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南京条约》
知识点来源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 岳麓
□所属章节: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
录制工具和方法
Powerpoint、屏幕录像专家软件 麦克风 格式转换软件
设计思路
《南京条约》背景资料简介——得到南京条约的概念(训练获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分析——从回到现场、中英思想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南京条约背后隐藏的中英思想的差异性(训练阅读分析能力、比较差异的能力等)
《南京条约》给我们的反思:学会“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多角度看问题。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以开放的眼光、谦虚的态度与世界同行的重要性。
2、学会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研究方法。
3、学会多角度、客观的看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比较中英思想差异。
难点:如何认识《南京条约》。
教学过程
简介《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总结南京条约的概念。
回到历史的现场,感受《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氛围
带着疑问,重点分析《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比较中英双方看待问题的差异性,体会到:
发展的、动态的观念 PK 静止、保守的观念
利益至上 观念 PK 礼仪至上观念
全球观念 PK 天朝上国观念
得到反思:《南京条约》带给中国人的应该不仅仅是痛苦的丧权辱国的回忆,而是要学会客观的、多元的看待历史的产物,学会以开放的眼光、谦虚的态度去顺应历史的潮流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以多元的、客观的态度引领学生去体会《南京条约》,让学生能跳出课本和传统的观念的束缚,以新视角看历史事件,学生兴趣浓厚,但本课学习时间比较短,要求学生的历史基础比较扎实,需要课后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课件22张PPT。《南京条约》一、概念
二、内容
三、反思 南京条约一、概念时间主角原因内容后果鸦片战争前中国 鸦片战争前的英国一、概念:
《南京条约》是____年,
中国因为_____________与
英方代表在____签订的条约,1842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1842年8 月 29 日,英舰“皋华丽”号上回到 那一天…… 签字之后,代表们集体到前舱去喝酒,为中国皇帝与英国女王陛下的健康而干杯,并且鸣炮致敬。完事之后,中方代表离开了……
“他们终于离去了,
他们无疑感觉很难过,
但也感觉正当的满意:
他们解救了这座古城的灾难,
甚至挽救了他们君主的宝座。
但是中国皇帝的高于一切的统治,
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五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7页英方有如下描述: 二、主要内容:
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香港岛“香港小岛只是弹丸之地”“进一步扩张的极其重要的基地”——李育民《中外不平等条约史话》发展的、动态的观念 PK 停滞、保守的观念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100万银元 “兵船均应犒赏遣散,……倘争战不息,恐中国将来费用不止此数。”
——张喜《抚夷日记》英国:3、开口:通商口岸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伊等贩买茶叶,以福州为最便……”——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第118、120 “从此通商,永相和好,汝国亦应以诚相待,
断不准再启兵端,违悖天理。”利益至上 PK 礼仪至上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
——《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英国:“洋商获利,华商裹足不前。”二、《南京条约》的内容发展的、动态的观念 PK 静止、保守的观念
利益至上 观念 PK 礼仪至上观念
全球观念 PK 天朝上国观念 工业文明vs 农耕文明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的观念 反应迟钝《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遭破坏)、 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权益受损近代化 “他们终于离去了,
他们无疑感觉很难过,
但也感觉正当的满意:
他们解救了这座古城的灾难,
甚至挽救了他们君主的宝座。
但是中国皇帝的高于一切的统治,
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7页) 英方有如下描述: 鸦片战争前独立的
封建国家三、反思以开放的眼光
以谦虚的态度
与世界同行!
南京条约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开端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