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汾阳市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川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
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1949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绥远军区负贵人时说:“中国己归人民,一
草一木都是人民的…”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己确立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宣传画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发地照》(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
A.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D.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创建于清朝初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1954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大大
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A.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和资本家共有
B.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所有制
C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将手工劳动生产变为机器生产
4.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明确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
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
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一认识
A.深化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B.完成了国家建设拨乱反正
C.解决了文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D.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5.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与深圳在对外开放战略上同类的是
A.海南
B广州
C.天津
D.上海
6.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历史解释。下面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B.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2014年,民族自治地方农业生产总值达11352.3亿元
D.2016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取得圆满成功
7.李华出生于1991年,在她8周岁时,有一首歌家喻户晓。中国人唱着这首歌,迎来了一个被
外国租占的领土的回归。这首歌是
中国人凡表题家位取
11
容天的放事
面港之夜
群
1,,
1u1
品8:进,
@3任四可-9利
发0,
ft:f出世
品片2益'出
:#4进时
生
::
:1901g0
游器:8
钳出'行话生”
出○出…
0
gt90:出
出22·#2'0'日告'2
t20::0
-壮(:hL出
*6以
9性当
:!0:1tD0:
0·0
A.《中国人民
B.《春天的故事》
6《香港之夜》
D.《七子之歌-澳门》
志愿军战歌》
8.李华同学查阅建国以来我国海军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
她得出了
如下结论,其中表述最为正确的是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一一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
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极大提高了我国国防整体实力
:为维护我国海疆筑起钢铁长城
C.彻底解决了我国领海领土纠纷
D.现代化海军人才队伍已经形成
9.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
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会议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引发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C.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10.数据变化反映真实历史。下图为1978-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示意图,出现增长
主要得益于
1
10021
15726
1978-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汾阳市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八 年 级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选择题 1-5:BCCDA 6-10:DDBCA 11-15:CAADB
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
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次以根
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事实。(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计 1
分)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
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
铁路 30 余条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
的联系;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答出一点得 1分,共计 2分)
(2)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
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
题也有重要贡献;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
交水稻之父”(2分)
(3)精神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勇攀
高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2分)
总结升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成就;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计 1分)
17.(1)特点:20 世纪 50-60 年代,住房紧张,大多数人居住在草房、土房和
破旧的砖瓦房;70-80 年代,筒子楼设施简单,卫生环境急需改善;90 年代,出
现商品房,人均居住面积增加;21 世纪初,居住环境设施齐全,农村居住环境
美化绿化,生活设施配套向城镇靠拢。(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计 2分)
(2)趋势:粮食消费量不断降低,辅食、肉类等消费量不断上升。(答出一点
得 1分,共计 2分)启示: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进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
开放改善了人民生活;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
发展中国等。(答出一点得 1分,共计 2分)
(3)原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
发展;加强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等等。(答出一
点得 1分,共计 2分)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和践行中国梦的关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
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答出一点得 1分,共计 2分)
18、(1)变化:由敌对(对抗)到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中苏
关系的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等(答出以上任
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
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2分)
措施:2003 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逐步开放
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202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中央政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2018 年,港
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
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任答一点得 1分)
对世界:中国商品丰富了国际市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等;为世界各国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遇等。(任答一点得 1分)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国家利益灵活调整外交政策;“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等。(2分)
19.(1)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
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从此站立起来了;完成反帝反封建
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 1分)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
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等。(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 1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中国梦宏伟蓝图;确立“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
(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 1分)
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 1分)
(2)关系:新发展理念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理念
的具体实践。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也为全球
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答出意思相近的即可得 2分)
特点: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
先进生产力质态。(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示例:观点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论述: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
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使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
大发展的崭新局面。对外开放上,1980 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引进外资、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
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区域,形成了“经济
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我们应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而
奋斗。
观点 2:科学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不断前进,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7 年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12 年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017 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文化
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对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
科学的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观点 3: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论述略)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1 分,选择符合观点的三个史事加以论述,各得 2分,
共 7 分。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以此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