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6、7、8课内容)之第二次世界大战(54张PPT和3个视频)(微课课件+微课教学设计+微课视频)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6、7、8课内容)之第二次世界大战(54张PPT和3个视频)(微课课件+微课教学设计+微课视频)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5 09:11:50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第二次世界大战——寻回战争中迷失的人性美 二战的策源地:德、日、意三国 。
二战的交战双方:
德日意法西斯及其仆从国 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
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
专政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1945.8.15)扩大 第一篇 战争全面爆发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1939.9.1)
环节一:看战争 实行“闪电战”的德国 装甲师 摩托化师 在波兰,纳粹德国士兵把约50万犹太人赶入华沙隔离区,
或将他们枪杀,或转移到其他死亡集中营。 ——德国投机商人、纳粹分子:辛德勒 如果金质胸章卖掉的话至少可以多救出一两个人!环节二:看战争中的人 “感动世界”人物(一):辛德勒环节三:悟人性一悟:
辛德勒的身上,是哪些人性的光辉感动了世界? 在邪恶蔓延时,辛德勒坚守了人性的善良,
捍卫了正义。 第二篇 战争扩大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7月3日——1945年5月8日)

德国“巴巴罗萨”计划
环节一:看战争 ○莫斯科乌

兰○列宁格勒苏 联 莫斯科保卫战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因为后面就是莫斯科。” 材料:“感动世界”人物(二):苏联母亲 环节二:看战争中的人 就在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当天,上万名德国战俘被押往莫斯
科城。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一位妇
女冲到一个战俘跟前,举拳要打。这是个失去双腿、头绑绷带、
衣沾血迹、满脸稚气的重伤号。他无力躲闪扑面打来的拳头,惊
恐地发出绝望的哭泣。突然,妇女停住了……她看着年轻的战俘,
心头一阵剧痛。在他稚气的脸上,她看到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拳头无力地垂了下来,掏出一块面包,递给伤号。伤
号惊恐地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给他,他才
如梦方醒……纸都顾不上撕,狼吞虎咽大吃起来……妇女蹲下身子,
颤抖地抚摸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悲恸的哭声撕心裂肺,
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惊呆
了……
——《给仇人一块面包》节选环节三:悟人性二悟:
苏联母亲的举动令世人感动,你认
为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她坚守了人性的善良,用理性战胜了冲动,
用大爱消除了仇恨。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7)看战争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篇 战争转折1942年元旦,美、英、中、苏、等26国发表
《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 1942.6.3-6.7
2.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 1942.10.23-1942.11.3
3.斯大林格勒会战(欧洲战场) 1942.6.28——1943.2.2环节一:看战争 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6月28日——1943年2月2日) “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
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
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

——参战的德国将军汉斯. 德尔《进军斯大林格勒》材料一:“希特勒少年师”环节二:看战争中的人 少年师比成年的军人更狂热和忠诚,是出色的作战师。
----纳粹党卫队队长海因里希·希姆莱只有15岁的德国防空兵汉斯·乔治·亨克被美军俘虏。他们还没有学会生活,
却已经理解了死亡。 二战期间,军国主义教育下的日本孩子日美开战后,日本儿童被灌输对敌国的憎恶之心,
敲击罗斯福、丘吉尔的肖像画。二战期间,军国主义教育下的日本孩子 今天突击的开始,我的魂魄就要随着国家而走,身体像樱花一样散落,鬼魂却成为永久的护国者。
——神风特攻队宫琦胜环节三:悟人性 三悟: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天真烂漫的孩子
变成了杀人魔鬼?1、邪恶的法西斯政府对后代的错误引领。
2、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在蔓延。
3、孩子们对战争的狂热、盲从。
……第四篇 战争结束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意大利投降(1943.9)——法西斯集团瓦解的开始
2.德国投降(1945.5.8)——欧洲战事结束
环节一:看战争 德国代表签署投降书
1945月5日8日 ,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意大利投降(1943.9)——法西斯集团瓦解的开始
2.德国投降(1945.5.8)——欧洲战事结束
3.日本投降(1945.8.15)——二战结束的标志
环节一:看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标志着二战结束。六、二战的灾难性后果七、二战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
——斯大林 环节二:看战后 “感动世界”人物(三):勃兰特 1970年,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
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勃兰
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德国孩子悼念二战死难者。 日本现任首相安培晋三带领官员参拜靖国神社 。今天,穿二战军装,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孩子。忘记历史,就意味著背叛。在每一个时代,
孩子都是过去与未来的承接者,
人类的未来在他们手中,
孩子,应该被引领走向哪里……诺曼底登陆 · 老兵 · 孩子环节三:思未来 人类的未来寄希望于一些终于懂得生命的意义,并担负起全部生命的责任的人。
——小维内·狄劳瑞知识回顾二战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二战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1939.9.1)二战的扩大:苏德战争爆发(1941.6.22)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7)二战结束的标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8.15)二战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爆发的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二战结束的标志: 勇闯关 寄哀思
游戏说明:把图片拖动到相应的位置,每正确拖动一次,赢得一支蜡烛。全部正确,你会赢得一大片悼念二战死难者的蜡烛,以寄托你的哀思。图④1942年7月
斯大林格勒会战
图③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图①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图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勇闯关 寄哀思附件2: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6、7、8课内容)
录制工具和方法
屏幕录像专家V2012,FLASH,会声会影X6
设计思路
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寻回战争中迷失的人性美
世界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历史教育所要服务的,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本微课尝试从人性的角度挖掘二战的教育意义。所以本课的主线是:看战争——看战争中的人——悟人性——思未来。
1、明线:看战争。知道二战的交战双方、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了解二战主要进程(爆发、扩大、最大规模、转折以及结束的具体事件)、灾难性及二战的性质。
2、暗线:看战争中的人——悟人性——思未来。
通过将邪恶的德日法西斯政府的侵略行为、战争中盲从狂热的德日孩子与三个“感动世界”人物(辛德勒、苏联母亲、西德总理勃兰特)的感人细节,进行强烈对比,引领学生懂得:(个人层面)无论在任何社会情境中,人都需要保持理性和正义,坚守人性的善良,发扬大爱精神;如果个人人性中的“恶”战胜了“善”,丧失理性,个人和世界都会走向不可挽救的结局。从而让学生(未来历史的缔造者)传承人类的精神财富,弘扬人性的光辉,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并让“热爱和平”的观念根植到学生内心深处,影响行为的养成,落实到个体的行动,使得“和平”不单单是口号与国家行为,让二战历史的教育更接地气。另外,(国家层面)通过对比战后德日两国对二战历史的态度以及对后代的引领,引导学生反思战争、热爱和平,反思新时代的公民教育,培养忧国忧民的时代意识。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知道二战的交战双方、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概述并识记二战主要进程(爆发、扩大、最大规模、转折以及结束的具体事件)、了解二战的灾难性及二战的性质,正确反思二战。
通过直观的视频和丰富的历史细节,引领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性与灾难性,寻找战争中迷失的人性美,从人性深处反思战争。让学生传承人类的精神财富,弘扬人性的光辉,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并让“和平”的观念根植到学生内心深处,影响行为的养成,落实到“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 的个体行动。引发对新时代的公民教育的思考,培养忧国忧民的时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爆发——扩大——最大规模——转折——结束。识记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日本投降是二战结束的标志。
难点:1、利用地图,建立历史概念“二战”的空间感;利用历史细节建立历史概念“二战”的立体感。利用时间轴,建立历史概念“二战”主要事件的时序感。
2、让“热爱和平”的观念根植到学生内心深处,影响行为的养成,落实到“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 的个体行动。
教学过程
导入:
你好!喜欢喝咖啡吗?二战期间,速溶咖啡成为美军的至爱,二战后,喝速溶咖啡成为一种世界时尚。今天,借这杯咖啡,我们一起回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寻找战争中迷失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二战的策源地:德、日、意三国 ,战火燃烧了欧亚非三洲共61个国家。
二战的交战双方:德日意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美、中、苏等26国。
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一篇 战争爆发
环节一:看战争
一、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在波兰,德国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环节二:看战争中的人 “感动世界”人物(一):辛德勒
材料1:当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时,他以雇工的名义向纳粹开出一份名单,使1200个犹太人幸免于难。二战期间,他冒着生命危险、竭尽所能,挽救犹太人。战后,他身无分文……世界为之感动!以色列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德国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辛德勒名单”已经成为人类精神遗产的一部分。
环节三:悟人性
一悟:在辛德勒的身上,是哪些人性的光辉感动了世界?
(学生:在邪恶蔓延时,辛德勒坚守了人性的善良,捍卫了正义。)
第二篇 战争扩大
环节一:看战争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苏德战争全面爆发(1941.6.22)
1941年6月22日,德国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苏军猝不及防,节节失利。德军很快逼近莫斯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环节二:看战争中的人 “感动世界”人物(二):苏联母亲
材料2:就在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当天,上万名德国战俘被押往莫斯科城。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一位妇女冲到一个战俘跟前,举拳要打。这是个失去双腿、头绑绷带、衣沾血迹、满脸稚气的重伤号。他无力躲闪扑面打来的拳头,惊恐地发出绝望的哭泣。突然,妇女停住了……她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痛。在他稚气的脸上,她看到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拳头无力地垂了下来,掏出一块面包,递给伤号。伤号惊恐地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给他,他才如梦方醒……纸都顾不上撕,狼吞虎咽大吃起来……妇女蹲下身子,颤抖地抚摸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悲恸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惊呆了……——《给仇人一块面包》节选
环节三:悟人性
二悟:苏联母亲的举动令世人感动,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学生:是因为她坚守了人性的善良,用理性战胜了冲动,用大爱消除了仇恨。)
看战争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7)
视频加字幕: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舰队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日军在几个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中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紧跟其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三篇 战争转折
1942年元旦,美、英、中、苏、等26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二战走向伟大转折。
环节一:看战争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 1942.6.3-6.7
2.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 1942.10.23-1942.11.3
3.斯大林格勒会战(欧洲战场) 1942.6.28——1943.2.2
美军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英军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北非战场发生转折。
苏军也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欧洲战场发生转折。下面我们来了解这场战争:
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爆发。(视频加字幕)
材料3: 参战的德国将军汉斯. 德尔后来回忆道:“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
材料4:士兵日记:“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的,而是用尸体作单位丈量的。”
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环节二:看战争中的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刚结束,德国为了补充兵源,征召16到17岁的“孩子兵”,组建了“希特勒少年师”。“英雄梦”和纳粹狂热,使孩子们的求战情绪极为高涨。然而残酷的战争并不是孩子们想象的那样!
同时,在日本,孩子们正在被组织参拜靖国神社,被灌输对敌国的憎恶之心,十五、六岁的孩子被征入伍,狂热的奔向战场。
环节二:悟人性
三悟: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天真烂漫的孩子变成了杀人魔鬼?
(学生:1、邪恶的法西斯政府对后代的错误引领。2、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在蔓延,这让我不禁想起了9.11恐怖袭击。3、孩子们对战争的狂热、盲从。)
一个普通人离杀人有多远?人们应该怎样才能够避免有一天误入歧途呢?辛德勒之所以感动世人,是因为他对所在的情境保持警觉,保持理性,坚守了善良和正义。
第四篇 战争结束
环节一:看战争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意大利投降(1943.9)——法西斯集团瓦解的开始”
2.德国投降(1945.5)——欧洲战事结束
3.日本投降(1945.8)——二战结束的标志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猛烈的进攻。德军受到盟军东、西、南三面围攻。
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二战结束。
六、二战的灾难性后果:

七、二战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结束。但是,灾难和惨痛平等的留给了参战双方。
斯大林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难道是人心中的“恶”魔吗?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留给人们的思考没有停止。
环节二:看战后 “感动世界”人物(三):勃兰特
材料5:1970年,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同样震惊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勃兰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勃兰特的“千年一跪”,感动了世界! 他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理性!我们看德国政府对后代的引领,德国政府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纳粹行为的内容,教师必须充分讲解纳粹大屠杀的历史。
日本:现任首相安培晋三带领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歪曲历史真相,美化二战侵略历史。今天的日本孩子被允许穿二战军装,参拜靖国神社。
10年后,20年后,也许所有的二战幸存者都不在人世,人类还记得二战的惨痛吗?铭记历史,反思历史,才能走向未来。
环节三:思未来孩子,是过去与未来的承接者,我们不得不思考,孩子应该被引领走向哪里?
今天,我们之所以寻找战争中迷失的人性美,是因为要传承人类的精神财富,是因为要弘扬人性的光辉,是因为“人类的未来必须寄希望于一些终于懂得生命意义,并担负起全部生命责任的人。”
小结:回顾二战相关知识。
二战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二战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1939.9.1)
二战的扩大:苏德战争爆发(1941.6.22)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7)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6.28——1943.2.2)
二战结束的标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8.15)
二战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知识巩固:勇闯关 寄哀思
游戏说明:把图片拖动到相应的位置,每正确拖动一次,赢得一支蜡烛。全部正确,你会赢得一大片悼念二战死难者的蜡烛,以寄托你的哀思。
教学反思
“二战”这一历史概念,涵盖的内容很多,要挖掘的深度可以很深,可入手的角度很广。本微课的创新之处在于:本微课沿着二战的时间轴,采用微电影的手法,以记录片的形式,展现二战的主要进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概念“二战”的时序感、空间感以及立体感,最终达到引领学生反思战争热爱和平、感悟人性,完善自我,忧国忧民,肩负未来的历史教育目的。但遗憾的是,10分钟的微课,未能对二战的原因和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没能从多角度让学生剖析战争的影响,对《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原因、作用以及诺曼底登陆的阐述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