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醇 酚 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二节 醇 酚 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09: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课时 醇
第二节 醇 酚
化学
1.通过发现规律,认识醇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认识醇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官能团羟基的特性。
2.通过分析有机反应中分子结构中的断键位置,深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思想,进一步理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3.通过类比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预测乙醇的消去反应,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形成“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实验验证”的化学学科思想,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重点:
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
从结构和化学键的视角再次认识醇的性质,预测新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
学习重难点
导入新课
一、复习回顾乙醇知识点,引入新课。
H C C O H
H
H
H
H
官能团是 OH
知识回顾
【问题1-1】复习回顾乙醇的官能团、结构
一、复习回顾乙醇知识点,引入新课。
1.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可衍生出含羟基的化合物
CH3CH2OH
乙醇
苯甲醇
邻甲基苯酚
苯酚
CH3CHCH3
OH
2-丙醇(异丙醇)
CH2CH2CH3
OH
1-丙醇(正丙醇)
醇:羟基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课堂探究
二、分析总结醇的结构特点。
【问题2-1】下列物质是否都属于醇?若不是,它们有何不同?
烃基是否饱和
烃基中是否含苯环
饱和醇
不饱和醇
脂肪醇
芳香醇
CH2=CHCH2OH
OH
CH3OH,
CH2OH
CH3CH2OH
2.醇的分类:
课堂探究
【问题2-2】根据醇的定义,总结饱和链状一元醇的通式。
【问题2-3】除了按照烃基是否饱和对醇进行分类,还可以如何分类?
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产生的化合物叫饱和链状一元醇。
饱和链状一元醇的通式: CnH2n+1OH,简写为R-OH
二、分析总结醇的结构特点。
编号位
选主链
写名称
——选最长碳链,且含羟基(—OH)
——从离羟基(—OH)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位置— 取代基名称 — 羟基位置— 母体名称
(羟基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CH3—CH—CH3
OH
2-丙醇
1-丙醇
CH3—CH2—CH2
OH
3.醇的命名
课堂探究
【问题2-3】书写C3H7OH可能的结构,如何命名醇?
二、分析总结醇的结构特点。
硫粉
名称 性质 用途
甲醇 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能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有毒、误服少量可致人失明,多量可致人死亡 化工原料、燃料
乙二醇 丙三醇 无色、黏稠的液体,有甜味、能与水混溶,能显著降低水的凝固点
发动机防冻液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合成涤纶等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原料
无色、黏稠、具有甜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吸水能力—配制印泥、化妆品;三硝酸甘油酯俗称硝化甘油, 可作炸药等
课堂探究
【问题3-1】总结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的结构特点
三、认识醇的代表物,归纳总结醇的物理性质。
名称 结构简式 相对分子量 沸点/℃
甲醇 CH3OH 32 65
乙烷 CH3CH3 30 -89
乙醇 CH3CH2OH 46 79
丙烷 CH3CH2CH3 44 -42
正丙醇 CH3CH2CH2OH 60 97
正丁烷 CH3CH2CH2CH3 58 -0.5
结论: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醇比烷烃的沸点高得多
醇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堂探究
【问题3-2】根据教材第60页的表3-2,以及思考与讨论所给表格,总结醇的物理性质。
三、认识醇的代表物,归纳总结醇的物理性质。
名称 结构简式 熔点/℃ 沸点/℃ 状 态 水中溶解度
甲醇 CH3OH -97 65
乙醇 CH3CH2OH -117 79 正丙醇 CH3CH2CH2OH -126 97 正丁醇 CH3CH2CH2CH2OH -90 118
正戊醇 CH3CH2CH2CH2CH2OH -79 138 十八醇 CH3(CH2)17OH 59 211
液 体
油状液体
蜡状固体
可部分溶于水
难溶于水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沸点: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课堂探究
三、认识醇的代表物,归纳总结醇的物理性质。
【问题3-2】根据教材第60页的表3-2,以及思考与讨论所给表格,总结醇的物理性质。
课堂探究
【问题3-3】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为什么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R
R
O
O
H
H
R
R
O
O
H
H
R
R
O
O
H
H
氢键
【问题3-4】为什么低级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低级醇(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为这些醇与水形成了氢键。
三、认识醇的代表物,归纳总结醇的物理性质。
δ+
δ+
δ-
①中的O—H键容易断裂,使羟基氢原子被取代;
②中的C—O键也易断裂,脱去羟基,发生取代反应或消去反应;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官能团——羟基所决定。
电负性:O>H、O>C,
羟基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强,使O—H和C—O的电子都向氧原子偏移。
课堂探究
【问题4-1】根据结构推测乙醇可能还有哪些化学性质?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20 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杂质,再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酸性KMnO4溶液
NaOH溶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混合液
碎瓷片
温度计
[实验3-2]实验室制乙烯
课堂探究
(1)生成无色气体,液体变黑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实验3-2]实验室制乙烯
1. 乙醇与浓硫酸体积比为何要为1∶3?
2. 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
3.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哪里?
4. 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约为1∶3,如何配制混合液?
5. 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6.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课堂探究
【问题4-2】根据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课堂探究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实验3-2]实验室制乙烯
【问题4-2】根据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7. 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
8. 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9. 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10. 酸性KMnO4和溴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了什么?
11. 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两者的反应有什么异同?
H—C—C—O—H
H
H
H
H
δ+
δ+
δ-




CH3CH2OH CH2=CH2↑ + H2O
浓硫酸
170℃
消去反应
相邻两个碳原子脱去H2O,形成双键。
反应原理:
对醇结构要求:
需有β—H(邻位碳原子有氢原子)
(分子内脱水)
② 处C—O键断开
④ 处C—H键断开
课堂探究
【问题4-3】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问题4-4】阅读教材,总结乙醇可以发生的取代反应。
课堂探究
①酯化反应;
②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③分子间脱水。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氧化反应
(2)催化氧化
(1)燃烧反应
2Cu+O2 ==== 2CuO

红色铜丝变为黑色
铜丝黑色又变为红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CH3CH2OH+CuO CH3CHO+Cu+H2O

Cu作催化剂
课堂探究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对醇结构要求:
需有α-H(连羟基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α-C上氢原子个数
课堂探究
【问题4-6】乙醇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是否所有的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3)被强氧化剂氧化
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
CH3CH2OH (乙醇)
CH3CHO (乙醛)
CH3COOH (乙酸)
氧化
氧化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K2Cr2O7)
课堂探究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CH3CH2OH (乙醇)
CH3CHO (乙醛)
CH3COOH (乙酸)
氧化
氧化
注意:羟基所在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氧化
CH2CH3
CH3—C—OH
CH3
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失去氢原子或加入氧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课堂探究
四、实验探究醇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
RCH2CH2OH
Na
置换
RCH2CH2ONa +H2
RCOOH
浓H2SO4,△
酯+H2O
取代
HX
浓硫酸,△
卤代烃
浓H2SO4

醚+H2O
浓H2SO4,

消去
烯烃+H2O
氧化
O2 ,点燃
CO2 +H2O
O2
Cu /Ag,△
RCH2CHO + H2O
KMnO4(H+)
或K2Cr2O7(H+)
RCH2COOH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整理学案。
完成学案中的素养专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