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讲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考情分析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2023·山东卷,9;2022·河北卷,17;2022·湖北卷,21
2.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2024·河北卷,16;2024·黑吉辽卷,11;2024·江西卷,20;2024·浙江1月选考,7;2023·海南卷,8;2023·辽宁卷,22;2023·全国甲卷,30;2022·山东卷,18;2022·湖南卷,18;2022·湖北卷,9;2022·辽宁卷,21
考点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
1.体液调节
INCLUDEPICTURE"SY682-.tif" INCLUDEPICTURE "../../SY682-.tif" \* MERGEFORMAT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INCLUDEPICTURE"SY683-.tif" INCLUDEPICTURE "../../SY683-.tif" \* MERGEFORMAT
[深度思考] 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速等应激反应。请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
考向 围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考查科学思维
1.(2023·山东卷,9)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
B.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
C.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2.(2025·吉林长春质检)人享用美食时,存在以下几条促进胃液分泌的途径:①食物的气味和颜色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②咀嚼和吞咽过程中食物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③消化产物多肽等作用于胃体G细胞,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④胃体扩张刺激幽门部感受器,兴奋经胃壁神经传导至胃体G细胞,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调节胃液分泌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促胃液素和胃液都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应的部位
C.途径②属于非条件反射,途径③则属于激素调节
D.途径④引起胃液分泌增多的速度比途径③更快
考点二 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
1.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的基础知识
INCLUDEPICTURE"SY684-.tif" INCLUDEPICTURE "../../SY684-.tif" \* MERGEFORMAT
(2)体温调节主要过程
INCLUDEPICTURE"SY686-.tif" INCLUDEPICTURE "../../SY686-.tif" \* MERGEFORMAT
①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调节。
②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调节的,后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________作用。
提醒 发高烧时,病人的体温继续升高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水盐平衡
(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
INCLUDEPICTURE"SY685-.tif" INCLUDEPICTURE "../../SY685-.tif" \* MERGEFORMAT
(2)水盐调节方式相关结构和参与激素
INCLUDEPICTURE"SY687-.tif" INCLUDEPICTURE "../../SY687-.tif" \* MERGEFORMAT
(3)调节过程
①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
INCLUDEPICTURE"SY688-.tif" INCLUDEPICTURE "../../SY688-.tif" \* MERGEFORMAT
②血钠的平衡
INCLUDEPICTURE"SY688A-.tif" INCLUDEPICTURE "../../SY688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考点速览.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速览.tif" \* MERGEFORMAT
(1)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2024·黑吉辽卷,11C)( )
(2)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2023·全国乙卷,4B)( )
(3)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2023·湖北卷,5D)( )
(4)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2022·山东卷,18C)( )
(5)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2021·全国甲卷,4A,B)( )
(6)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体温维持在38 ℃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020·山东卷,18B)( )
(7)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021·海南卷,16D)( )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
考向1 围绕体温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1.(2024·浙江1月选考,7)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
C.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
D.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
2.(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8)蒙古羊对北方寒冷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下列有关其冬季体温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被激活
B.运动神经元兴奋使骨骼肌战栗性产热增多
C.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旺盛,利于储存脂肪
考向2 结合水盐平衡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3.(2024·海南卷,4)水平衡是指人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出汗可以排出部分水分,有利于散热
B.正常机体排尿除了排出部分水分外,还可以排出尿素、葡萄糖等代谢废物
C.人每天摄入和排出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D.水参与并促进物质代谢,有利于保障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4.(2024·九省联考黑、吉卷,12改编)有人食用低钠盐(添加一定量的KCl以减少NaCl的比例)替代传统食盐,在口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Na+的摄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是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
B.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依赖从食盐中摄入的Na+和Cl-
C.食盐摄入不足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多促进Na+的重吸收
D.过量摄入低钠盐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INCLUDEPICTURE"关键真题必刷.tif" INCLUDEPICTURE "../../关键真题必刷.tif" \* MERGEFORMAT 1.(2023·全国乙卷,4)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C.胸腺可分泌胸腺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D.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2.(2024·黑吉辽卷,11)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下降,并伴有内耳淋巴水肿。检测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结果如下表,临床上常用利尿剂(促进尿液产生)进行治疗。下列关于该病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抗利尿激素浓度/(ng·L-1) 醛固酮浓度/(ng·L-1)
正常对照组 19.83 98.40
急性发病组 24.93 122.82
A.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
B.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
D.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低盐饮食
3.(2023·湖北卷,5)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 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4.(2024·江西卷,20)人体水盐代谢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研究人员为了探究运动中机体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让若干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以10 km/h的速度跑步1 h,采集志愿者运动前、中和后的血液与尿液样本,测定相关指标(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状态
运动前 运动中 运动后
指标 血浆渗透压/(mOsm·L-1) 289.1 291.0 289.2
血浆Na+浓度/(mmol·L-1) 139.0 141.0 139.1
血浆K+浓度/(mmol·L-1) 4.3 4.4 4.1
尿渗透压/(mOsm·L-1) 911.2 915.4 1 005.1
尿Na+浓度/(mmol·L-1) 242.4 206.3 228.1
尿K+浓度/(mmol·L-1) 40.4 71.1 72.3
(1)表中的数据显示,与尿液相比,血浆的各项指标相对稳态。原因是血浆属于内环境,机体可通过________、体液调节和________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参与形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Na+和________。
(3)运动中,尿液中Na+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和“集合管”中选2项)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________的重吸收,使得尿液渗透压升高。
(4)为探究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测定了自运动开始2 h内血浆中醛固酮(由________分泌)和抗利尿激素(由____________释放)的浓度。结果发现,血浆中2种激素的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析激素浓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5)进一步实验发现,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血容量(参与循环的血量)减少,并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由此可知,机体水盐平衡调节途径为________(将以下选项排序: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②肾脏的重吸收等作用增强;③血容量减少;④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5.(2023·新课标卷,32)人在运动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时,某种自主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这种自主神经是________。
(2)剧烈运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大量CO2,CO2进入血液使呼吸运动加快。CO2使呼吸运动加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时葡萄糖消耗加快,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中出汗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某种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激素是________。若大量失水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7讲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考点一
核心要点·再研
1.体液传送 激素 组胺 NO、CO
2.较缓慢 准确、比较局限 中枢神经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
[深度思考] 提示 当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时,心跳加快,属于神经调节;与此同时,交感神经也支配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心脏,也使心跳加快,这属于体液调节。
典型例题·深研
1.A [由题意可知,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故若仅有脑干功能正常而脊髓受损,也无法完成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A错误;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故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B正确;呼吸运动受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脊髓调控,也受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脑干调控,因此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脑干对脊髓的分级调节,C正确;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D正确。]
2.B [促胃液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应部位起作用,而胃液属于外分泌液,不通过体液运输,B错误;途径④主要通过神经调节,而③主要是体液调节,途径④引起胃液分泌增多的速度比途径③更快,D正确。]
考点二
核心要点·再研
1.(1)有机物氧化放能 酶 下丘脑 大脑皮层 (2)冷觉 热觉 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增加 骨骼肌战栗 收缩 减少 增多 舒张 增加 减少 增加 ①神经—体液 ②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协同
2.(1)饮水 食物 肾 排汗 (2)神经—体液 下丘脑 大脑皮层 下丘脑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Na+的重吸收 (3)①升高 降低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②减少 降低
考点速览
(1)√
(2)× 提示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3)√
(4)× 提示 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
(5)× 提示 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6)× 提示 体温维持在38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7)× 提示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垂体不能。
典型例题·深研
1.A [寒冷环境中,物质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B错误;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快,C、D错误。]
2.D [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被激活,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产热增加,A正确;运动神经元兴奋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从而增加产热,B正确;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C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旺盛,葡萄糖用于氧化分解,转化为脂肪的糖类减少,不利于脂肪的储存,D错误。]
3.B [机体出汗时,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从而有利于散热,A正确;正常机体排尿可以排出部分水分、尿素等代谢废物,但葡萄糖一般不会出现在尿液中,除非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B错误;当摄入和排出的水量合适时,身体里细胞周围液体的浓度就会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如果摄入或排出的水过多或过少,就会打破这个平衡,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C正确;水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物质代谢,对保障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4.C [Na+内流可形成动作电位,因此Na+是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A错误;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因此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依赖从食盐中摄入的K+,B错误;食盐摄入不足时会导致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C正确;过量摄入低钠盐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合成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错误。]
关键·真题必刷
1.B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进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超过一定量时,可分别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维持这些激素的量及其作用强度,以维持机体稳态,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意味着体内水含量升高或者无机盐含量降低,需要排出更多的水,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胸腺是胸腺素的分泌场所,同时T细胞产生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是成熟于胸腺,C正确;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者靶细胞起作用的,D正确。]
2.B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A正确;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错误;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存在分级调节,C正确;利尿剂能促进尿液产生,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低盐饮食,避免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不利于尿液的排出,D正确。]
3.D [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运动过程中由于出汗增加,会丢失水和无机盐,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不能恢复内环境稳态,B错误;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C错误;出汗、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并经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使尿量减少,D正确。]
4.(1)神经调节 免疫调节 (2)Cl- (3)肾小管、集合管 水 (4)肾上腺皮质 垂体 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Na+浓度下降 (5)③①②④
解析 (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3)水盐平衡调节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及保钠排钾的作用有关。(4)在细胞外液量减少或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析运动前、中、后的相关指标可知,运动后血浆渗透压和Na+浓度均下降且恢复至运动前水平,故运动后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均减小。(5)运动后血容量减少(细胞外液量减少)可促进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和Na+,从而引起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最终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5.(1)交感神经 (2)体液中CO2浓度增加,刺激相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加快 (3)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4)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稳定
解析 (1)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运动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2)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增强,血液中CO2增多,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排出体内过多的CO2。(3)胰高血糖素是机体中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之一,该激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4)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渗透压恢复正常;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稳定。(共42张PPT)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 37 讲
课标 要求 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考情 分析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2023·山东卷,9;2022·河北卷,17;2022·湖北卷,21
2.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2024·河北卷,16;2024·黑吉辽卷,11;2024·江西卷,20;2024·浙江1月选考,7;2023·海南卷,8;2023·辽宁卷,22;2023·全国甲卷,30;2022·山东卷,18;2022·湖南卷,18;2022·湖北卷,9;2022·辽宁卷,21
1
目 录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2
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关键 · 真题必刷
3
考点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核心要点·再研
典型例题·深研
1.体液调节
体液传送
激素
组胺
NO、CO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较缓慢
准确、比较局限
中枢神经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
[深度思考] 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速等应激反应。请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
提示 当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时,心跳加快,属于神经调节;与此同时,交感神经也支配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心脏,也使心跳加快,这属于体液调节。
考向 围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考查科学思维
1.(2023·山东卷,9)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
B.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
C.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故若仅有脑干功能正常而脊髓受损,也无法完成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A错误;
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故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B正确;
呼吸运动受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脊髓调控,也受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脑干调控,因此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脑干对脊髓的分级调节,C正确;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D正确。
2.(2025·吉林长春质检)人享用美食时,存在以下几条促进胃液分泌的途径:①食物的气味和颜色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②咀嚼和吞咽过程中食物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③消化产物多肽等作用于胃体G细胞,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④胃体扩张刺激幽门部感受器,兴奋经胃壁神经传导至胃体G细胞,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调节胃液分泌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促胃液素和胃液都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应的部位
C.途径②属于非条件反射,途径③则属于激素调节
D.途径④引起胃液分泌增多的速度比途径③更快
B
解析 促胃液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应部位起作用,而胃液属于外分泌液,不通过体液运输,B错误;
途径④主要通过神经调节,而③主要是体液调节,途径④引起胃液分泌增多的速度比途径③更快,D正确。
考点二
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核心要点·再研
典型例题·深研
1.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的基础知识
有机物氧化放能
酶
下丘脑
大脑皮层
(2)体温调节主要过程
冷觉
热觉
下丘脑
甲状腺激
素增加
骨
骼
肌
战
栗
收缩
减少
增多
舒张
增加
减少
增加
①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调节。
②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调节的,后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______作用。
提醒 发高烧时,病人的体温继续升高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神经—体液
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协同
2.水盐平衡
(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
饮水
食物
肾
排汗
(2)水盐调节方式相关结构和参与激素
神经—体液
下丘脑
大脑皮层
下丘脑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Na+
的重吸收
(3)调节过程
①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
升高
降低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②血钠的平衡
减
少
降低
(1)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2024·黑吉辽卷,11C)( )
(2)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2023·全国乙卷,4B)( )
提示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3)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2023·湖北卷,5D)( )
(4)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2022·山东卷,18C)( )
提示 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
√
×
√
×
(5)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2021·全国甲卷,4A,B)( )
提示 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6)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体温维持在38 ℃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020·山东卷,18B)( )
提示 体温维持在38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7)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021·海南卷,16D)( )
提示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垂体不能。
×
×
×
考向1 围绕体温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1.(2024·浙江1月选考,7)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
C.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 D.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
解析 寒冷环境中,物质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B错误;
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快,C、D错误。
A
2.(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8)蒙古羊对北方寒冷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下列有关其冬季体温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被激活
B.运动神经元兴奋使骨骼肌战栗性产热增多
C.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旺盛,利于储存脂肪
D
解析 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被激活,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产热增加,A正确;
运动神经元兴奋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从而增加产热,B正确;
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C正确;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旺盛,葡萄糖用于氧化分解,转化为脂肪的糖类减少,不利于脂肪的储存,D错误。
考向2 结合水盐平衡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3.(2024·海南卷,4)水平衡是指人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出汗可以排出部分水分,有利于散热
B.正常机体排尿除了排出部分水分外,还可以排出尿素、葡萄糖等代谢废物
C.人每天摄入和排出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D.水参与并促进物质代谢,有利于保障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B
解析 机体出汗时,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从而有利于散热,A正确;
正常机体排尿可以排出部分水分、尿素等代谢废物,但葡萄糖一般不会出现在尿液中,除非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B错误;
当摄入和排出的水量合适时,身体里细胞周围液体的浓度就会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如果摄入或排出的水过多或过少,就会打破这个平衡,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C正确;
水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物质代谢,对保障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4.(2024·九省联考黑、吉卷,12改编)有人食用低钠盐(添加一定量的KCl以减少NaCl的比例)替代传统食盐,在口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Na+的摄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是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
B.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依赖从食盐中摄入的Na+和Cl-
C.食盐摄入不足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多促进Na+的重吸收
D.过量摄入低钠盐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C
解析 Na+内流可形成动作电位,因此Na+是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A错误;
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因此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依赖从食盐中摄入的K+,B错误;
食盐摄入不足时会导致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C正确;
过量摄入低钠盐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合成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错误。
关键 · 真题必刷
1.(2023·全国乙卷,4)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C.胸腺可分泌胸腺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D.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B
解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进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超过一定量时,可分别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维持这些激素的量及其作用强度,以维持机体稳态,A正确;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意味着体内水含量升高或者无机盐含量降低,需要排出更多的水,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
胸腺是胸腺素的分泌场所,同时T细胞产生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是成熟于胸腺,C正确;
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者靶细胞起作用的,D正确。
2.(2024·黑吉辽卷,11)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下降,并伴有内耳淋巴水肿。检测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结果如下表,临床上常用利尿剂(促进尿液产生)进行治疗。下列关于该病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组别 抗利尿激素浓度/(ng·L-1) 醛固酮浓度/(ng·L-1)
正常对照组 19.83 98.40
急性发病组 24.93 122.82
A.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
B.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
D.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低盐饮食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A正确;
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错误;
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存在分级调节,C正确;
利尿剂能促进尿液产生,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低盐饮食,避免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不利于尿液的排出,D正确。
3.(2023·湖北卷,5)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 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D
解析 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
运动过程中由于出汗增加,会丢失水和无机盐,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不能恢复内环境稳态,B错误;
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C错误;
出汗、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并经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使尿量减少,D正确。
4.(2024·江西卷,20)人体水盐代谢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研究人员为了探究运动中机体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让若干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以10 km/h的速度跑步1 h,采集志愿者运动前、中和后的血液与尿液样本,测定相关指标(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数据显示,与尿液相比,血浆的各项指标相对稳态。原因是血浆属于内环境,机体可通过________、体液调节和________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参与形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Na+和________。
(3)运动中,尿液中Na+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和“集合管”中选2项)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________的重吸收,使得尿液渗透压升高。
神经调节
免疫调节
Cl-
肾小管、集合管
水
(4)为探究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测定了自运动开始2 h内血浆中醛固酮(由____________分泌)和抗利尿激素(由____________释放)的浓度。结果发现,血浆中2种激素的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析激素浓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5)进一步实验发现,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血容量(参与循环的血量)减少,并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由此可知,机体水盐平衡调节途径为________(将以下选项排序: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②肾脏的重吸收等作用增强;③血容量减少;④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肾上腺皮质
垂体
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Na+浓度下降
③①②④
解析 (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
(3)水盐平衡调节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及保钠排钾的作用有关。
(4)在细胞外液量减少或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析运动前、中、后的相关指标可知,运动后血浆渗透压和Na+浓度均下降且恢复至运动前水平,故运动后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均减小。
(5)运动后血容量减少(细胞外液量减少)可促进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和Na+,从而引起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最终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5.(2023·新课标卷,32)人在运动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时,某种自主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这种自主神经是________。
(2)剧烈运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大量CO2,CO2进入血液使呼吸运动加快。CO2使呼吸运动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感神经
体液中CO2浓度增加,刺激相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加快
(3)运动时葡萄糖消耗加快,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中出汗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某种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激素是____________。若大量失水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
转变成葡萄糖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稳定
解析 (1)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运动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
(2)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增强,血液中CO2增多,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排出体内过多的CO2。
(3)胰高血糖素是机体中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之一,该激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4)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渗透压恢复正常;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稳定。限时练37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时间:30分钟 分值:40分)
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对点强化】
考点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1.(2025·山西师大附中质检)观看惊险电影时,电影中的画面和声音信息会使人们心跳加快,其原因一方面是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另一方面是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影中的惊险画面可作用于视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
B.心脏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和肾上腺素的受体
C.心跳久久不能恢复说明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D.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加快,表明激素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2.(2025·湖北武汉调研)血液中的CO2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与水结合生成碳酸后解离出H+,H+刺激位于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O2作为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输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B.H+刺激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膜外K+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C.CO2刺激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的过程需依赖完整的反射弧
D.给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输氧时气体中需含一定浓度的CO2
考点二 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3.(2022·浙江6月选考,14)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C293.TIF" INCLUDEPICTURE "../../C293.TIF" \* MERGEFORMAT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
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4.(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9)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皮质激素包含醛固酮、皮质醇和肾上腺素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人可能会患糖尿病
C.皮质醇缺乏主要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功能衰竭
D.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5.(2025·湖北孝感高中联考)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进行的游泳活动,冬泳时水温低于17 ℃给人以冷感,低于8 ℃则会有强烈刺激感并感觉身体麻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种激素的含量明显降低
B.冬泳过程中,机体的散热量和产热量都会显著增加
C.冬泳入水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D.冬泳时,机体在冷水刺激下会“皮肤发白”,这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结果
6.(2025·河北邢台四校联考)醛固酮是一种脂溶性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和受体结合后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醛固酮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催化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代谢
B.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
C.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均含有醛固酮的受体
D.若醛固酮分泌不足,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下降
【综合提升】
7.(2025·河北石家庄调研)体温调定点是人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左右。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如图表示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热时体温变化与调定点变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SW569.tif" INCLUDEPICTURE "../../SW569.tif" \* MERGEFORMAT
A.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生的热能
B.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升高,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C.高温持续期机体维持产热和散热的过程相对平衡
D.在高温持续期,可以通过加盖棉被的方式增加排汗进行散热,降低体温
8.(2025·山东枣庄模拟)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通过基因调节机制生成多种蛋白质调节血钠含量的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SW570.tif" INCLUDEPICTURE "../../SW570.tif" \* MERGEFORMAT
A.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B.醛固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影响核基因的表达
C.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
D.醛固酮可以提高内环境中水和Na+的含量,从而可以使血压升高
9.(10分)(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18)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体魄。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经常有人游泳。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冬泳时,冷水刺激会被皮肤中的________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
(2)(2分)冷刺激信号到达体温调节中枢后,中枢会发出信号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热量散失减少,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还支配________和腺体,其活动不受________支配。
(3)(6分)较长时间生活在冷环境中会使人和动物的产热能力增强,将黑线仓鼠置于冷环境(如-10 ℃)中驯化一段时间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发生变化,调节机体产热量。请设计实验,探究冷驯化与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20)体温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机体在各系统和器官的协调下维持体温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2分)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有生理性调节(如排汗、血管的舒缩)和________(如使用空调、增减衣物)两种。
(2)(3分)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大量排汗,有利于维持体温稳定。排汗也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人体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等行为。大量排汗后,建议适量补充淡盐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分)下丘脑存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依据体温调定点学说,调定点取决于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特性。当体温升高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两者放电频率相同时的温度为体温调定点(如图)。当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高于冷敏神经元时,产生热觉;反之,则产生冷觉。人体以调定点为中心,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①下图中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曲线为________(填“a”或“b”)。
②高温环境条件下,图________(填“A”“B”或“C”)反映了正常人体的体温调定点。
③发热病人体温高于正常,有时仍感觉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13kts213.TIF" INCLUDEPICTURE "../../13kts213.TIF" \* MERGEFORMAT
限时练37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D [惊险电影通过声音和画面使人心跳加快,感受声音和画面刺激的感受器分别是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A正确;激素调节通过激素与受体结合起作用,神经调节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起作用,根据题意可知,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心脏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和肾上腺素的受体,B正确;心跳久久不能恢复说明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神经调节作用时间一般较短,C正确;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错误。]
2.B [由题干可知,CO2作为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输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A正确;H+刺激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膜外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CO2浓度变化可以使一些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至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该过程依赖完整的反射弧,C正确;CO2可引起呼吸中枢兴奋,给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输氧时气体中需含一定浓度的CO2,D正确。]
3.A [寒冷刺激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方法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增加产热的措施包括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等,减少散热的措施包括皮肤血管收缩等。其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选A。]
4.B [肾上腺包括皮质和髓质,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醛固酮等,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A错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人可能表现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升高血糖,因此该人可能会患糖尿病,B正确;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可以调节血钠平衡,缺乏时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循环血量严重不足,动脉血压降低,从而导致机体功能衰竭,C错误;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控垂体分泌相应激素,D错误。]
5.B [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种激素的含量明显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冬泳过程中,机体的散热量会显著增加,产热量也会显著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冬泳入水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位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冷觉,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参与体温调节,C错误;冬泳时,机体在冷水刺激下会“皮肤发白”,这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结果,D错误。]
6.A [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作为信使传递信息,调节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代谢,A错误;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B正确;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且其受体位于细胞内,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均含有醛固酮的受体,C正确;若醛固酮分泌不足,Na+经尿液排出过多,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下降,D正确。]
7.D [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因此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生的热能,A正确;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9 ℃左右,该时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说明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同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逐渐上升,B正确;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高温持续期,人的体温维持在39 ℃左右,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说明该时期机体维持产热和散热的过程相对平衡,C正确;在高温持续期,加盖棉被不利于热量散失,不利于降低体温,D错误。]
8.B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脂溶性激素,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图可知,其到达靶细胞后,与靶细胞内的受体(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AR),影响核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一系列生理效应,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通过钠钾泵,内环境中的2个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3个Na+进入内环境,由于内环境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有关,故
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C正确;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可以提高内环境中Na+含量,内环境中Na+含量增多,渗透压增大,从而可使水的重吸收增多,内环境中水的含量升高,内环境中水和Na+含量增多可以使血压升高,D正确。]
9.(1)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2)内脏 意识 (3)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仓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温度分别为10 ℃、0 ℃、-10 ℃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仓鼠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并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为甲<乙<丙
解析 (1)(2)冬泳时,冷水刺激会被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递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再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汗腺和血管),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冷驯化与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方案: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仓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温度分别为10 ℃、0 ℃、-10 ℃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仓鼠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并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预期结果: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为甲<乙<丙。
10.(1)行为性调节 (2)升高 排汗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在补充水的同时如果不及时补充钠盐,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而且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 (3)①a ②B ③体温低于体温调定点,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解析 (1)人通过生理性调节(如排汗、血管的舒缩)和行为性调节(如使用空调、增减衣物)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2)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大量排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人体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等行为。大量排汗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在补充水的同时如果不及时补充钠盐,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而且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这时如果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3)①当体温升高时,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两者放电频率相同时的温度为体温调定点,据图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时,曲线b下移,曲线a上移,由此可判断曲线a表示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曲线b表示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②高温环境条件下,人体通过排汗等方式维持正常体温,人体正常体温为37 ℃左右,因此图B反映了正常人体的体温调定点。③发热病人体温高于正常,但仍低于体温调定点时,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共25张PPT)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限时练37
(时间:30分钟 分值:40分)
考点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1.(2025·山西师大附中质检)观看惊险电影时,电影中的画面和声音信息会使人们心跳加快,其原因一方面是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另一方面是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影中的惊险画面可作用于视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
B.心脏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和肾上腺素的受体
C.心跳久久不能恢复说明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D.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加快,表明激素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D
解析 惊险电影通过声音和画面使人心跳加快,感受声音和画面刺激的感受器分别是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A正确;
激素调节通过激素与受体结合起作用,神经调节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起作用,根据题意可知,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心脏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和肾上腺素的受体,B正确;
心跳久久不能恢复说明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神经调节作用时间一般较短,C正确;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错误。
2.(2025·湖北武汉调研)血液中的CO2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与水结合生成碳酸后解离出H+,H+刺激位于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O2作为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输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B.H+刺激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膜外K+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C.CO2刺激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的过程需依赖完整的反射弧
D.给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输氧时气体中需含一定浓度的CO2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CO2作为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输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A正确;
H+刺激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膜外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
CO2浓度变化可以使一些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至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该过程依赖完整的反射弧,C正确;
CO2可引起呼吸中枢兴奋,给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输氧时气体中需含一定浓度的CO2,D正确。
考点二 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3.(2022·浙江6月选考,14)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
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解析 寒冷刺激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方法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增加产热的措施包括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等,减少散热的措施包括皮肤血管收缩等。其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选A。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
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4.(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9)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皮质激素包含醛固酮、皮质醇和肾上腺素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人可能会患糖尿病
C.皮质醇缺乏主要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功能衰竭
D.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B
解析 肾上腺包括皮质和髓质,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醛固酮等,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A错误;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人可能表现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升高血糖,因此该人可能会患糖尿病,B正确;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可以调节血钠平衡,缺乏时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循环血量严重不足,动脉血压降低,从而导致机体功能衰竭,C错误;
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控垂体分泌相应激素,D错误。
5.(2025·湖北孝感高中联考)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进行的游泳活动,冬泳时水温低于17 ℃给人以冷感,低于8 ℃则会有强烈刺激感并感觉身体麻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种激素的含量明显降低
B.冬泳过程中,机体的散热量和产热量都会显著增加
C.冬泳入水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D.冬泳时,机体在冷水刺激下会“皮肤发白”,这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结果
B
解析 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种激素的含量明显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
冬泳过程中,机体的散热量会显著增加,产热量也会显著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
冬泳入水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位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冷觉,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参与体温调节,C错误;
冬泳时,机体在冷水刺激下会“皮肤发白”,这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结果,D错误。
6.(2025·河北邢台四校联考)醛固酮是一种脂溶性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和受体结合后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醛固酮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催化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代谢
B.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
C.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均含有醛固酮的受体
D.若醛固酮分泌不足,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下降
A
解析 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作为信使传递信息,调节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代谢,A错误;
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B正确;
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且其受体位于细胞内,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均含有醛固酮的受体,C正确;
若醛固酮分泌不足,Na+经尿液排出过多,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下降,D正确。
7.(2025·河北石家庄调研)体温调定点是人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左右。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如图表示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热时体温变化与调定点变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
代谢产生的热能
B.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升高,冷觉感
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C.高温持续期机体维持产热和散热的过
程相对平衡
D.在高温持续期,可以通过加盖棉被的方式增加排汗进行散热,降低体温
解析 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因此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生的热能,A正确;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9 ℃左右,该时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说明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同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逐渐上升,B正确;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高温持续期,人的体温维持在39 ℃左右,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说明该时期机体维持产热和散热的过程相对平衡,C正确;
在高温持续期,加盖棉被不利于热量散失,不利于降低体温,D错误。
A.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生的热能
B.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升高,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C.高温持续期机体维持产热和散热的过程相对平衡
D.在高温持续期,可以通过加盖棉被的方式增加排汗进行散热,降低体温
8.(2025·山东枣庄模拟)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通过基因调节机制生成多种蛋白质调节血钠含量的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B.醛固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影响核基因的表达
C.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
D.醛固酮可以提高内环境中水和Na+的含量,从而可以使血压升高
解析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脂溶性激素,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图可知,其到达靶细胞后,与靶细胞内的受体(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AR),影响核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一系列生理效应,A正确,B错误;
由图可知,通过钠钾泵,内环境中的2个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3个Na+进入内环境,由于内环境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有关,故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C正确;
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可以提高内环境中Na+含量,内环境中Na+含量增多,渗透压增大,从而可使水的重吸收增多,内环境中水的含量升高,内环境中水和Na+含量增多可以使血压升高,D正确。
A.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B.醛固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影响核基因的表达
C.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
D.醛固酮可以提高内环境中水和Na+的含量,从而可以使血压升高
9.(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18)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体魄。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经常有人游泳。回答下列问题。
(1)冬泳时,冷水刺激会被皮肤中的______________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
(2)冷刺激信号到达体温调节中枢后,中枢会发出信号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热量散失减少,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还支配________和腺体,其活动不受________支配。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内脏
意识
(3)较长时间生活在冷环境中会使人和动物的产热能力增强,将黑线仓鼠置于冷环境(如-10 ℃)中驯化一段时间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发生变化,调节机体产热量。请设计实验,探究冷驯化与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仓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温度分别为10 ℃、0 ℃、-10 ℃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仓鼠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并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为甲<乙<丙
解析 (1)(2)冬泳时,冷水刺激会被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递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再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汗腺和血管),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冷驯化与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方案: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仓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温度分别为10 ℃、0 ℃、-10 ℃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仓鼠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并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预期结果: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为甲<乙<丙。
10.(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20)体温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机体在各系统和器官的协调下维持体温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有生理性调节(如排汗、血管的舒缩)和_________________(如使用空调、增减衣物)两种。
(2)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大量排汗,有利于维持体温稳定。排汗也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人体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等行为。大量排汗后,建议适量补充淡盐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性调节
升高
排汗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在补充水的同时如果不及时补充钠盐,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而且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
(3)下丘脑存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依据体温调定点学说,调定点取决于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特性。当体温升高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两者放电频率相同时的温度为体温调定点(如图)。当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高于冷敏神经元时,产生热觉;反之,则产生冷觉。人体以调定点为中心,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①下图中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曲线为________(填“a”或“b”)。
②高温环境条件下,图________(填“A”“B”或“C”)反映了正常人体的体温调定点。
③发热病人体温高于正常,有时仍感觉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体温低于体温调定点,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解析 (1)人通过生理性调节(如排汗、血管的舒缩)和行为性调节(如使用空调、增减衣物)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大量排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人体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等行为。大量排汗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在补充水的同时如果不及时补充钠盐,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而且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这时如果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
(3)①当体温升高时,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两者放电频率相同时的温度为体温调定点,据图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时,曲线b下移,曲线a上移,由此可判断曲线a表示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曲线b表示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②高温环境条件下,人体通过排汗等方式维持正常体温,人体正常体温为37 ℃左右,因此图B反映了正常人体的体温调定点。③发热病人体温高于正常,但仍低于体温调定点时,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