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实验活动9
化学
1.利用观察法和实验法,认识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能准确进行闻气味的操作。
2..通过探究乙醇的燃烧、催化氧化、酯化反应,掌握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能从官能团和化学键的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学习目标
课堂探究
一、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实验演示]
【实验】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观察其状态,闻其气味。然后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观察变化。
(1)颜色:无色透明。
(2)气味:特殊香味。
(3)状态:液体。
(4)挥发性:易挥发。
(5)密度:比水小。
(6)溶解性: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课堂探究
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实验验证]
问题1:请同学们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1)取少量乙醇于蒸发皿中,点燃,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2)待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注意:实验过程中收集足够多的气体后,迅速放正烧杯,立即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课堂探究
三、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验证]
问题1:乙醇为什么可以使铜器、银器变光亮
取少量乙醇于试管中,把光亮的细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CuO,立即将其迅速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反复操作3~4次。注意小心地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铜丝又由黑色变成红色,反复多次,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发生了化学反应。
课堂探究
问题3:铜在该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
问题4: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断键规律是什么
断键规律:O—H断裂,α-碳上C—H断裂。
铜起到催化剂作用。
三、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课堂探究
四、探究乙酸的酸性
预测乙酸是否具有酸性,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预测。
可提供的实验试剂:乙酸溶液、镁片、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 现象 结论
问题2:哪个实验可以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溶液变红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具有酸性
乙酸具有酸性
乙酸具有酸性
试液由蓝色
变为红色
生成的白色
沉淀溶解
乙酸中和氢氧化钠,具有酸性
乙酸可与氢氧
化镁反应,具
有酸性
课堂探究
五、探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问题1:写出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断键位置。
问题2:有机反应大多反应较慢,酯化反应选择怎样的反应条件?
问题3:实验过程中的实试剂添加顺序是?
问题4:收集到的气体是纯净物吗?
问题5:饱和碳酸钠具有什么作用?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
浓硫酸
△
浓硫酸
先加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不是,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1)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2)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生成醋酸钠(便于闻乙酸乙酯的气味)。
(3)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课堂探究
五、探究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验证]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闻到香味。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 mL浓硫酸和2 mL 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饱和Na2CO3溶液,连接好装置;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0.5 cm处,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注意:试剂添加顺序、碎瓷片、导气管的位置
课堂练习
【练习1】
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饮食中常见的有机物,D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E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的结构简式是 ,B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CH2=CH2
羟基
氧化
加成
课堂练习
【练习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A、B均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B.饱和Na2CO3溶液能鉴别B、D、E三种物质
C.A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原理相同
D.反应②中,浓硫酸用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5)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E,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是 。
BD
吸收甲酸,溶解乙醇,便于酯的分层
课堂小结
乙醇
乙酸
物理性质
燃烧产物的检验
催化氧化
物理性质
乙酸酸性的探究
酯化反应
物理性质
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性质
布置作业
预习下节学案。
完成本节课后练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