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2课时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第一节 氮及其化合物
化学
1.通过任务驱动,在模型搭建的过程中体验碳四价原则,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进而分析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 通过模型搭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组成的联系,将微观结构可视化,理解同分异构现象,知道 同系物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探究活动,在模型搭建的过程中借助探究新戊烷结构,深化对同分异构现象的认识,发展模型认知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同分异构现象。
难点: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模型搭建。
学习重难点
导入新课
认识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食品:糖类、油脂、
蛋白质……
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药物:阿司匹林、 扑 尔 敏、多酶片……
材料:塑料、纤维、橡胶……
导入新课
认识有机化合物
【问题1-1】分析图片中提供的物质,归纳总结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
【问题1-2】含碳元素的 CO、CO2 、Na2CO3等物质是否是有机化合物
不是
组成:元素都含有C、多数的含有H,其次含有N、O、P、S、卤素等
课堂探究
探究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问题2-1】根据资料卡片上的信息能确定新戊烷的组成元素吗?能确定其分子式吗?
【资料】汽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新戊烷是汽油中的成分之一。取7.2 g新戊烷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生成产物为CO2(22 g)和H2O(10.8 g)。
组成元素可能是C、H或C、H、O,但经过计算得知新戊烷分子式为C5H12。
思考:那么这些原子是如何成键的呢?
课堂探究
探究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碳原子要形成4根共价键。
【问题2-2】原子之间为什么要成键?碳原子要形成几根共价键?
【问题2-3】写出甲烷的电子式,尝试用太空泥和牙签搭建甲烷分子的结构模型,写出你搭建的形状名称。
电子式
平面正方形
正四面体型
思考:哪一个是甲烷的真实结构?
课堂探究
探究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正四面体形结构中,键角相同,都是109°28′,排斥力相同且最小,结构稳定。而平面四边形结构中,键角有90°也有180°,排斥力并不相同,结构不稳定。
【模拟实验】用4个气球模拟4个碳氢共价键,中间的结合点相当于碳原子,1个碳原子在中心,4个氢原子均匀分布在周围。每3个气球可以形成1个面,一共形成4个面,每1个面都是正三角形,所以4个气球自然伸展的形状是正四面体形。
【问题2-4】为什么4个碳氢键在空间呈正四面体形时结构排布最稳定?
课堂探究
探究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空间填充模型
球棍模型
【问题2-5】两个碳原子为了满足“碳四键”的原则,可以有几种成键方式呢?利用身边的模型进行搭建,看看有几种可能?(四面体塑料碳原子、塑料棒)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课堂探究
探究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思考:两个碳原子之间能形成4根共价键吗?
不能,碳原子之间如果形成4根共价键,就不能连接其他原子,不属于有机物。
【问题2-6】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可以有三种情况,如果是4个碳原子呢?
【问题2-7】有机物结构多样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原子连接后的形状(链、环、立体);②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单、双、叁)
课堂探究
探究新戊烷可能结构,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思考:新戊烷中还有氢原子,氢原子的多少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吗?
【活动】把刚才搭建的结构挑几个连接上氢原子,观察并回答问题。
【问题3-1】氢原子的数目与结构是否有一定的关系?碳氢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与结构是否有关?
①当结构中有环或者有双键的时候,氢原子要少一些。
②当结构中没有环或者双键时,氢原子比碳原子的两倍还多2
课堂探究
探究新戊烷可能结构,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思考:新戊烷碳氢原子数目来看,应该与上面哪种结构相似?
【概念】像这种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碳碳之间以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称为“烷烃”
碳碳之间只有单键且没有环相似
【问题3-2】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
课堂探究
探究新戊烷可能结构,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资料】有些结构旋转后在三维空间内能完全重合,就是同一种物质。在三维空间内不能完全重合,就是不同的物质,这些物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称之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问题3-3】符合C5H12的结构有几种?
课堂探究
探究新戊烷可能结构,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问题3-4】搭建的C5H12三种结构模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种结构模型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种结构模型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三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问题3-5】对比搭建的4个碳原子的烷烃结构模型与5个碳原子的烷烃结构模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都是链状结构,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
课堂探究
探究新戊烷可能结构,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概念】像这种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任务】搭建含有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的球棍模型
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之间互为同系物,但符合CnH2n(n≥2)结构中可能存在碳碳双键或普通单环,环与链状结构不同,故可能不互为同系物。
【问题3-6】符合通式CnH2n+2,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之间是否互为同系物?符合通式CnH2n(n≥2)的呢?
课堂探究
从C5 H12同分异构体中确定新戊烷。
甲烷1种、乙烷1种,丙烷2种
【问题4-1】结合甲烷、乙烷与丙烷的球棍模型,分析如果甲烷分子、乙烷分子以及丙烷分子中,任意1个氢原子被1个氯原子取代,有几种情况
【问题4-2】1 - 氯取代与其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1 - 氯取代有几种情况是由结构的对称性决定的
课堂探究
从C5 H12同分异构体中确定新戊烷。
图1有3种,图2有4种,图3有1种,图3是新戊烷的结构。
【资料】新戊烷的另一个特征是用一个氯原子去取代其中的任何一个氢原子,所得的结构只有一种。
【问题4-3】请依据新戊烷的特征,借助模型从下图中找出哪一个是新戊烷。
【思考】C5H12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如何命名的呢?
课堂探究
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a、碳原子数在十个以下:
用天干来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例如:甲烷、丁烷、癸烷等等
b、碳原子数在十个以上,就用数字来命名;
例如:11个碳命名为十一烷、20个碳命名为二十烷;
c、碳架异构体用正、异、新词头区分
i:
ii:
iii:
C
H
3
C
H
2
…
正:表示直链无支连
CH
H
3
C
C
H
3
…
异:表示直链仅在2位有一个甲基
C
H
3
C
C
H
3
C
H
3
C
H
2
…
新:表示直链仅在2位有二个甲基
课堂探究
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问题4-4】尝试为搭建的C4H10的两种结构命名
正丁烷、异丁烷。
【问题4-5】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的部分性质如下表,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物质名称 熔点/℃ 沸点/℃ 用途
正戊烷 -129.8 36.07 用作溶剂,制造人造冰、麻醉剂等
异戊烷 -159.9 27.9 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溶剂
新戊烷 -16.8 9.5 汽油的主要成分
烷烃的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新戊烷常温下是气态。
评价反馈
C
1.下列五种烃:①异戊烷;②新戊烷;③正戊烷;④丙烷;⑤正丁烷。按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④<⑤<②<①<③ D.④<②<⑤<③<①
评价反馈
D
2.下列关于烷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烷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且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结合
B.CH4与CH3CH2CH2CH3互为同系物
C.链状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2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有2种
评价反馈
A
3.下列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 )
A.CH3CH3 B.CH2═CH2 C.CH3CH2OH D.CH3CHO
评价反馈
B
4.丁烷(化学式为C4H10)是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也用于打火机中作燃料,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常温下,C4H10是气体
B.C4H10一氯取代后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产物
C.丁烷有正丁烷与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
D.C4H10与CH4互为同系物
课堂小结
同分异构体
物质组成
物质结构
碳原子成键方式
碳原子连接方式
布置作业
整理课堂所学内容。
完成教材第66页第1、2、3、5、7、10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