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解析:第②段中“炽(zhi)热”注音错误,“炽”应读“chì”,
其他注音均正确,所以选 D。
2. D;解析:第②段中“晦人不倦”字形错误,应为“诲人不倦”,其
他词语字形均正确,所以选 D。
3. A;解析:“传达”指把意思告诉别人,符合“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的语境;“知恩图报”指受恩不忘报答,契合护林员因村民救助而守护
山林的情境;“展现”指明显地表现出来,用于“淳朴的民风”合适;
“跋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符合马帮穿越云雾的状态,所以选 A。
4. B;解析:第③段画线句“绘就出丰富多彩”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
句末加上“的画卷”等,病因是成分残缺,所以选 B。
5. C;解析:②句引出“英雄是时代的脊梁”的观点,④句阐述个人价
值与社会奉献的关系,①⑤句举例论证,③句总结,语序应为②④①⑤
③,所以选 C。
6.(1)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不畏浮云遮望眼;
(4)自缘身在最高层;(5)落红不是无情物;(6)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根据提示的情境和篇目,准确默写对应的名句,注意易错字“淤、
濯、涟、遮、缘、作”。
7. 养老方式多样化,旅居养老和家庭养老床位受青睐;解析:材料一
讲旅居养老,材料二讲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均体现养老方式多样且受欢
迎,据此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8. 内容:漫画中老人想让儿子陪自己聊天,儿子却以“忙”为由推脱,
让老人明天再说。启示:我们应多陪伴老人,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
不要以忙碌为借口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解析:先描述漫画内容,再结
合“孝亲敬老”主题谈启示,语言简洁明了。
9. 红色象征着革命、热血与希望,保尔投身革命,在艰苦环境中不屈
不挠,为理想奋斗终身,其精神与红色所代表的内涵契合,红色底色能
体现他的革命热情和顽强意志;解析:结合保尔的革命经历和红色的象
征意义,说明选择红色作为底色的理由。
10. 我阅读《骆驼祥子》时常用批注法。读到祥子第一次买车后激动的
情节,我批注:“祥子此刻的喜悦是多么纯粹,这是他用血汗换来的希
望,可这希望却如此脆弱,为后文的悲剧埋下伏笔。”通过批注,能深
入理解祥子的命运变化和小说主题;解析:以《骆驼祥子》为例,介绍
一种读书方法,如批注法、摘抄法等,说明具体做法和效果,字数符合
要求。
11. D;解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出的是诗人怀才不遇、
孤独寂寞的心境,并非“意气风发”,所以 D赏析不恰当,选 D。
12. 《登幽州台歌》直抒胸臆,通过“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发怀才不
遇的悲苦;《贾生》借古讽今,通过汉文帝召见贾谊却“不问苍生问鬼
神”的情节,间接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解析:结合诗句分析两诗
抒情方式的不同,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
13.(1)出名,有名;(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3)
应当;(4)放置,安放;解析:根据语境和所学知识,解释文言词语
的含义。
14.(1)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2)
把它放在桌案上,就像一朵墨梅覆盖在桌上,打开盖子看,如同菜肴装
在花瓣中;解析:准确翻译文言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如“鸿儒、
白丁、置、启”等。
15. 示例: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突出了作者安
贫乐道的情趣;解析:选取文中一处类比,分析其具体运用和表达效果。
16. 有可能。刘禹锡居陋室却安贫乐道,与有学问的人交往;沈复追求
省俭雅洁的生活,与知己共饮,二人都注重精神生活,情趣相投,有可
能成为知己;解析:结合两人的生活态度和情趣,分析他们成为知己的
可能性。
17. 点明文章主旨,体现了师生们坚决反抗侵略者、不向敌人屈服的精
神;凝聚人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解析:从主
旨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分析题目的作用。
18. 秦巽衡校长是一个坚决果断、有责任感、爱国的人。他面对学生拒
绝服役的情况,坚决表示“不予毕业”,体现其果断;在艰难时局中主
持校务会,为学校和学生的未来谋划,体现其责任感;最后带领大家宣
誓“绝不投降”,体现其爱国情怀;解析:结合秦巽衡的言行,分析其
性格特点,分点作答。
19. 本文讲述了明仑大学师生在战乱中坚守信念、绝不投降的故事,体
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与第二单元“家国情怀”的主题一致,能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适合作为拓展阅读材料;解析:结合单元导语和目
录,说明文章与单元主题的契合度,阐述推荐理由。
20. 平日里默默生长,不引人注目;花朵艳丽,数量多,花期长,有气
节;解析:根据文章内容,第一空概括木芙蓉平时的生长状态,第二空
概括花苞与花朵的特点。
2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木芙蓉的花比作“用上等的绢纸叠出
来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艳丽、精致,表现出作者对木芙蓉的
喜爱之情;(2)“撑”是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木芙蓉在秋风中绽放的
姿态,赋予木芙蓉人的情态,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和美丽;解析:(1)
从修辞角度赏析,分析比喻的作用;(2)从词性角度,分析动词“撑”
的表达效果。
22. 木芙蓉被采折后立刻凋谢,不阿谀奉承,不屈服于外力,保持自身
的气节,就像刚烈的好女子坚守原则和道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
被比作“刚烈的好女子”;解析:结合木芙蓉被采后的表现和“刚烈的
好女子”的特点,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23. 示例:平凡的小草,平日里默默生长在路边,不被注意,但在春天
到来时,它们连成一片,装点大地,展现出不凡的生命力。这让我明白,
平凡的事物也能通过坚守和绽放,展现出不凡的价值;解析:结合生活
中的事物,如小草、清洁工等,阐述对“平凡与不凡”的理解,语言通
顺,观点明确。
24. 略;解析:若选题目一“发光的你,如此美丽”,可选取课本中或
生活中具有闪光点的人物,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其美丽之处,表达赞美之
情;若选题目二“藏在心底的______”,可补充如“思念”“感动”“秘
密”等词语,围绕补充的内容展开叙述,抒发真情实感,注意字数要求
和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