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6 14: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物体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2.歼-20战斗机升空。在飞行时扔掉副油箱,是为了(  )
A.增大惯性,易于改变运动状态 B.减小惯性,易于改变运动状态
C.增大惯性,不易改变运动状态 D.减小惯性,不易改变运动状态
3.如图所示,甲车快速倒车时不慎与正常行进中的乙车相撞,两车司机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受伤。则下列情形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乙司机胸部受伤
B.甲司机胸部受伤
C.两位司机都是背部受伤
D.两位司机都是胸部受伤
4.北京冬奥会后,学校也开展了旱地冰壶运动。如图所示,一个冰壶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前方滑动,关于冰壶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推力改变时,冰壶的惯性改变
B.冰壶无论是否受力,冰壶都具有惯性
C.冰壶运动的越快,冰壶的惯性越大
D.撤去推力后,冰壶又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6.2023年3月12日,在首尔进行的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勇夺冠军。图是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看台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B.加速运动时,运动员的惯性逐渐变大
C.在弯道上滑行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前行,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1)列车突然向右启动。(2)列车突然向左启动(3)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4)列车向左运动时架然刹车,其中正确的是(  )
A.(1)或(2) B.(1) 或(4) C.(2)或(3) D.(2) 或(4)
8.垫排球项目成为初三毕业生体育中考选考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刘敏同学在练习垫球时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离开手后仍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排球受到手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B.球离开手后仍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该活动只证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若突然失去一切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
9.在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是(  )
A.三级跳远要助跑 B.用盆泼水
C.用石头打水漂 D.行车时保持车距
10.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汽油等液体具有惯性,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油罐车往往在罐体中增设防波板,减小液体对罐体的冲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罐车急刹车时,罐内液体会因惯性向前冲击,可能导致罐体破裂
B.油罐内的防波板是通过分散液体的冲击,从而保护罐体
C.油罐车应尽量低速行驶,因为速度越大,液体的惯性越大
D.油罐车在转弯时应提前减速,否则会因液体向一侧集中引起侧翻
二、填空题
11.金属球用细线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车若是由东向西运动,则是做 (选填“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若在此状态下中将细线剪断,则小球下落的位置是 (选填a/b/c)处,若小车由甲状态变成乙状态,则说明车是处于 (选填“加速”或“减速”)状态。
12.如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 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的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饱满的谷物由于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大小与 有关。
13.如图所示,木块A立在小车上,木块与小车间无摩擦,它们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木块A将 (填“向前倾倒”、“向后倾倒”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请解释原因 。
14.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以车为参照物,液体的运动状态是 。刹车时,气泡将向 运动(选填“左”或“右”),其原因是 具有惯性。
15.“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毽子被踢出后能继续竖直上升是因为毽子具有 ,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分析,毽子在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慢,说明了 。在 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6.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17.小明同学在学完了“惯性”知识后,知道了“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但是却始终没有弄明白“惯性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个问题。为此,老师给小明画了一个推理框图,请你仔细阅读推理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由推理框图中的假设和推论1,可以推理出推论2:静止的物体, 惯性(选填“有”或“没有”);
(2)推理框图中的推论2和“规律: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矛盾(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假设:惯性取决于物体速度的大小”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8.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涉及了惯性知识且其中是利用惯性的是 。
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⑤跳远运动员都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⑥拍衣服上灰尘时,抖几下衣服;
⑦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三、解答题
19.课堂上老师把一光滑的硬纸片平盖在玻璃杯口,将一枚鸡蛋置于纸片上,如图所示。当老师用木尺沿水平向左的方向迅速用力击打纸片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0.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趣味小实验:用一只筷子插入苹果中间,用铁锤敲打筷子顶端,可观察到苹果沿筷子上升的现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21.如图所示,人在水平地面上跑,脚绊到石头时向前栽倒,而踩到西瓜皮时却向后倒,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A C C D D C
1.B
【详解】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B
【详解】惯性只跟质量有关,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减小质量以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分析】甲车在倒车过程中,如果突然与乙车相撞,甲车司机会因为惯性继续向后(即倒车方向)移动,但由于车辆的突然停止(或减速),司机的身体会后倾,背部与椅背相撞。
乙车在正常行进中,当突然被甲车撞击时,司机会因为惯性继续向前移动。然而,由于车辆的突然停止,司机的身体会猛烈地撞向方向盘或座椅靠背,导致胸部可能受到严重冲击。
【详解】A.乙车司机在撞击时会因惯性向前冲,胸部撞击方向盘而受伤,A正确。
B.甲车司机在倒车时被撞击,身体后倾,背部受伤,B错误。
CD.甲司机背部受伤、乙司机胸部受伤的可能性大;由于运动方向相悖,两位司机同一部位(背部、胸部)同时受伤的可能性不大,C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的推力改变时,冰壶的质量不变,冰壶的惯性不变,故A错误;
B.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冰壶无论是否受力,冰壶都具有惯性,故B正确;
C.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冰壶运动的越快,冰壶的质量不变,冰壶的惯性不变,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汽车原来是向右运动的,汽车的制动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汽车刹车之前拉环和汽车一起运动,汽车刹车时,汽车减速,拉环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所以拉环向右摆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以看台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看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比赛中的运动员是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加速运动时,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在弯道上滑行时,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
D.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同时地给运动员向前的力使运动员前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由图可知:水面向右倾斜,水面发生倾斜的原因是由于水具有惯性。
(1)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
(2)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
(3)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突然停止,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
(4)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突然停止,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左运动,所以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
综上可知,列车运动状态是(2)或(3)时,杯子中的水会如图所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球离开手后仍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该活动不但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此时若突然失去一切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三级跳远要助跑,利用惯性可以跳的更远,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盆泼水,利用水的惯性,将水与盆分离泼出,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石头打水漂,利用石头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行车时保持车距,防止由于车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撞向前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A.油罐车急刹车时,由于罐内的液体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向前冲击,可能导致罐体破裂,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油罐内的防波板可将液体分散,即通过分散液体的冲击,从而保护罐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油罐车在转弯时应提前减速,由于油罐车具有惯性,速度大时,依据惯性运动的距离大,液体向一侧集中引起侧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匀速 b 减速
【详解】[1][2] 由图甲可知,金属球用细线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说明小球相对于车的运动状态不变,此时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若将细线剪断,则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下落到原来的正下方,即b位置。
[3]若小车由甲状态变成乙状态,即小球向车前进的方向摆动,则说明车是处于减速状态,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出现向前摆的现象。
12. 重 运动状态 质量
【详解】[1][2][3]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谷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的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饱满的谷物质量大,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与质量有关。
13. 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与木块间没有摩擦,当小车停止时,木块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详解】[1][2]小车停止前,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木块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木块在光滑的接触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此木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14. 静止的 左 液体
【详解】[1]由图可知,汽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液体随车一起向右运动,以车为参照物,液体位置不变,所以液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的。
[2]刹车时,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液体仍向右运动,故液体会将气泡挤向左方,则气泡将向左运动。
[3]在此过程中,虽然气泡和液体都有惯性,但液体的惯性大,所以气泡向左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具有惯性。
15. 惯性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
【详解】[1]如图所示,因为惯性,所以在毽子被踢出后能继续上升。
[2]力的作用效果方面分析,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毽子在上升的过程越来越慢。
[3]由于惯性,毽子被踢出后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上运动,但最终还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要落回地面。
16. 惯性 重力
【详解】[1][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这些棋子因为受到重力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17. 没有 存在 错误
【详解】(1)[1]由推理框图中的假设知道,惯性与速度大小有关,而得出推论1是:速度越小惯性越小,所以,当物体静止,速度为0时,则惯性最小,应为0,即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2][3]由于推论2认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存在矛盾,说明最初的“假设”是错误的,即“惯性取决于物体速度的大小”不成立。
18.②③⑤⑥
【详解】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是由于受到重力;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汽车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滑行一段,利用了惯性;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撞击时,锤柄停止,锤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运动而套在锤柄上;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是动能和势能之间在相互转化,与惯性无关;
⑤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起跳之后由于人具有惯性才能跳出一段距离,是利用惯性才能跳得更远一些;
⑥拍衣服上灰尘时,由于灰尘具有惯性,在抖的过程中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就从衣物上分离了,是利用了惯性;
⑦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是防止忽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倾倒,造成危害,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9.现象:纸片飞出去,鸡蛋落入水中。解释:迅速击打纸片,纸片拥有向左的速度,但是鸡蛋由于惯性,仍然维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当纸片飞出后鸡蛋落入水中。
【详解】可以观察到纸片向左飞出去,鸡蛋落入杯中的现象。纸片和鸡蛋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老师用木尺沿水平向左的方向迅速用力击打纸片时,纸片在力的作用下,向左飞出去了,鸡蛋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就落入杯子中。
20.见详解
【详解】原来苹果和筷子保持静止状态,当筷子受到铁锤的击打后受力而向下运动,而苹果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看到的效果就是筷子不动而苹果向上运动了。
21.见解析
【详解】人在水平地面上跑,脚绊到石头,使脚被迫停止向前运动,但人的上半身因为惯性,要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人的重心在上半身,所以人会向前栽倒;人在水平地面上跑踩到西瓜皮时,由于人的脚和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导致脚加速向前运动,但人的上半身因为惯性,保持之前较慢的运动状态,人的重心在上半身,所以人是向后倒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