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7 13:32:55

文档简介

中山市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说明
,全卷共6页,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00分,考
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填写自己的准考
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要答在答题卡上。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朝时,地方官每年年终需要到中央“上考课”(汇报工作),中央也经常派遣使者巡
察地方政绩。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广文快B.消除了吏治腐败水家1
C.减轻了百姓负担
)D.简化了行政机构
2.隋朝时关中连年大旱,开皇五年,隋文帝“发广通(仓)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关中。”
此举旨在国平
A.发展交通运输
B.缓和社会矛盾中
C.促进商业发展
D.推行轻徭薄赋
3.《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时,关中地区粮食丰收,“商旅野次(野外停留),无复盗
贼,图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与该场景出现有关的帝王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4.隋朝规定“工商业者不得入仕”,唐朝时,酒家之子陈会中第后,官至州刺史,盐商之
子毕諴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这一变化折射出科举制
A.加强朝廷选官权力
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5.史书记载,唐初宫中妇女骑马多穿戴“羃離”将全身遮蔽,以免被过路人窥探。开元年
间,则出现了“靓妆露面,无复遮蔽”的胡帽。这一变化可用来佐证唐中期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
C.等级制度森严
D.社会生产繁荣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D
6.下图为陕西省唐墓出土的壁画《客使图》,最适合该图内容的主题是
拂森(罗马)
使者
高丽使者
鸿胪寺官员
A.南方开发
B.中外交往
C.科技文化
D.边疆治理
7.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欲以铁钱替代铜钱,有大臣进言,新钱铸造后,若本国使用新钱
而邻国不用,会导致“商贾不行,百货不通”。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
A.区域经济联系密切
B.海外贸易十分兴盛
一法下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社会极度动荡不安
8.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接受了印度医学家耆婆“天下物类,皆是灵药”的理论。他大量吸收
了民间或外来的药物,使《千金方》所收集的药物比唐代官修的《新修本草》多了680
种。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主导的药典修订
B.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C.药材产量的大幅增加
D.中医理论的创新突破

9、北宋时期,成都是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区所产粮食、纺织品、陶瓷、纸张、书籍的集
散地,与吐蕃、大理从事茶马贸易。这一现象最能佐证当时成都
A.农村商业市镇发达
B.西南经济中心的地位
C.重点发展海外贸易
D,全国制瓷业中心地位
10.宋代科举考试中,多次落第且年满五十岁者,可特许参加殿试,通过后获“特奏名”
出身和官衔。据统计,宋代特奏名出身者约5万人,占全体录取数的45%。这一做法
A.巩固了统治基础
B.加剧了社会矛盾
C.束缚了士人思想
D.提高了官员素养
11.宋代在北方、西北边境设军事管辖区22处(占全国半数以上),其名称多为如破虏、
威虏、静戎等。与这一布局和命名方式有关的是
A.匈奴南扰
B.藩镇割据
C.边防压力
D.榷场贸易
12.公元1028年,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派人在边境赈济,赐辽使八字“南北两朝,永
通和好”,辽朝以此为科举考试试题。由此可知,当时宋辽
A.存在政治依附关系
B.实现政治上的统
C.军事对抗完全消失
D,民族关系出现缓和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下册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ABDCA 6-10 BABBA
11-15 CDBBC 16-20 DAAAB 21-25AACAB
二、主观题
26、参考答案:
(1)变化:裁弯取直;南北距离缩短;由曲折变直。(任答一点得2分)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都城位置的变迁;政治中心变化;江南经济的发展。(任答一点得2分)
(2)推动沿河城市的发展;加强南北经济交流;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任答两点得4分)
(3)文化传承、漕运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文化、文化记忆、饮食文化、地名文化等。(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参考答案:
(1)
朝代 唐朝 宋朝 元朝
制度或措施 _①___ _②④_ _③__
(每点各1分,共4分)
(2)名称:贞观之治。(1分)
原因:善于纳谏,重用贤才;重视生产,轻徭薄赋;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每点2分,任答两点可得4分)
(3)政策:崇文抑武(2分)
目的:杜绝武将专权;防止地方权力过大;防止地方割据,稳固政权统治;安定社会;扭转社会风气。(任答一点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