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暑假分层测试卷:第五至第八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三角板上面最大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买一个电热水壶和一台电风扇,带200元( )。
A.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而且还有剩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米=50分米,6分米=600厘米,8厘米=80毫米
B.全州的某一座山高约689米
C.绕着操场跑三圈约12千米
D.校园里的树高约5厘米
4.用3、2、6、0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相差( )。
A.6084 B.4284 C.3920
5.三位数的减法算式6□□-2□□的差最小是( )。
A.二百多 B.三百多 C.四百多
6.第一个书架上有390本书,第二个书架上有372本书,从第一个书架上拿( )本到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上的书就同样多。
A.18 B.9 C.6
二、填空题
7.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一个角有( )个( ),( )条( )。
8.如表是贝贝调查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情况。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季节 春 夏 秋 冬
人数 ( ) ( ) ( ) ( )
(2)最喜欢( )季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季的人数最少。
9.在括号里填上“>”“<”或“=”。
15678( )15687 90毫米( )10厘米 100分( )1时
10.在括号填合适的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一张方桌高8( );
(3)小明跑50米用了9( );
(4)5枚5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大约是8( );
(5)如图,“一拃”大约长15( )。
11.下面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饮料调查情况。
种类 牛奶 矿泉水 可乐 果汁
人数
(1)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同学们最喜欢的饮料调查情况。
牛奶 矿泉水 可乐 果汁
( ) ( ) ( ) ( )
(2)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喜欢( )的最多,喜欢( )的最少。
12.下图中有( )个锐角,( )个钝角。
13.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2米,最后还剩161米,这捆电线原来长( )米。
三、判断题
14.一个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与边的长短无关。( )
15.把两个锐角拼成一个较大的角,这个角一定比直角大。( )
16.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6人,到站后有14人上车,8人下车,现在车上的乘客多了32人。( )
四、计算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35÷7= 300+500= 76-32= 43+29=
48÷6= 90-42= 1200-600= 65+29=
18.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5÷6= △247+158=
64÷9= △800-463=
五、改错题
19.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 )改正: ( )改正:
六、作图题
20.8月28日,第二十届省运会将正式鸣锣开赛,届时来自全省的体育健儿将齐聚泰州,点燃激情,拥抱梦想。同学们,你能不能从下面的运动图标中按要求描出一个角,并用小弧线标注出来呢?
七、解答题
21.天天超市原有326袋红薯,购进一批后,现有564袋红薯,购进多少袋红薯?
22.有900箱苹果,上午卖了320箱,下午卖的和上午同样多。还剩多少箱?
23.下面是某商场几种商品的标价。
(1)估一估,买一件外套和一条裤子大约用( )元。
(2)买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子要多少元?
24.一根900厘米长的绳子,先剪去298厘米,又剪去305厘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
25.下面是四位同学统计的二(1)班学生课外兴趣爱好情况。
我统计的是玩游戏: 我统计的是踢球:
我统计的是跳绳: 我统计的是跳舞:
把他们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项目 玩游戏 踢球 跳绳 跳舞
人数
(1)二(1)班最喜欢( )的人最多,最喜欢( )的人最少。
(2)最喜欢玩游戏的比最喜欢跳舞的多( )人。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培优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暑假分层测试卷:第五至第八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B B B B
1.B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三角板上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因此,最大的角是直角。
故答案为:B。
2.A
【分析】把一个电热水壶和一台电风扇的价钱相加,再与2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05+103=208(元)
208>200,不够。
故答案为:A
3.B
【分析】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计量一座山的高度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1千米相当于田径场的两圈半。大拇指的指甲长度大约1厘米。逐项分析。
【详解】A.5米=50分米,6分米=60厘米,8厘米=80毫米,原题说法错误。
B.全州的某一座山高约689米,原题说法正确。
C.学校的标准操场一圈通常是400米,三圈也就1千米多些。原题说法错误。
D.校园里的树高约5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4.B
【分析】要想组成的四位数最大,要把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四位数最小,要把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据此写出这两个数,再相减就是它们的差即可。
【详解】3、2、6、0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6320,最小的数是2036,两者相差:6320-2036=4284
故答案为:B
5.B
【分析】根据题意,当被减数最小(十位和个位为0),减数最大(十位和个位为9)时,计算出的差最小,由此计算解答。
【详解】被减数最小为:600;
减数最大为:299;
600-299=301;
则三位数的减法算式6□□-2□□的差最小是三百多。
故答案为:B
6.B
【分析】第一个书架上有390本书,第二个书架上有372本书,则第一个书架比第二个书架多18本书,从多出的18本书中拿出9本给第二个书架后,两个书架上的书就同样多。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第一个书架比第二个书架多18本书,从多出的18本书中拿出9本给第二个书架后,两个书架上的书就同样多。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题重点是先确定第一个书架比第二个书架多多少本书,然后将多出来的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给第二个书架后,两个书架上的书就同样多了。
7.
1;顶点;2;边
【详解】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熟练掌握即可。
8.(1)14;8;2;12
(2)春;秋
【分析】(1)收集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表示1人,分类统计填表。
(2)先比较喜欢各季节人数的多少,再作判断。
【详解】(1)填表如下:
季节 春 夏 秋 冬
人数 14 8 2 12
(2)14>12>8>2
故,最喜欢春季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秋季的人数最少。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9. > < >
【分析】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数的大小,先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含有算式的,可以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
【详解】78<87,则156-78>156-87;
90毫米=9厘米,9厘米<10厘米,则90毫米<10厘米;
1时=60分,100分>60分,则100分>1时。
10. 分钟/min 分米/dm 秒/s 毫米/mm 厘米/c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
(1)计量一节课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
(2)计量一张方桌高度用“分米”作单位;
(3)计量小明跑50米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4)计量5枚5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5)计量一拃的长度用“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
(2)一张方桌高8分米;
(3)小明跑50米用了9秒;
(4)5枚5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大约是8毫米;
(5)如图,“一拃”大约长15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1) 正正正正正 正正 正正一 正正
(2) 64 牛奶 可乐
【分析】(1)根据记录的情况用画“正”字表示即可;
(2)数出统计表中“正”字的笔画数,即可求出总人数;观察“正”字笔画数的多少,即可求出谁最多谁最少。
【详解】(1)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如下:
牛奶 矿泉水 可乐 果汁
正正正正正 正正 正正一 正正
(2)27+12+11+14
=39+25
=64(名)
27>14>12>11
所以一共调查了64名同学,喜欢牛奶的最多,喜欢可乐的最少。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它解题的能力。
12. 4 3
【分析】三角板上最大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对照三角板上直角的大小判断图形锐角和钝角的个数即可。
【详解】
如图,锐角一共有4个;
如图,钝角一共有3个。
13.69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由于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2米后还剩下161米,那么剩下的161米是剩下的一半少12米,所以用161+12=173米求出的就是第一次用去后剩下一半的长度,将2个173相加求出的就是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长度,2个173相加得346,因为第一次用去一半,所以2个346相加即可求得这捆电线的全长。
【详解】161+12=173(米)
173+173=346(米)
346+346=692(米)
所以这捆电线原来长692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第一次用去后剩下一半的长度。
14.√
【分析】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和两边的长短以及角的开口方向无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一个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与边的长短无关。
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锐角小于90度,1°是锐角,89°也是锐角,据此解答。
【详解】1°+2°=3°,3°还是锐角;把两个锐角拼成一个较大的角,这个角不一定比直角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题意,车上原有乘客26人,到站后有14人上车,用加法计算出车上此时有多少人,而又有8人下车,再用减法计算,即可求出现在车上的乘客有多少人,据此解答。
【详解】
(人)
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6人,到站后有14人上车,8人下车,现在车上的乘客有32人。
故答案为:×
17.5;800;44;72
8;48;600;94
【解析】略
18.7……3;405
7……1;337
【分析】表内有余数除法列竖式计算,用乘法口诀来试商,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且余数要小于除数。
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再减。
验算时,原式是加法的,可以用和减其中一个加数,求出差,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原式是减法的,可以用差加减数,求出和,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详解】45÷6=7……3 △247+158=405
验算:
64÷9=7……1 △800-463=337
验算:
19.×;×
见详解
【分析】减法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一小题余数比除数大,错误;二小题百位上应该退位却没有退位,错误。
【详解】×:改正:
×;改正:
20.见详解
【分析】根据角的特征来画角。
在三角板上,最大的那个角就是直角;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当然也要小于平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详解】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角的初步认识,关键是熟悉各种角的特征。
21.238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已知原有的袋数和现在的袋数,求购进的袋数;用现在的袋数减去原有的袋数即可求出购进的袋数。
【详解】564-326=238(袋)
答:购进红薯238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清楚题意,再找准等量关系。
22.260箱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出这一天一共卖出的数量,再用总数量减去卖出的数量,结果就是剩下的数量。
【详解】320+320=640(箱)
900-640=260(箱)
答:还剩260箱。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整十整百数加减法口算的应用,关键是先计算出卖出的数量。
23.(1)600;(2)443元
【分析】(1)一件外套大约300元,一条裤子大约300元,将它们相加即可。
(2)用一条裤子的价钱加一双鞋子的价钱即可。
【详解】(1)306≈300
295≈300
306+295≈300+300=600(元)
买一件外套和一条裤子大约用600元。
(2)295+148=443(元)
答:买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子要443元。
24.603厘米
【分析】把两次剪去的长度加起来,求出的和就是这根绳子比原来短的长度。
【详解】298+305=603(厘米)
答: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603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应用,关键是要弄清题意。
25.
项目 玩游戏 踢球 跳绳 跳舞
人数 22 6 10 7
(1)二(1)班最喜欢(玩游戏)的人最多,最喜欢(踢球)的人最少
(2)最喜欢玩游戏的比最喜欢跳舞的多(15)人
(3)最喜欢玩游戏的比最喜欢跳绳的多多少人?(答案不唯一);12人
【分析】在统计数据的时候,一个“正”字代表的数量是5;其他同学的统计情况,通过数数即可,从而完成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即可解答问题;
(2)最喜欢玩游戏的人数减去最喜欢跳舞的人数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统计表,合理提出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
项目 玩游戏 踢球 跳绳 跳舞
人数 22 6 10 7
(1)二(1)班最喜欢(玩游戏)的人最多,最喜欢(踢球)的人最少。
(2)22-7=15(人)
所以最喜欢玩游戏的比最喜欢跳舞的多(15)人。
(3)最喜欢玩游戏的比最喜欢跳绳的多多少人?(答案不唯一)
22-10=12(人)
答:最喜欢玩游戏的比最喜欢跳绳的多12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所给数据填写统计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