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7 11:45:13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八年级下册历史参考答案(修改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C B B A C C C B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C D C C C C D C B
二、主观题
26、(1)变化:社会转型新旧词汇更替;“旧的词语隐退,新的词语产生”(或表示半封建半
殖民地制度的旧词语趋于隐退,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词语开始大量产生和运用。)(任答一
点 3 分,相近意思即可)
史事: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写到一点即可得 2分)
(2)答案示例:
发展趋势:(2 分)
政治类:从阶段一到阶段二明显下降(1 分),从阶段二到阶段三呈缓慢上升趋势(1
分)。
经济类、文教卫生类:从阶段一到阶段二急剧下降(1 分),从阶段二到阶段三呈迅猛
上升趋势(1 分)。(对趋势的表达与以上表达意思相近即可得 2 分)
原因:(4 分)
政治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民主法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等带来政治类新
词呈缓慢上升。
经济类、文教卫生类: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
带动大批经济类和文教类新词出现带来这两类词呈迅猛上升趋势。
(注:任答一点或答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关键词可得 2 分,要有分析才得 4分)
(3)社会因素(社会变迁)、科技发展因素(网络发展)、国家政策因素、国际形势因素、
外交政策、社会民生、等。(每点 2 分,任答一点即可)
27、(1)答案: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或①、②、④(任答两点得 4分,写序号和人名都
可得分)
(2)示例:观点: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进步。(2分)
论述: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 分)(注:应答到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影响)
结论:杰出的历史人物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迈向新的台阶。(2 分)
观察角度:科技发展
观点:科技突破显著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2 分)
论述:邓稼先领导团队研制原子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5 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提升了国
防实力;杨利伟成功完成载人航天任务,标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家,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 分)
结论:关键科技成就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2 分)
观察角度:精神品质
观点:崇高精神品质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 分)
论述:王进喜以"人拉肩扛"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提前开钻,体现了顽强拼搏精神;邓稼
先隐姓埋名 28 年奉献核事业,极大提升了国防实力;焦裕禄带病工作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4 分)
结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遗产持续激励民族复兴征程。(2分)中山市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
说明:
1.全卷共6页,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00分,考
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填写自己的准
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要答在答题卡上。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新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署署长的《任命通知书

图片信息显示:1949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
署正式成立,孔原被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正式任命为海关总
署署长,结束了由外籍税务司控制中国海关的历史。这体现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走向独立自主
B.注重民主协商
红C.加强工业建设
D.践行和平外交
2.1952年广东省粮食总产量达855万吨,较1950年的746万吨增长约14.7%,带来数
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推广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包产到户”的实施
3.1956年2月,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决议》,动员全国职工
“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各行业掀起劳动竞赛、技术革
新、学先进当先进的热潮。据此可推知,此“决议”旨在
A.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B,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C.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
D.布局对外开放政策
4.1956年,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12辆披红戴花的解放牌汽车,浩浩荡荡地从厂内驶
出。当时,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
人皮
D.西北地区
5.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
为各科学生之首,这反映了
A.外交政策的调整
B,国家建设的需要
C.“863”计划的实施
D.科教兴国的战略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6.1954年,《人民日报》报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
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量国家大
事。”这一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B,举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下图是1956年出版的一本《速写集》中的漫画《手工业生产者的“手”》,这反映的是
手工合作化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
C.农业农村的大生产运动
D.手工业实行公私合营
8.1961年,国务院决定自主研制国产桥梁钢,替代苏联钢材。自主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
试验,用时几年就成功研制并生产出6.6万吨优质16锰低合金钢,全部用于南京长江
大桥正桥钢梁及关键结构,1968年大桥建成通车。这主要得益于
A.对外开放格局
B.家庭联产承包

C.国家体制优势
D.经济体制改革
9.2018年央视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播出,介绍了40年前的“第一批农村万元户“第
一家中国内地自选超市“第一个个体户”等故事,这些“第一”的出现关键在于
A.计划经济的优势
B.加入WTO实现经济腾飞
C.改革开放的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10.1980年安徽省委扩大会议上,滁县地委书记向省委提出:承认“包产到户”是社会主
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希望给这个“黑户”的“孩子”报上“户口”;同年在省内
有了正式“户口”,到了1982年变成全国“户口”。这一变化说明了
A.集体统一经营不断强化
B.土地私有化的实现
C.包产到户的逐步合法化
D.农业现代化的推动
11.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是著名的国有企业,总经理只有10元的审批权:
但到了1984年商场自行发行股票,300万元股票认购一空。这得益于
A.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B.企业的自主权扩大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政策实施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s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