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格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格式,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7 12:1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远市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未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采取精兵简政、压缩开支、厉行节约、禁止

浪费,增加生产等开源节流措施,以落实毛泽东提出的“战争必须胜利,物价不许波动,生产仍
需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些措施

A.有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
B.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D.解决了财政困难的问题
2.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

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
A推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B.促进印度支那问题的政治解决

C.促进了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迎来了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3.从1965年开始,中国在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长达15年的三线建设,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

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门类相对齐
全的工业体系。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
B.打破了美苏的战争威胁
C.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
D.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4.标语口号是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动员和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媒介
和有效载体。下表为不同时期党的标语口号(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兵民是胜利之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抗美授朝、保家卫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鸭;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些口号的广泛传播
A.反映出大众的普遍共识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C.得益于简明的传播形式
D.激发人民建设国家热情
【高一
历史卷第1页(共6页)】
51949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大中小在校生结构从1949年的
“倒图钉形”,到世纪之交的“金字塔形”,再到进人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正梯形”,2019,202
年高教规模开始超过同年高中阶段在校生数。这一系列变化,表明我国
A.积极推进教育强国的建设
B.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C.教育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D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得以实现
6.《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惊艳之姿进入全球视野,拿下了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其展现出的不
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引发了海外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成功
A.说明中国文化产业实力领先世界
B.源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双重提升
C.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趋同
D.得益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扩大
7在书写系统中,禊形文字流行于西亚数千年;古埃及用象形文字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字母
文字起源于腓尼基,向西传人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据此可知,书写系统
A,反映了文明多元性特征
B.体现了文明程度的高低
C.推动了古代文明的产生
D.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
8.随着帝国管理制度的推行,以前尚未有国家管理经验的地区,迅速获取了与国家管理相关的
知识和技术;而对于之前已经有过国家或帝国管理经验的地区,波斯国王们则尽可能地利用
已经存在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来管理和控制地区。这些举措
A.推动帝国有序并高效运作
B.说明地方拥有较大自治权
C.保障了波斯帝国稳定发展
D.体现帝国高度统一的特征
9.中世纪城市作为一种共同体,代表本城及市民利益,对市民负责而不对领主负责。取得“自
治”权是强化共同体认同的关键,也是城市共同体的最高诉求。这说明中世纪城市
A.冲击了传统的专制王权
B.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C,孕育近代社会文明要素
D.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10.奥斯曼帝国早期的辉煌与加齐(边疆战士)传统分不开,一是一种相对平等的精神,业绩是决
定地位的标准,提升不论家境出身:二是宽容精神,阶级之间没有法定区别,且将统治者与被
统治者分开的是宗教而不是种族。这说明帝国的崛起
A.得益于国家制度的先进性
B.有效整合了社会多元力量
C.取决于文化传统的优越性
D.建立在完备官僚体系之上
11.6一7世纪,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日本圣德太子汲取中国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推行不能世
袭特权的“冠位制”(603年),并制定《宪法十七条》规范贵族、官吏的政治道德与行为准则。
此举华
A.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互鉴
B.说明当时改革新政成效显著
C.推动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D.实现了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型
12.人们通常认为,在大西洋奴隶贸易期间,非洲只是被动输出劳动力。近年来,学者们发现非
洲的一些农业品种和生产技能,以及他们的民歌和宗教信仰也随之扩散到其他洲。这说明
大西洋奴隶贸易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给非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
C.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
D.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发展进程
【高一
历史卷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