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踏石留印践初心,培根铸魂育新人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踏石留印践初心,培根铸魂育新人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班会
更新时间 2025-07-06 10:4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踏石留印践初心,培根铸魂育新人
汇报人:X老师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时间:2025年6月
前言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以“五育并举”为抓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通过文化浸润、活动赋能、课程渗透、管理规范、协同联动等多维路径,构建“全链条、立体化”德育工作体系。现将本学期工作梳理如下:
目录/CONTENTS
文化育人,凝心铸魂
活动育人,厚植情怀
管理育人,固本强基
课程育人,润物无声
协同育人,聚力同行
未来展望,砥砺前行
Part .01
文化育人,凝心铸魂
一、文化育人,凝心铸魂
以“书香墨韵”为文化主线,升级校园育人场景:打造“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将节气诗词、民俗故事与书法艺术融合,让学生在移步换景中感受中华文化脉络;开辟“科创梦想墙”,展示学生科创作品及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发创新精神。教学楼转角设置“漂流书架”,配备红色经典、名人传记等读物,形成“三步一景、五步一馆”的沉浸式文化场域。
1.环境浸润,润物无声
开展“校园之星”月度评选,设立“勤学星”“文明星”“志愿星”等特色奖项,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渠道传播榜样事迹。启动“校友讲堂”计划,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成长经历;非遗传承人传授“匠心之道”,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汲取奋进力量。以“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组织学生绘制“党史人物连环画”,在楼道展出,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
2.榜样引领,见贤思齐
Part .02
活动育人,厚植情怀
1.紧扣时代主题,深化爱国教育
结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世界地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重走抗战足迹”研学活动,组织学生赴革命纪念馆参观;发起“绿色校园行动”,通过垃圾分类挑战赛、校园绿植认养等活动,培养生态责任意识。创新开展“我给祖国写三行诗”征集活动,将优秀作品制作成书签发放,让爱国情怀融入日常。
2.丰富社团载体,赋能个性成长
戏曲社团
1
4
3
2
劳动创客空间
编程社团
机器人社团
优化“5+X”社团体系:编程社团以“AI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美术社团结合敦煌文化举办“非遗复刻”工作坊,戏曲社团与地方剧团合作排演红色题材剧目。特别开设“劳动创客空间”,学生通过种植无土栽培蔬菜、设计校园文创产品,在实践中感悟“劳动创造价值”。本学期社团成果展中,机器人社团的“智能防疫机器人”项目获市级创新大赛银奖。
3.关注生命成长,强化心理建设
开展“心灵护航”系列活动:每月一次“情绪管理”主题班会,引入“正念呼吸”训练;设立“悄悄话树洞”信箱,心理教师每周定期回信;组织“阳光伙伴”结对活动,让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心理向导。在毕业年级开展“生命树”成长仪式,学生通过绘制成长年轮、书写未来寄语,增强生命觉知与规划能力。
Part .03
管理育人,固本强基
1.建强德育队伍,提升育人水平
德育微论坛
名校学习
双导师制课堂
实施“青蓝工程2.0”,采取“双导师制”培养青年班主任(教学导师+德育导师),开展“班级突发事件处置”情景模拟培训。举办“德育微论坛”,围绕“家校沟通艺术”“特殊学生关爱”等主题开展案例研讨,形成《班主任工作案例集》。本学期组织德育骨干赴杭州名校考察“智慧德育”管理模式,引入学生行为分析系统,提升管理精准度。
2.细化常规管理,养成文明习惯
纪律
学习
路队
两操
积分
推行“德育积分银行”制度,将日常行为规范(如文明用语、垃圾分类、公物保护)量化为积分,可兑换校园实践岗位或研学机会。开展“微习惯”养成计划:3月“专注课堂20分钟”、4月“每日一句感恩语”、5月“物品归位挑战赛”,通过“打卡记录+同伴互评”强化自律意识。设立“学生校长助理”岗位,由学生参与课间纪律巡查、食堂文明督导,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Part .04
课程育人,润物无声
1.学科融合德育,挖掘育人元素
语文课开展“红色经典诵读”,通过《红岩》片段演绎,让学生感悟革命精神;数学课结合“圆周率的历史”,讲述祖冲之的科学探索故事,培养民族自信;科学课在“生态系统”单元中,融入“碳中和”理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责任。音乐教师将《黄河大合唱》改编为合唱情景剧,在学科融合中厚植家国情怀。
2.打造特色课程,浸润品格成长
升级“书法+”特色课程:开发《书法与汉字文化》校本教材,将汉字演变与历史典故结合;开展“书法进社区”活动,学生为社区书写春联、家训,践行“墨香传德”。新增“非遗德育课”,邀请剪纸艺人讲授《延安剪纸中的红色记忆》,让学生在技艺学习中理解革命文化。本学期末,“书法育人”项目获省级德育创新案例奖。
Part .05
协同育人,聚力同行
1.深化家校社联动,构建育人共同体
举办“家长德育课堂”,开设“正面管教”“青春期沟通”等系列讲座,惠及家长1200余人次;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法院、医院、消防站,感受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与社区联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路线,如参观老字号作坊了解工匠精神,走访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实现“校地资源共享、德育优势互补”。
2.聚焦特殊需求,开展精准育人
为留守儿童开设“周末成长营”,提供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性别教育工作坊”,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性别观念。
本学期联合妇联举办“亲子家书写作大赛”,60组家庭通过书信交流增进情感联结,优秀作品结集出版《纸短情长——家校沟通案例集》。
Part .06
未来展望,砥砺前行
六、未来展望,砥砺前行
本学期德育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德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全数字化,过程性记录有待强化;
二是“家校社”协同的深度与广度需进一步拓展;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准设计。
未来,德育处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①构建“德育成长电子档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发展轨迹;
②开发“家校社协同育人”APP,实现活动预约、资源共享、评价互通;
③引入“心理AI测评系统”,为不同学段学生定制心理健康方案。
结语
立德树人无捷径,春风化雨润无声。德育处将继续以“培根铸魂”为使命,深耕细作、守正创新,让德育之花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绚烂,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感谢您的观看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汇报
汇报人:X老师
时 间:2025年6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