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七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含答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七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含答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6 18:40:43

文档简介

~~~~~
濮阳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姓 名 准考证号考场号 座位号 条形码粘贴区
缺考违纪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公整,笔记清楚。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积累与运用(共22分)
(8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⑧
5.(8分)(1)(2分)              (2)(3分) (3)(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14分)
(二)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共1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1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共4分)
四、整本书阅读。(5分)
1 (2分) 2 (2分)
3 (2分)
6.(4分) (1)
7.(3分)
8.(3分)
9.(4分)
(3分)① ②

11.(3分)
(4分)(1)
(2)
(4分)
14.(2分)(1) (2)
15.(4分)(1)
(2)
16.(2分) (1)
17.(3分)
18(2分)

19.(2分)
20.(5分)
(1)
(2)
~~~~~座号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七上语文第一次月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在“濮阳的四季美景”环节,浩翔写了一段主持词,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四季濮阳,如诗如画。春天,鸟鸣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我们一家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到碧绿的菜(qí)边走一走,与春天撞个满怀;夏天,在静谧的午后,听窗外淋漓的骤雨,赏荷叶(yīn)蔽下的红莲,与夏天来场约会;最美的当属秋天,黄叶(mù)浴着夕阳在空中流转,菊花正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màn),各得其所,美不胜收;冬天也不甘寂寞,雨已经化了妆,变成美丽的雪,飘然莅临人间,咄咄逼人。直落时如盐撒空中,风起时又若柳絮飞舞。四季总有变幻的风景,而我们也应该有缤纷的心情。
1.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hè bì lì lì B.hè mì lí lì
C.hé mì lì wèi D.hé bì lí wèi
2.上面文段填入注音处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畦 荫 沐 漫 B.洼 荫 沐 曼
C.畦 阴 沐 漫 D.洼 阴 休 曼
3.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花枝招展 B.各得其所 C.美不胜收 D.咄咄逼人
古诗文默写(8分)
(1)秋天是一个容易触动人情思的季节。瑟瑟秋风中,曹操高歌“① ,若出其中;② ,若出其里”(《观沧海》),抒发壮志豪情。
(2)“月”是李白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③ , ④ ”;在《峨眉山月歌》中,李白借月亮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达诗人远行喜悦的句子 是“ ⑤ ,⑥ ”。⑦ ,⑧ 古道西风瘦马。
5.综合性学习(8分)
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请再让我们献上对母亲的颂歌。
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句式,在横线上再补充出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 。
泰戈尔的《金色花》写小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开放花瓣,散发花香,回报母爱。如果你也有变来变去的“特异功能”,你愿意变成什么来报答母亲呢?请用简洁的几句话写出你的心愿。(3分)
(3)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妈妈说,请写下来。(有真情,不少于20字)(3分)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4分)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肢,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6.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从用词的角度,说说“斜织”有何表达效果?)
7.春风是无形的,但在“春风图”一段中,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春风,并展开想象,因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请你从“春风图”中找出一处描写其它感觉的句子,仿照示例写一写。(3分)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柔和。
8.写景不仅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觉,而且还要合理安排景物的写作顺序,在“春花图”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春花的?(3分)
9.有人说,选段④中,划横线的句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与本段描写内容“春花”无关,你同意吗?说说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4分)
麦与镰的季节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10. 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②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①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
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3分)
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1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1)俄而雪骤(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6.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17.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最后写“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8-19题。(4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8、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2分)
19、《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2分)
笛子 古筝 唢呐 编钟 二胡
四:整本书阅读(5分)
20.《朝花夕拾》中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1) (性格特点)的寿镜吾先生,全书还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我”。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中甲同学的发言,请你参照甲的发言,补全其他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5分)
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
乙: 《狗 猫 鼠》中(2 的“我”。
丙:《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3) 的“我”。
五.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听几首歌,画几笔画,来一次旅行,做一回志愿者……体育可以强身健体,艺术可以陶冶情操,旅行可以开阔视野,劳动可以培养品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
请以你参加过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为素材,写一篇文章,或记述活动经历,或讲述活动故事,或议论活动意义。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濮阳市实验中学七上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1.B 2.A 3.C
4.①日月之行 ②星汉灿烂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 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半轮秋 ⑥影入平羌江水流 ⑦枯藤老树昏鸦,⑧小桥流水人家
5.(1)示例①: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 示例②:是夜间送来的一杯牛奶。
(2) 示例:假如我变成一朵百合花,我就要长在妈妈桌上的花瓶里。随着妈妈工作的声音,好奇的我从新叶里头探出头来,看着你工作,妈妈,你会知道那就是你的孩子吗?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给忙绿一天 的你消除疲倦。
(3) 示例:妈妈,您为了我安心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我做早饭,晚上还陪着我一起做作业,谢谢您,妈妈!
6.(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草人的情态,写出了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2)文中“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写春雨,也暗写了春风,同时也是承上句像细丝的比喻而来,准确地表现了春雨的情态。
7.示例一: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芳香。
示例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从听觉角度写春风的和悦。
8.作者采用了由上到下(树上——花下——草丛)的空间顺序来写春花的。
9.不同意,①“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是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春花的繁茂、颜色的美丽以及花开味道的香甜。②春花是静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是动态的,这样描写,动静结合,更能衬托出百花争春的美丽景象。
①饱满②春夜小麦③即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1)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可爱情态。表达作者对麦子的喜爱。
(2)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 “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充分表现了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13.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
14.(1)不久,一会儿 (2)相比
15.(1)与侄儿侄女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2)不如(说是)柳絮乘风而飞舞。
16.文中的谢太傅关心家庭中的晚辈,抽空与他们讲论文义;随和有趣,结合生活情境,临场给孩子们出题;充分肯定晚辈的回答。
17.最后一句补充点明了“兄女”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侄女儿才气的赞赏,完善故事结构。
18、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指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19、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20示例:
(1)寿镜吾(老师或先生) 极方正、质朴、博学又有些严厉。
(2)《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
(3)《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一个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爱国的“我”。
评分标准:5分,第一个空1分。后两个每空2分。符合作品内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