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以岁序为笺书华章,以匠心为墨绘新篇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以岁序为笺书华章,以匠心为墨绘新篇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班会
更新时间 2025-07-06 10:3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古典
以岁序为笺书华章
以匠心为墨绘新篇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
前言
春华秋实满庭芳,栉风沐雨砥砺行。当夏日的骄阳为校园披上金色的盛装,2024-2025年第二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在勤耕不辍中落下帷幕。这一学期,教导处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标落地为契机,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在常规管理中筑牢教学根基,在教研创新中激活课堂活力,在五育融合中培育成长沃土。从晨诵午练的书香浸润,到乐考评价的多元探索;从质量分析的精准把脉,到家校协同的凝心聚力,全体教导处工作者以“精耕细作”的匠心践行教育使命,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成为滋养成长的养分,每一次教育实践都化作追逐理想的步履。现将学期工作梳理如下,以回望来路、砥砺前行。
目录
古典

五育融合,厚植成长之魂

教研赋能,深研课堂之要

常规立基,精耕教学之本

质量强校,夯实发展之基

协同聚力,共筑育人之桥

展望新程,笃行奋进之路
古典
第一章
常规立基
精耕教学之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导处立足新课标要求,推行“三维备课”模式:备教材重整合,备学情重分层,备教法重创新。本学期开展“备课范式创新大赛”,组织教师围绕大单元教学、跨学科融合等主题进行教案设计,每月开展“备课标兵”评选,共收集优秀教案86份,形成《新课标背景下备课案例集》。
(一)抓细备课环节,筑牢课堂根基
(二)抓实课堂质效,强化巡课督导
组建“校长领衔+学科骨干”巡课小组,采用“每日随机巡、每周专项查、每月集中评”机制,重点督查课堂互动效率、学生参与度及新课标落实情况。本学期累计巡课128节,形成《课堂教学质效分析报告》,针对“探究式学习占比不足”等问题开展专题研讨6次。
(三)抓严作业管理,优化评价体系
落实“双减”政策,推行“基础+拓展+实践”三级作业设计。教导处联合教研组开展作业专项检查4次,重点关注作业分层设计与批改反馈。本学期推出“作业创新案例库”,收录数学实践作业、语文跨学科项目等优秀案例42个,其中三年级“节气里的语文”作业设计获区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
(四)抓深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推行“一课一反思+单元一总结”制度,要求教师从“目标达成度”“学生生成性问题”“教法改进点”三方面撰写反思。6月组织“教学反思论坛”,12位教师分享基于反思优化教学的实践案例,形成《反思促成长——教学改进白皮书》。
古典
第二章
教研赋能
深研课堂之要
开展“四季课堂”教学竞赛:3月“春之韵”青年教师达标课、4月“夏之炽”骨干教师示范课、5月“秋之实”跨学科融合课、6月“冬之思”复习课型研讨。本学期共打磨优质课例37节,其中英语组“戏剧化英语课堂”、科学组“项目式学习”课例在区教研活动中展示。
实施“青蓝工程2.0”,为15位青年教师配备双导师(教学导师+德育导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基本功比武”等活动。5月举办“教坛新秀成长论坛”,青年教师分享“从磨课到成长”的蜕变历程,3人获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一)聚焦新课标,开展分层研训
3月邀请市教研员开展“新课标落地路径”专题讲座,4月组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主题教研活动,分学科开展“新课标知识竞赛”。各教研组围绕“学习任务群设计”“大概念教学”等主题开展课例研讨24次,形成《新课标实践指南》学科分册。
(二)深化课堂改革,打造优质课例
(三)强化梯队建设,助力教师成长
古典
第三章
五育融合
厚植成长之魂
(一)书香浸润,晨诵午读成常态
延续“晨诵雅韵 午书墨香”传统,制定分年级诵读计划:低年级侧重童谣与古诗积累,中年级开展经典片段赏析,高年级推进整本书阅读。每日晨读增设“小小领读员”岗位,午间开设“书法微课堂”,本学期评选“书香班级”12个、“书法小达人”89名。
3月开展“数学实践周”,组织“超市购物算账”“校园测量”等活动;4月举办“语文素养大赛”,涵盖汉字听写、诗词飞花令、课本剧表演;5月启动“科技创想节”,学生完成“鸡蛋撞地球”“环保小发明”等项目;6月开展“英语文化周”,通过英语短剧、配音比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实践育人,学科活动显特色
(三)乐考赋能,评价改革促发展
6月推行“无纸化乐考”,一、二年级设置“语文魔法屋”“数学冒险岛”“艺术小舞台”等闯关环节,将知识测评融入趣味活动。三年级以上开展“素养测评包”试点,包含实践操作、口头表达、创意写作等多元评价方式,家长满意度达96%。
古典
第四章
质量强校
夯实发展之基
(一)精准分析,以数据促提升
2月召开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质量分析会,从“班级均分对比”“题型失分率”“学困生转化”三方面建立台账;4月期中检测后,各学科组绘制“知识漏洞雷达图”,开展“靶向补弱”专项行动;6月期末模拟考后,组织“毕业班质量攻坚会”,制定“一生一策”提升方案。
(二)聚焦薄弱,以研课破难题
针对数学“图形与几何”、语文“习作教学”等薄弱板块,开展“问题导向式”教研:3月数学组围绕“空间观念培养”进行同课异构,4月语文组开展“支架式习作教学”课例研究,形成《薄弱板块突破策略集》,相关经验在片区教研会上推广。
(三)以赛促学,以评促优
4月举办“学科素养标兵”评选,表彰各年级总分前10%学生;5月开展“进步之星”评选,关注成绩提升显著的学生;6月期末总结会上,对“教学质量优胜班级”“命题设计能手”等进行表彰,发放“成长激励包”120份。
古典
第五章
协同聚力
共筑育人之桥
(一)家校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3月召开“新课标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家长会;
4月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观摩随堂课;
5月开设“家长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科学用眼”“亲子沟通”等讲座;
6月成立“家长督学团”,参与学校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质量监督。
(二)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场域
联合社区开展“行走的课堂”活动:
4月组织学生走进科技馆开展“科技探秘”,5月赴农田体验“插秧农耕”,6月到博物馆参与“文物里的历史”研学。与结对学校开展“同上一节课”活动,通过云端课堂共享优质资源,累计开展跨校教研8次。
(三)课后服务,提升育人温度
优化“5+2”课后服务模式,开设“基础托管+特色课程”:基础托管侧重作业辅导,特色课程涵盖书法、编程、篮球等23个项目。本学期新增“家长志愿者课堂”,邀请15位家长开设“非遗剪纸”“趣味化学”等特色课程,惠及学生1200余人次。
古典
第六章
展望新程
笃行奋进之路
回眸一学期,教导处以“守正创新”为基调,在常规管理中求精细,在教研实践中求突破,在五育融合中求发展。然亦存不足: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覆盖率待提升,跨学科课程整合深度需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体系尚需完善。
前路漫漫,行则将至。下阶段,教导处将以“数字化教学转型”为抓手,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深化课程融合创新;以“成长档案袋”为依托,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惟愿以匠心致初心,以实干赴使命,在教育沃土中深耕不辍,静待花开!
谢谢观赏
古典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