志……(意合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14.⑴多,⑵应当,⑶不久,一会儿,⑷极,极点。
15.C。解析:荷花被雨水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确实是百花中的神仙。
16.⑴对于莲花的喜爱,还有谁像我这样?⑵一天,我和几位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7.[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是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或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2分);
[乙]文称荷为“花中仙子”是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2分)。
(四)名著阅读(8分)
18.《骆驼祥子》。(1分)
19.老实、健壮、坚韧(2分),麻木、穷困、潦倒、狡猾、自暴自弃(2分)。
20.当时整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穷苦劳动人民遭受各种剥削压迫。(3分)
三、写作(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