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1 血液练习 (含答案)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4.1 血液练习 (含答案)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3: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性血液练习
一、选择题
1.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下列人体血液成分中,能提取的是(  )
A.血浆 B.成熟的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人受伤流血时,具有止血功效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造血干细胞
3.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微小颗粒物,进入小鼠体内后会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并破坏其结构,从而阻碍了小鼠红细胞( )
A.吞噬病菌 B.运输氧气 C.止血凝血 D.运输营养物质
4.血液中运送营养物质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5.血液成分中,含有血红蛋白并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6.如下左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如果某人体内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①③的数量正常。你推测此人可能( )
A.身体有炎症 B.患缺铁性贫血
C.不容易止血 D.在高原生活
7.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下列不能体现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
A.白细胞能吞噬伤口感染的细菌 B.当缺氧时血液中红细胞会增多
C.血浆中含有能抵抗病原体的抗体 D.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8.血液中的“搬砖队”一刻不停地把氧气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部分二氧化碳运送出去,“搬砖队”的成员是如上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如下图为我市某位体重60Kg的健康男性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人血型为O型,他只能给O型血的人输血
B.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C.该男子本次献血2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
10.下表为某同学血常规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此推断该同学可能患有( )
检测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红细胞计数 3.0×1012个/L 3.5×1012~5.0×1012个/L
血小板计数 2.1×1011个/L 1.0×1011~3.0×1011个/L
白细胞计数 6×109个/L 4.0×109~10.0×109个/L
血红蛋白 90g/L 110~150g/L
A.贫血 B.血友病 C.炎症 D.坏血病
11.一位急性胰腺炎患者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最可能高于正常值的指标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胆固醇
12.小明在打篮球时擦伤手臂,皮肤结痂脱落后长出新皮肤。下列关于这一修复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复过程只需细胞分裂,无需细胞分化
B.主要依靠上皮组织的再生完成
C.新皮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结痂的形成与红细胞的凝血作用有关
13.静脉输液拔针时,需要按压伤口,防止出血。血液中具有凝血作用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造血干细胞
14.2025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某人因受伤大量失血,已知他是O型血,现急需输血治疗,最好输入( )
A.A型血 B.B型血 C.O垂直 D.AB型血
15.血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如图是铁先生的血常规化验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受伤,他可能出现伤口不易凝血的现象 B.他可能患有贫血
C.他可能有炎症 D.他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16.人体血浆的成分中,不含有下列哪种物质 (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麦芽糖 D.无机盐
17.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A.损失200-300毫升的血液,对人体没有丝毫影响
B.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C.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二、判断题
1.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会影响身体健康。( )
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 7%~8%。( )
3.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 )
三、综合题
1.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小明同学观察了人血永久涂片、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三种血细胞中有细胞核的是[ ](填序号)。
(2)图乙和图丙两种细胞,它们都具有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的[⑤] ,以及作为细胞控制中心的[④] 。
(3)除④和⑤外,图乙和图丙所示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还有 。
2.下图是某中学校医刘医生做的两个检查,请根据实验及相关现象回答问题:
实验一:取10毫升新鲜血液,注入盛有质量分数为5%柠檬酸钠溶液的采血管中,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如图1所示的分层现象。
实验二:取少量人血制成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效果如图2。
(1)图1中[①]是血液中的 ,呈淡黄色,是半透明的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主要功能是运载 和运送营养及代谢废物。
(2)当人患肺炎时,图2中[ ] 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它位于图1中的[ ]层,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3)当人受伤流血时,能促进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图2中的[ ] 。
四、实验探究题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调查,我国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46%,临床上存在大量抗生素不及时停药、超量使用、频繁更换等情况。使用抗生素不合理可能会产生耐药性。为研究“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灭菌效果”及“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无菌水配制8种不同浓度的四环素(一种抗生素)。
②将直径为6mm的圆形滤纸灭菌,浸泡在不同浓度的四环素溶液中备用。
③配备8个培养基灭菌后,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备用。
④将②中的滤纸分别贴在③中的培养基上,恒温培养12小时后,观察抑菌圈大小(滤纸因含有抗生素,周围不分布细菌,形成抑菌圈)。结果如下图。
⑤从浓度为5.0mg/mL的四环素相应抑菌圈最外侧刮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放入无菌水中摇匀并重新接种。将浸润浓度为5.0mg/mL四环素的滤纸片贴在培养基上,恒温培养。
⑥重复步骤⑤进行传代培养3-6代,记录抑菌圈大小,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四环素浓度(mg/mL)
抗生素 抑菌圈大小(cm)
对照组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四环素(5.0mg/mL) 0.60±0.00 4.00±0.00 3.53±0.09 3.07±0.05 3.03±0.05 2.97±0.05
(1)据图可知,随着四环素浓度上升,抑菌圈变大,由此可知: 。
(2)细菌感染会引发人体炎症反应,医院常通过血常规检查中 的数量确定患者是否发炎。
(3)据表可知,随着子代增加抑菌圈逐渐变小,说明四环素的抑菌效果逐代 ,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
(4)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性血液练习》参考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B A B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B C C A C B
二、1.错误 2.正确 3.正确
三、1.(1)②
(2) 细胞膜 细胞核
(3)细胞质
2.(1) 血浆 血细胞
(2) ⑤白细胞 ②
(3)⑥血小板
四、(1)四环素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2)白细胞
(3) 减弱 用四环素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遗传变异,产生变异的细菌通过分裂生殖数量增加,导致抑菌圈变小
(4)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按照药品说明书剂量服用抗生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