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微专题——共点力的动态平衡(综合融通课)
第 5 讲
1
(一) “三法”破解动态平衡问题
2
(二) “三法”破解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3
课时跟踪检测
CONTENTS
目录
(一) “三法”破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在问题描述中常用“缓慢”关键词。解决该类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先画出受力示意图,再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表达式(通常要用到三角函数),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方法1 解析法
1.(2024·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果农设计分拣
橙子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两细杆间上窄下宽、
与水平地面所成的夹角相同。橙子从装置顶端由静止释放,大小不同的橙子会在不同位置落到不同的水果筐内。橙子可视为球体,假设细杆光滑,不考虑橙子转动带来的影响。某个橙子从静止开始下滑到离开细杆的过程中,受到每根细杆的支持力(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
2.(2024年1月·安徽高考适应性演练)如图所示,轻绳1两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N点在M点右上方),轻绳1上套有一个轻质的光滑小环O,质量为m的物块P通过另一根轻绳2悬挂在环的下方,处于静止状态,∠MON=60°。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动物块,直到轻绳2与MN连线方向垂直。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块在缓慢移动过程中,以小环O为对象,由于小环O两侧轻绳1的张力大小总是相等,则小环O两侧轻绳1的张力合力沿∠MON平分线,根据受力平衡可知,轻绳2的延长线始终平分∠MON,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物块在缓慢移动过程中,由于M、N之间的轻绳1长度不变,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小环O的运动轨迹为椭圆,M、N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当轻绳2与MN连线方向垂直时,小环O刚好位于椭圆的短轴顶点上,根据椭圆知识可知此时∠MON最大,
此法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且有一个力是恒力、另有一个力方向不变的问题。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解题:
方法2 图解法
3.(2024·咸阳实验中学高三检测)图1是工人把货物运送到房屋顶端的场景,简化图如图2所示,绳子跨过定滑轮拉动货物A,沿倾角为θ的玻璃棚缓慢向上移动,忽略货物所受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A对玻璃棚的压力不变
B.货物A对玻璃棚的压力越来越大
C.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大
D.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小
√
解析:对货物A受力分析,其动态图如图所示。货物
缓慢向上移动,则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由
图可知,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大。同时,玻璃棚对货物的
支持力变小,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货物A对玻璃棚的压
力越来越小。故C项正确。
在三力平衡问题中,如果有一个力是恒力,另外两个力方向都变化,且题目给出了空间几何关系,多数情况下力的矢量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进行计算。
方法3 相似三角形法
4.(2024·西安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竖直墙壁O处用光滑
铰链铰接一轻质杆的一端,杆的另一端固定小球(可以看成质
点),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轻质杆
长度为R,轻绳的长度为L,且R<L<2R。A、B是墙上两点,
且OA=OB=R。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轻质杆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F1和F2均增大 B.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
C.F1和F2均减小 D.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
√
(二) “三法”破解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极值问题是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解决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若只受三个力,则这三个力能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矢量图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方法1 物理分析法
√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利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公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
方法2 数学分析法
√
C.减小夹角θ,轻绳的合拉力一定减小
D.轻绳的合拉力最小时,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
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
方法3 极限分析法
3.如图1所示,筷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饮食工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汉代时称“箸”,明代开始称“筷”。如图2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的小球,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为使小球静止,求每根筷子对小球的压力N的取值范围。已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1.(2024·茂名一中模拟)如图,一昆虫悬挂在水平
树枝下,其足的股节与基节间的夹角为θ,且六条足左
右对称,都处于相同的拉力下。若昆虫稍微伸直足,
则足的股节部分受到的拉力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
6
7
1
2
3
4
5
1
5
6
7
2.(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
—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
直方向均成37°角,该夹角及支架长短均可以调节,但三
根支架的长度及它们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相等,照相机的重心始终在支架的竖直轴上。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2
3
4
√
√
1
5
6
7
2
3
4
1
5
6
7
2
3
4
1
5
6
7
2
3
4
3.(2024·南通高三第一次调研)如图所示,两轻
质小环a、b套在水平杆上,两根等长细线悬挂一重
物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环a的位置不变,将环b往左侧移动一小段距离,a、b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环a受到杆的( )
A.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变小
C.摩擦力不变 D.摩擦力变大
√
1
5
6
7
2
3
4
1
5
6
7
2
3
4
1
5
6
7
2
3
4
√
√
1
5
6
7
若将A稍右移并固定,则θ角增大,可知N1、N2均增大,故C正确,D错误。
2
3
4
1
5
6
7
5.(2024·天津模拟预测)(多选)质量均匀分布的光滑球A与B通过轻绳连接,跨过两轻质定滑轮悬挂于平台两侧,初始状态A球与水平面接触且有挤压,B球悬于空中,如图所示,不计轻绳和滑轮间的摩擦,若A发生均匀的少量膨胀后,两球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 )
A.两球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B.水平面对平台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C.膨胀后平台侧面对A弹力变大
D.膨胀后A对地面压力会变大
2
3
4
√
√
1
5
6
7
解析:对B分析,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则T=mBg,
对A分析,受到重力mAg、绳子斜向右上的拉力T、平台侧
面的弹力F、水平面的支持力N,设θ为绳子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如图所示,拉力T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地面的支
持力N的合力大小等于其重力mAg,则有:Tcos θ+N=mAg,即mBgcos θ+N=mAg,即mBgcos θ2
3
4
1
5
6
7
对平台及A、B为整体,则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水平面对平台没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错误;
膨胀后,θ变大,则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Tcos θ+N=mAg,Tsin θ=F,由此可知,膨胀后θ变大,T不变,地面对A的支持力N变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地面压力会变大;膨胀后平台侧面对A弹力F增大,选项C、D正确。
2
3
4
1
5
6
7
2
3
4
6.(2024·太原高三调研)如图,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墙
角,质量为M的尖劈放置在斜面上,尖劈的右侧面竖直,用
轻绳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球紧靠在尖劈的右侧,轻绳与斜面
平行,球与尖劈的接触面光滑,斜面对尖劈的静摩擦力恰好为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沿球心O对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推力F,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1
5
6
7
A.尖劈的质量M与球的质量m之比为tan2 θ
B.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轻绳的拉力不变
C.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尖劈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D.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可能仍为0
2
3
4
√
1
5
6
7
2
3
4
1
5
6
7
以球为研究对象,可知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不影响竖直方向力的大小,轻绳的拉力不变,如图3,故B正确。
以尖劈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如图4,有N1′=(M+m)gcos θ+Fsin θ,总重力不变,施加水平推力后,可得斜面对尖劈的弹力变大,即尖劈对斜面的压力变大,轻绳拉力T不变,总重力不变,施加推力F后,要保持平衡,有T+Fcos θ=(M+m)gsin θ+f,则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不可能为0,故C、D错误。
2
3
4
1
5
6
7
2
3
4
7.(2024·黄山高三第一次质检)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光滑小球a(可视为质点),斜面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球放在斜面上,开始时弹簧与斜面平行。现将斜面缓慢向左移到虚线处,小球仍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a的弹力增加
B.弹簧的长度减小
C.地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
D.地面对b的摩擦力减小
√
1
5
6
7
2
3
4
1
5
6
7
2
3
4
根据题意,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结合以上分析,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N′减小,由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b的支持力FN1减小,地面对b的摩擦力f减小,故C错误,D正确。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微专题——共点力的动态平衡
1.(2024·茂名一中模拟)如图,一昆虫悬挂在水平树枝下,其足的股节与基节间的夹角为θ,且六条足左右对称,都处于相同的拉力下。若昆虫稍微伸直足,则足的股节部分受到的拉力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2.(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7°角,该夹角及支架长短均可以调节,但三根支架的长度及它们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相等,照相机的重心始终在支架的竖直轴上。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根支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
B.照相机对每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mg
C.若将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则每根支架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将不变
D.若将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则每根支架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将变大
3.(2024·南通高三第一次调研)如图所示,两轻质小环a、b套在水平杆上,两根等长细线悬挂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环a的位置不变,将环b往左侧移动一小段距离,a、b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环a受到杆的( )
A.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变小
C.摩擦力不变 D.摩擦力变大
4.(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横截面为圆的柱状物体A,固定竖直挡板与A物体之间放着一横截面为圆的光滑柱体B。系统平衡时,A、B两物体的接触点恰为圆弧的中点,已知B物体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挡板与B物体间的弹力大小为mg
B.A、B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大小为mg
C.若将A稍右移并固定,竖直挡板与B间的弹力将增大
D.若将A稍右移并固定,A、B之间的弹力将减小
5.(2024·天津模拟预测)(多选)质量均匀分布的光滑球A与B通过轻绳连接,跨过两轻质定滑轮悬挂于平台两侧,初始状态A球与水平面接触且有挤压,B球悬于空中,如图所示,不计轻绳和滑轮间的摩擦,若A发生均匀的少量膨胀后,两球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 )
A.两球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B.水平面对平台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C.膨胀后平台侧面对A弹力变大
D.膨胀后A对地面压力会变大
6.(2024·太原高三调研)如图,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墙角,质量为M的尖劈放置在斜面上,尖劈的右侧面竖直,用轻绳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球紧靠在尖劈的右侧,轻绳与斜面平行,球与尖劈的接触面光滑,斜面对尖劈的静摩擦力恰好为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沿球心O对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推力F,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尖劈的质量M与球的质量m之比为tan2 θ
B.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轻绳的拉力不变
C.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尖劈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D.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可能仍为0
7.(2024·黄山高三第一次质检)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光滑小球a(可视为质点),斜面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球放在斜面上,开始时弹簧与斜面平行。现将斜面缓慢向左移到虚线处,小球仍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a的弹力增加
B.弹簧的长度减小
C.地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
D.地面对b的摩擦力减小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1.选B 设昆虫的质量为m,每条股节部分受到的拉力均为T,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6Tsin θ=mg,解得T=,而当昆虫稍微伸直足时,角θ变大,因此可知足的股节部分受到的拉力T将减小。
2.选AC 要使照相机受力平衡,则三根支架竖直方向上的力的合力大小应等于照相机的重力,即3Tcos 37°=mg,解得T==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照相机对每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mg,每根支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支架受到的压力的水平分力,即f=Tsin 37°=mg,故A正确,B错误;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设每根支架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为N,竖直方向上根据受力平衡可得3N=mg,解得N=,因此当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时,则每根支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将不变,故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f=tan 37°,当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时,则每根支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将变小,故D错误。
3.选A 根据题意,设每根绳子的拉力为F,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有2Fcos θ=mg,解得F=,设杆对小环a的支持力为FN,摩擦力为f,对小环a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Fsin θ=,FN=Fcos θ=,将环b往左侧移动一小段距离,θ减小,可知f变小,FN不变。故选A。
4.选AC 将圆弧面看成是倾角不同的斜面组合而成,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N2cos θ=mg,N1=N2sin θ,解得N2=,N1=mgtan θ,当A、B两物体的接触点恰为圆弧的中点时,θ=45°,此时可得N1=mg,N2=mg,故A正确,B错误;若将A稍右移并固定,则θ角增大,可知N1、N2均增大,故C正确,D错误。
5.选CD 对B分析,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则T=mBg,对A分析,受到重力mAg、绳子斜向右上的拉力T、平台侧面的弹力F、水平面的支持力N,设θ为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拉力T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地面的支持力N的合力大小等于其重力mAg,则有:Tcos θ+N=mAg,即mBgcos θ+N=mAg,即mBgcos θ6.选B 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前,以尖劈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如图1,可知轻绳的拉力T=(M+m)gsin θ,斜面对尖劈的支持力N1=(M+m)gcos θ。以球为研究对象,如图2,可知轻绳的拉力T=,联立解得==,故A错误。
以球为研究对象,可知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不影响竖直方向力的大小,轻绳的拉力不变,如图3,故B正确。以尖劈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如图4,有N1′=(M+m)gcos θ+Fsin θ,总重力不变,施加水平推力后,可得斜面对尖劈的弹力变大,即尖劈对斜面的压力变大,轻绳拉力T不变,总重力不变,施加推力F后,要保持平衡,有T+Fcos θ=(M+m)gsin θ+f,则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不可能为0,故C、D错误。
7.选D 根据题意,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设弹簧与斜面的夹角为α,斜面倾角为θ,由平衡条件有FTcos α=magsin θ,FN+FTsin α=magcos θ,又有FT=k,斜面缓慢向左移到虚线处,α增大,则FT增大,FN减小,弹簧长度增大,故A、B错误;根据题意,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结合以上分析,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N′减小,由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b的支持力FN1减小,地面对b的摩擦力f减小,故C错误,D正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